视觉中国.
自8月实现不对称下调后,LPR在12月继续“停滞不前”。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告,最新贷款市场**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以上LPR为42%,均与上月持平。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24年央行极有可能仍将引导LPR适度下行,从而促进融资成本稳步下降,激活生产和消费信贷需求,但LPR和新增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空间将收窄。 为了实现“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结构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控制债务端成本的需求依然强烈。
LPR** 加分没有动机
由于年内两次降息、新旧房贷利率连续下调,以及稳定汇率、稳定利差、提高效率、阻力等多重考虑因素,近期政策利率保持稳定。
MLF利率作为LPR的锚定利率**,将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 12月15日,央行大幅超过145万亿元MLF,利率维持在25%不变,使得本月LPR**下调的概率大大降低。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指出,整体资金利率处于高位,银行市场化负债成本上升,LPR上调有限。 一方面,8月以来,资本端保持紧平衡,市场利率大部分时间均高于政策利率。 另一方面,在银行负债压力下,银行间存单利率远超MLF利率,年际存单利率更高。
短期、中期、长期市场资金利率处于高位,超过政策利率水平,这意味着银行资金成本较上期大幅上升,直接削弱了银行降低LPR加价的动力。 温斌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蓝鲸财经记者指出,LPR迫在眉睫的原因还包括银行净息差承压。 截至三季度末,国内银行净息差为173% 低于 18%的监管共识水平,部分银行净息差面临较大压力。 短期银行净息差仍承压,一方面,我国持续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进一步利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负债的比重仍然较高。
温斌表示,下一阶段,随着存量贷款滚动重新定价、银行在债下面临“降息延期”的集中安排、缺乏有效融资需求下新增贷款利率拐点、负债成本高企等因素,银行净息差压力短期内难以改变, 并且没有动力和空间再次降低LPR**。
业内认为LPR仍将适度下滑
对于后续LPR走势,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尚未恢复到潜在水平,存在一定的失衡,加之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国内将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整力度,预计未来LPR仍将在一定程度上下调。
此前,**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合理充裕流动性,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央行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LPR对实际贷款利率的指导将加强,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将稳步降低”。*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适度下降”。
这意味着,2024年央行极有可能仍将引导LPR适度下行,这将促进融资成本稳步下降,激活生产和消费信贷需求。 温斌指出。
不过,温斌补充说,LPR和新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空间将收窄。 考虑到在当前信贷发放过程中,部分贷款利率过低,存贷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导致资金闲置现象,扰乱了存贷款利率改革的成效。 为此,央行三季度出货政策报告提出“维护存贷款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结合央行建议将银行息差和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也意味着监管部门不希望贷款利率过低,从而为银行保留应对债务的实力,保持稳定可持续的经营,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防止企业贷款利率低导致的资金闲置套利。“此外,在稳定息差需求下,银行负债的成本控制效应也是影响LPR持续下行空间的重要因素。 温斌指出。
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还需要一段时间,周茂华预计,后续LPR利率需要央行数+**改革的支撑,引导整个市场利率中心进一步下行,后续降准、降息、定向结构等工具都在工具箱中, 稳定而略微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
温斌还表示,为了实现“灵活、适度、精确和有效”,结构也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总量与结构的结合,降低投资和消费成本,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达到“稳总量、调整结构、降低成本”等多重效果。 PSL、房地产行业的“定向降息”等结构性工具仍在政策工具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