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请的“普洱景麦山茶林古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经过十多年的申报,今年9月,当它真正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景迈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纂组组长陈耀华:我觉得景迈山的人们真的是高兴了,这么多年大家每年都盼望着,每次来都说,陈先生,哪一年能成功?我说快,快,快。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作为景麦山古茶林碑文编纂组组长,从事该项目已有13年。
陈耀华:当然,我也不可能不激动,毕竟大家已经合作了十几年,期待了这么多年。
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培育茶树的地方,其中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是世界上普洱茶的故乡,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云南省普洱市。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传承,景麦山形成了五大规模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分布在其中的九个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三个独立的防护林,共同构成了景麦山代表中国茶文化并被宣布为世界遗产的区域。
记者:之前景迈山的热度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茶园里还有一片空白,申报其他比较知名的茶园或者茶文化园区会不会更基础一点?
陈耀华:中国的茶文化非常博大精深,我们的龙井茶、武夷茶、云南六大茶山更是闻名遐迩。 景迈山的古茶林价值何在?因为世界遗产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评估过程。
陈耀华:景脉山古茶林最大的特点就是种在林下,最高的树就是遮荫茶树。 普洱茶的光照率在80%左右,生长最好。 因此,过去最高的树木不是古老的茶树,而是为其提供遮荫的高大树木。 中间层种满了茶树,是林下种植的最好见证。
记者:传统的林下种植与文物保护有什么关系?
陈耀华: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有六个标准,第三个标准是现存或消失文明的见证,或某些文化传统的见证。 景迈山的古茶林,是林下传统茶叶种植的见证。
与采用现代种茶技术,种植在密集高产的现代茶园中的梯田茶不同,“林下种茶”的种植方法起源于景迈山,并延续了数千年。 景迈山的祖先意识到云南大叶茶不喜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生长习,在砍伐天然林中的一些乔木和灌木的同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遮荫乔木,因此茶园形成了由“树层-茶树层-草本层”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陈耀华:林下种植不仅仅是一种肤浅的方法,而更像是一种体现在其中的生态智慧。
记者:这种智慧意味着什么?
陈耀华:你可以想想我们看到的台地茶,我们看到的是茶叶,品种非常单一,更不用说生物多样性了。 但景迈山有900多种植物,近200种动物。 它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解决了农业生产中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一是病虫害防治。
记者:这与害虫防治有什么关系?
陈耀华:这很有意思,从生物学上讲,就是物种之间的抑制关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到的一些大树和树木就像樟树一样,樟树本身可以驱虫,地上也有草药,昆虫闻到这种气味就不想走了。 像铁皮石斛和双面针一样,它们也具有驱虫的作用。 上面有很多鸟,大森林里也有很多鸟,它们也吃虫子。 另外,每棵树上都有很多蜘蛛网,蜘蛛网过滤了很多小昆虫,因为它们过去都曾上过网,所以里面是一个非常好的生物系统,一个多样性的系统。
陈耀华:这就是我们的生态智慧。 第一个解决了病虫害的防治,第二个解决了养分的提供。 当叶子落下时,它们穿过地面上的草本层,当它们在冬天枯萎时,它们会变成腐殖质,为茶树提供养分。 我们现在依靠化肥和农药解决的问题,都是我们的祖先以良好的生态方式解决的,这在景迈山古茶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
记者:为什么别的茶树没有这个篱笆,而这棵茶树却有这个篱笆呢?
陈耀华:这是我们特殊的文化现象,这棵树被称为茶魂树。 正是在景迈山上布朗人的茶园里,每个茶园都有一棵茶魂树,代表着茶祖保护着这个茶园。
景迈山古老的茶林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对于当地人来说,每一棵茶树不仅代表着他们的生计,更代表着他们与祖先的联系。 相传,1000多年前,布朗人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疫情。 在紧要关头,野茶的特效救了百姓。 他们就是这样认识这种神奇植物的。
陈耀华:景迈山古茶林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一个叫做茶祖。 茶祖是最早带领布朗人来到景迈山,发现野生茶树,然后驯化栽培的部落首领,现在他被奉为茶祖,每年四月都有非常隆重的山康茶祖节。 在另一座山上,有一张茶魂桌,可以去祭祀。 因为茶祖发现野茶树之后,就有个茶祖的遗嘱,就是我给你牛马,可能有你病死的时候,如果你给你留下金银宝,当它们全部用完的时候,才给你留下那么多茶树, 您将无法为您的子孙后代使用它们。所以你要像眼睛一样爱护古茶树,这一直到现在,他们还是记得很清楚,而且保护好古茶林,比如古茶林里绝对不允许随便砍树。
陈耀华:乔木也是不允许的。 如果它掉下来,它掉下来,你不能说我掉下来,我会把它拉出来卖掉。 自然,白蚁会分解它并遵循自然。 茶魂树的树干是什么?它代表着茶祖守护着这个茶园,我们可以看到祭祀的平台,以及春茶采炼前首先要来祭拜的。 这棵茶魂树上的茶叶是最好的茶叶。
记者:这种茶也可以采摘和出售吗?
陈耀华:采摘后,这上面的茶叶一般是不卖的,最早的,在历史上,是专门制作的贡茶,比如贡茶给皇室。 例如,第二种用于宗教目的,用于寺庙,第三种,即最尊贵的客人,在家中取出。 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我们说要发出邀请,他们都用茶作为邀请,当他们谈恋爱时,他们会送上爱的茶,那都是茶。 世界上有很多茶叶,有很多茶园,而这个地方其实远远超出了纯种作物的概念,反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如今,说到景迈山的古茶园,陈耀华就能讲出几件宝物的故事。 但在2024年,他第一次来到景迈山,只是偶然相遇。
记者:2024年来到景迈山时,第一印象是什么?
陈耀华:当时,我们正好和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在一起,领导和专家们一起去了哈尼梯田。 这也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我记得很清楚,上山的时候闻到了茶的味道,感觉这个地方好像和其他地方的花香不一样。 村子也很漂亮,像黑色的瓷砖,都是干条建筑,都很传统,保存得很好,我们说这很容易申请世界遗产。 而且还有一个背景,当时我国申报了两大遗址,一个是丝绸之路,一个是大运河,都是非常线性的,距离远,空间大。 当我们看着这样一个小而浓缩的地方时,每个人都说这个地方太好了,我们一来,就觉得这个地方很快就被宣布了。
2024年,普洱市人民正式启动景迈山古茶林申办世界遗产。 同年,澜沧县人民委托北京大学陈耀华团队牵头对景迈山古茶园遗产资源进行评估,并编纂碑文。
记者:文本的制定对整个申项过程有什么影响?
陈耀华:可以说,我们是铭文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被提名为世界遗产,我们需要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两份非常重要的文件,第一份是申遗文字,第二份是保护管理计划。 列入名录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解释什么是遗产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保存状况如何?因为世界上有很多茶园,中国也有很多,但是我们有独特的价值,价值在哪里?这是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一个完善的过程。
除了千年茶林,景迈山另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古村落。 景迈大寨、诺岗古村、翁基古村等10多个自然村落散布在景迈山,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以木柱为支撑的干柱民居,使木屋悬空在地面上,这种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风格,至今仍被景迈山的石居人所采用。 每个村庄的房屋都布置在村庄的中心。
陈耀华:这个村心对村子非常重要,布朗人在建村子的时候,首先选择了村心。 村心是村神居住的地方,村神可以守护整个村子的安宁。 山区的土地条件非常有限,因此要节省每一寸可用土地,并在村中心周围非常集约紧凑地开发。
记者:它相当于村子中心的一个圆周。
陈耀华:直到现在,这个村心也很重要。 例如,如果布朗人出差,而且很远,他会来到村子的中心,请求村里的神保佑他。 此外,如果他犯了错误,比如砍掉了里面的一棵树,做了坏事,被发现了,他会来承认自己的错误。 首先你要到村心去求村神求罪,然后你要在村里做公益,比如修一段路,做完之后,还要在旁边写一个牌子, 谁做了坏事,谁就会被公之于众。这样一来,谁也不敢随便破坏古茶林,谁也做不了破坏公共秩序的事情,让古茶林得以传承,让古村落得以保存至今。
了解景迈山古茶园的生态价值和人文内涵,是编纂碑文的依据。 2024年景迈山项目成功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2024年被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遗产提名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记者:起初,我没想到整个申报过程会持续十几年,是吗?
陈耀华:但是我不认为这段时间是浪费的,十几年来,我们一方面一直在宣告,另一方面也和社群好好沟通,让他们了解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有这么高的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所以现在景麦山的人,只要你问他,他大概就能看出景麦山的价值是什么。
记者:在十几年的申报过程中,会给申请人带来信心和耐心的考验吗?
陈耀华:这个肯定会,因为毕竟十几年了。 现在回想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是在2024年左右,前后大约4年。 小区会有些观望,为什么没有成功,同时,这个时候正好赶上景迈山传统甘澜式建筑进入更新期。 干钢结构的建筑可能有30年左右的历史,屋顶会漏水,因为它都是木板,如果坏了,就必须重建。 因此,在2024年左右,它进入了大规模的更新期,在2024年,我看到小黑瓦和特别漂亮的小村庄,瞬间感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记者:你当时很着急吗?
陈耀华:我当然着急,那是看着它在我们眼皮底下变化,这个村子今天看着它,老房子还在,明天我看到它怎么走了,装修过。 这段时间是我们和村民最难熬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哪一年该申报,人们一直在建设。
虽然他只负责文本的编纂,但无论文本编纂得多么好,如果村庄被毁,文本就会失去意义。 在陈耀华团队的建议下,2024年,普洱市人民成立了由普洱市直属管理的景麦山古茶林保护局,编制了村庄规划修缮细则,对房屋维护做出了严格细致的规定,保护了村庄的原貌。
陈耀华: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这次景麦山古茶林通过整个世界遗产评估过程非常顺利,国际组织对我们的古茶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景麦山古茶林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容易改变的环境,我们称之为现代化, 城市化进程,包括气候变化,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景迈山体现了与它良好的互动关系。面对茶祖的信仰,对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传统的知识体系,都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景迈山不仅是整个人类发展的过去和现在,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启蒙,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成功申请世界遗产后,景迈山古茶林一夜成名,今年11月,游客人数明显多于往年。
记者:现在人气越来越高,来景迈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对于未来景迈山古茶园的保护,你又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陈耀华:在申报遗产时,我们已经考虑过了。 首先是古茶林本身,比如说,大量的游客会去古茶林,大家都想尝尝。 但如果游客都跑到古茶园,跑遍大山,古茶树的生长肯定会受到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蜘蛛网本来是用来捉虫的,但游客一进门就把蜘蛛网全部敲掉了,古老的茶林失去了保护屏障,所以会对古茶树本身的自然生长产生影响。 二是对文化的影响。 众人奔向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两次站在这茶魂台上,去做点什么,喊两声,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开放空间有限,五大古茶林现在只对大平丈古茶林开放,而大平丈古茶林只开放一个小角落。 因此,从空间上来说,并不是说游客可以自由驰骋山,但其实要加强文化冲击的防范和措施。 首先,我们景麦山人可以坚持自己的文化,不是说外面有旅游的影响,我很快就要把他们都商业化了。
记者:也就是说,当地人应该坚持文化,外来者应该尊重文化。
陈耀华:尊重文化,也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尊重文化,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这个地方,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当然,这也是景迈山当地人的责任,他们是主人,他们有责任,第一责任,游客也有责任。
*中央电视台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