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武汉美术馆跨年展“书风”向公众开放。 极目新闻记者在展厅看到,展览聚集了众多收藏家收藏的著名碑刻和珍贵的书法碑刻,其中就包括习碑林的第一块碑——唐玄宗的《世太孝》一书等。
本次展览是武汉美术馆多年来举办的“书法风格”系列展览之一。 “书法风格(第五届)图像学意义上的梨树图像学研究”展览,是在延续以往“书法风格”系列展览学术优先性的基础上,首次以梨树为研究对象和调查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梨树从萌芽到成熟发展的内在变化。 展览按时间顺序排列,分为四个主要部分,70多件(组)丽书作品和物品,勾勒出一幅跨越汉、唐、明、清两千多年的丽书丰富图景。
《梨书》是一本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书。 兴起于先秦时期,成熟于汉代,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过高峰和低谷,至今仍是当代书法家津津乐道、爱书写的字体之一。
本次展览展出的官书,汉代部分包括汉代瓦当拓片、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镌刻和汉中太守君诏书全文修复宝川路“开宝川路雕石”拓片,东汉仲平两年(公元185年)镌刻“曹泉碑”拓片;唐宋时期有唐代著名的梨树铭文,以及石卫之书《大治禅师碑》的拓片。
据悉,“书法风”系列展览自2024年武汉美术馆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 在“书法风格”之初,以当代书法意识为指导,提出了“身份、主题与多元:当代书法家的身份”、“开放传统:书法传统的内涵与范围”、“日常写作:书写与生活的关系”、“意义与古代相遇:书法创作中的古代意义与自我”四大展览主题, 并邀请了40位当代优秀中青年书法家参加展览,用他们的作品演绎主题。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学术对话和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动,为推动当代书法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发现时代与美学的诸多关系,如书写材料向书写载体的转变,以及官方书法在社会层面的广泛应用等。 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19日。
石维泽书,《大智慧禅师碑》,纸本揉搓,198cm 108cm,唐代。
瓦当(1),拓片,34cm 34cm,汉代。
开口斜坡路上刻石,纸上拓印,251cm 122cm,汉代。
邓世如,《梨树凡语与水平悬垂》,论文,465cm 130cm,清代。
曹全北,搓,1705cm 71cm,汉代。
包先伦:《溧梧梉字文学》,中堂,179 97cm
*极目新闻记者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