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冬天的真实感觉越来越强烈。 天气寒冷时,人们越来越渴望温暖的东西,喝一壶温热的好酒是一种享受。
冬天喝酒不是现代的习。 中国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回首往事,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傍晚要下雪,无中可喝一杯”的永恒绝唱,邀请朋友在风雪飞舞的夜晚前来喝酒,互相吐槽。
当然,今天对饮酒的热情并没有减弱。 又到了圣诞节,热气腾腾的热红酒成了冬天出门的“时尚单品”之一,就连晚上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酒的暖香;而夏天用啤酒烧烤的**,也随着天气转凉,变成了白葡萄酒的火锅。
虽然人们常说“喝酒玩得开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最近的研究可能是一个嗡嗡声。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来自50多万中国人的数据,发现较高的酒精摄入量会增加中国男性总体死亡和重大疾病的风险。
具体说来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显示,饮酒与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呈正线性关系,而不是U型。 也就是说,每周每增加100克饮料,男性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就会增加18%。 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以上。
DOI: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于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称,适度死亡的风险较低,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因此,“每天1-2杯酒精对普通人来说是安全的酒精量”,有一定程度的共识。
然而,众所周知,东亚人群中有两种常见的遗传变异(ALDH2-RS671和ADH1B-RS1229984)。 这两个突变基因改变了参与酒精代谢的酶的功能,导致对酒精耐受性和东亚人可以饮酒量的影响。
那么,在爱喝酒的中国人中,饮酒量如何影响特定疾病的死亡率呢?
为了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研究人员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 (CKB)共收集了512,724名中国成年参与者。
根据自我报告的饮酒模式,参与者被分为四类:当前饮酒者(过去一年中饮酒最多周)、不饮酒者(过去一年不饮酒且大部分周不饮酒)、偶尔饮酒者(过去一年中偶尔饮酒和最多周饮酒)和前饮酒者(过去一年偶尔饮酒或几乎不饮酒, 但以前经常喝酒的人)。
同时,根据饮酒频率、饮酒量、饮酒种类,目前饮酒者进一步细分:140g<周,140-279g周,280-419g周,男性420g周女性每周< 70 克和 70 克。
所有参与者的基本信息。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饮酒的男性有69,900人,他们几乎每周都有一次饮酒习,占333%;另外 37 个7%的人偶尔喝酒习。
在总共超过500,000人中,有56,550人死亡。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它们合计占725%。此外,有16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和非医学原因1%。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多个危险因素后,发现自我报告的饮酒量与男性重大疾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J型或U型关联,即戒酒者、不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死于多种疾病的风险远高于偶尔或中度饮酒者。
在全因死亡风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关联。 与不饮酒者和以前饮酒者相比,目前偶尔和经常饮酒者的预计存活率也更高。
饮酒与男性不同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但是,如果你只看现在的饮酒者,死亡的风险会随着饮酒的增加而增加。
具体说来当每周酒精摄入量每增加 100 克时,男性参与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15%,心血管疾病、癌症、肝病、其他医学原因和非医学原因分别增加 15% 和 15%。
就具体死因而言,经常饮酒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食道癌、肝癌、胃癌、酒精性肝病和肝硬化以及自残的风险较高有关。
当前饮酒者的饮酒量与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既然整个人群都存在J型或U型关联,是不是和之前的看法一致:喝酒真的好吗?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
然而,当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时,情况却大不相同线性增长取代了原来的 J 形或 U 形相关性。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饮酒者中,全因死亡的风险以剂量反应的方式增加,即使在低剂量下也没有阈值。
在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记录基因型的参与者中,全因和多发病死亡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具体说来每周每饮酒100克,男性参与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5%,死于肝病的风险增加31%,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7%。 但是,它与呼吸系统、其他医学或非医学死亡原因无关。
因此,值得大家警惕的是,饮酒没有安全线!一旦你开始喝酒,它就是你健康受损的开始。
酒精摄入与男性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间的遗传关联。
事实上,整个队列中女性的饮酒量非常低,可以与男性进行比较,以评估遗传变异的多效性。 该研究发现,即使使用与男性相同的基因型区域类别,女性也不会因特定原因死亡。 这有力地支持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心血管疾病、癌症、肝病和男性总死亡率的过高风险是由酒精本身引起的,而不是遗传造成的。
因此,这项针对中国人群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饮酒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性增加的关系,而不是J形或U形。 换句话说,适度饮酒可能不会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中风、癌症、肝病和全因死亡。 然而,对中国女性低酒精摄入量的分析表明,男性死亡率过高是由于酒精本身,而不是遗传多效性。
再说一遍,喝酒真的没有安全的门槛,最好不要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