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压力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此前,河南省一名“00后”女小学教师可能因工作压力过大自杀的消息令人窒息。 11月初,光明社教育工作者发布的文章《做一个有钝感的老师》成为10w+热销文章,被广泛阅读和广泛**。 本文借用日本作家渡边润一提出的“迟钝敏感”概念,主张教师(中小学)在解决学生问题、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工作得失时,可以“迟钝敏感”。 渡边淳一认为,社会是由人际关系维持的,“迟钝的感性”的字面意思是“迟钝的能力”。 他在书中写道,当你受到领导的批评,与朋友意见相左,或者遇到其他矛盾时,你不应该因为琐碎的事情而沮丧,而应该以积极、开朗、冷静、冷静的态度行事。 沉闷的感觉可能看起来沉闷而木讷,但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直言不讳”,简而言之:慷慨大方,不要放在心上。
慷慨大方?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身为教师,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得失,尤其是充满委屈和委屈的时候,大学老师是否也能大方,冷静应对,时刻告诫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笑着对待生活?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心态与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 如果把工作压力和中小学教师比较,大学老师是没有“怯场”的。 对于学生家长提出的“对孩子不够重视”、“对教学不够重视”等中小学教师的常见问题,不用担心,但大学老师还是需要绞尽脑汁打好课堂。 没有学生家长“指国”,但有期中末期末的学生测评等着给大学老师“秋后算账”,有的老师只好说,如果考核结果影响到年终考核和职称考核, 这将是一个痛苦的理解。校外的大众总觉得大学校园里到处都是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笑眯眯的,人际关系简单纯粹。 其实人有江湖,江湖有争。有的老师坦言,大学里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如果肩负起管理责任,协调各方利益,不注意两端的愤怒,很难想象。 此外,大学职位大多是萝卜坑,换工作可能比外部公司更难,留给个人走动的空间很小,很多时候他们生气时只能痛哭苦笑。 除了对教学效果的考核,还有跟着影子走的科研重任,是教师挥之不去的“妖”。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瑞典延雪平大学教授佩尔森研究的全球大学学术压力的文章。 该研究将压力分为0到5级,表明中国学者处于5级等级,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持5级高水平的国家。 “中国大学教师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大学越好,教师的压力就越大。 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从生存压力到事业压力,几乎包罗万象。中文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健曾说。 根据一项关于大学教师生存的研究,88%的大学教师因工作而感到中度至重度压力,“科研或出版要求”(70%)成为最重要的压力**。 第二个和第三个因素是“学校制度和官僚主义”(60%)和“工作量”(57%)。 面对沉重的压力,凡事都看上去,想一想,当然可以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减少教师产生极端负面情绪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一味地鼓吹大学教师对一切事情都更加开放,劝说他们更加慷慨,就必然是虚伪的,难以触及问题的本质,即如何优化工作环境,减轻大学教师的负担,使教师能够更从容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减负减压仍需落实
近年来,减轻大学教师的负担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优化教师评估方面。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注重能力、业绩、贡献”。 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考核和监督”。 考核评价是高校教师选拔、任用、薪酬、奖惩的依据和依据,只有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为教师创造发挥最大才能的空间。 国外高校也非常重视教师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格洛丽亚·马克斯(Gloria Marks)今年5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多任务处理是学术生产力的天敌》的文章,探讨了大学教师压力等话题**。 基于他的教学和研究经验,马克斯教授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来优化教师评价:
高校在制定考核政策时,要“重质量重重数量”。 目前,许多大学在评估教师绩效时,将数量作为主要指标,但这可能会鼓励教师分散发表研究成果,这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高校需要做的是通过制定评价政策,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重大成果的研究上
教师的职责是“个性化”的。 大学可以根据学校的类型调整教学、科研、服务的比例,实际上也可以用于教师。 让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喜好调整主要任务的比例,既能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又能减轻多任务带来的压力
不要忽视教师的责任琐碎的日常服务工作,这也会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
此外,高校需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2024年,教育部印发《中共组织部、中宣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强调建立健全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节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缓解职业倦怠。高校应当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健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干预机制,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 例如,西南大学党委教务部与心理学系联合成立了西南大学教职工成长关怀中心,为全体教职员工及其配偶和子女提供成长关怀服务。 中心依托学校心理系建设,致力于构建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中心在校内外拥有专业的临床心理咨询团队,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全方位、优质的心理成长关怀服务。 有时候,劝人大方虽然用心良苦,但难免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傲慢感。 虽然事情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但可以和别人一样,但精心备课、用心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星辰月“教”与“研”齐头并进,却又回来了......在职称的晋升中教师不可避免地感到沮丧,甚至气馁。 但是,在考核制度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教研服务合理分配,再加上学校便捷、易得、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相信没有必要劝说老师面对问题,老师们会“大方”的。 主要参考文献:[1] 教育部**. 2] 张飞:做一个有直率感性的老师。光明社会教育家, 2023-11-01[3] 中国大学教师,世界第一压力!马克斯研究***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