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时代周刊 作者:曹萌。
2024年,继续推进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继续加强对个人银行卡信息的审核,监管力度继续加大。
此卡每年只能提取30,000元2024年12月底,刘金秋(化名)惊讶地向某大型国有银行朝阳区分行工作人员询问此事。 刘金秋在这家分行开了一张准储蓄卡,但缺少提现功能,于是他想再开一张实体储蓄卡,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该银行卡的每日和年度提现和转账有限额,分别为3000元和3万元。
*:《时代周刊》记者摄
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不少银行开始限制账户转账金额,完善相关材料审核,开立大额转账需要相关证据。 近日,《时代周刊》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对新开立的储蓄卡设置了网上转账限额。
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向时报记者指出,严格控制新开卡和网上转账额度,与加强对电信诈骗的控制有关。 金融监管机构、银行机构和其他机构正在许多地方共同努力打击电信网络欺诈。
严格管理新开户业务。
日前,某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其所在银行对储蓄卡的开立有严格把关,如果用户没有明确的开卡需求,只能开立储蓄卡。 如果储蓄卡用途明确,比如拿到了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可以携带相关证明到银行网点洽谈,用外币子账户申请银行卡或者因为需要交学费而购房。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原储蓄卡包括存取款、转账等业务在内的每日结算金额为1万元,全年为20万元其分行所在地区为电信诈骗中风险区,储蓄卡日付额为5000元,年额度为5万元。 在一些高风险辖区,办理储蓄卡的每日支付限额为3000元,年度限额为30000元。
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加强了对个人账户非柜面渠道的管理,包括降低在线支付交易和转账限额。 据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朝阳区分行大堂经理介绍,工商银行将根据客户的日常消费需求,与客户商定电子银行渠道的限制。 如新持卡人无付款证明要求,则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进行网上转账的初始限额为每天10000元。
2024年下半年,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陕西省分行均宣布,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按照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对相关账户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进行适当调整。 时代周刊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青岛银行、徽商银行、瑞丰银行等城商行陆续在官网发布公告,降低部分账户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
*: 中国银行微型银行天津分行
*: 中国银行微银陕西省分行
上海某大型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非上海户籍用户可携带身份证和上海市常住户证到网点办理储蓄卡,但新开通的储蓄卡会设置限额,初始限额会根据用户提交的材料设定, 普通用户每日出入限额将设置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未来将长期持续进行限额控制。如果用户有需求,网点会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暂时为用户增加限额。
*:《时代周刊》记者摄
多位银行家表示,严格控制新卡开立、设置网上转账限额等措施,旨在减少涉及的账户数量。 北京某银行网点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建议,银行机构应加强对账户来源和电子银行准入的防控,做好开户、电子银行登记等关键环节的审计排查工作。 采取合理必要的措施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开户目的,判断相关开户行为是否符合客户真实合理使用,落实账户限额分级管理要求。
银行网点负责人也表示,可根据客户身份核实程度、风险特点和实际需求开立相应账户,确保账户功能符合客户正常的资金结算需求。 对于异常和可疑行为,在开户过程中阻止试图使用出租、借贷和**银行账户转移犯罪资金的犯罪分子。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银行严格控制储蓄卡开户和网上消费额度,主要是为了应对监管规定,提高金融反欺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与线下柜台交易相比,线上大额交易在确认客户真实意图和交易目的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加强交易监控,及时防止大额交易异常发生。 限制您可以在网上花费的金额有助于降低客户被骗的风险。
李一帆还表示,银行应进一步降低存量账户欺诈风险,加强风控管理,完善交易监控,有效运用科技手段刻画用户画像,准确识别客户日常交易习惯,进而跟进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风险评估,及时对异常操作实施账户限制二是加强金融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技术查验各类账户,在合规的前提下及时清理“沉睡账户”,避免此类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
“两卡”贷款是有风险的。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打击和防止电信网络欺诈。
2024年10月,召开首届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破卡”行动,切断犯罪分子的信息流和资金流。 随着该行动的蓬勃发展,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以下简称“协助、教唆罪”)案件数量快速增加。
帮助、教唆信托罪主要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上网、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协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4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新受救信任案件7件20,000件。 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刑庭2024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帮信案件数量跃升至各类刑事案件的第三位,近8起帮信案件成为“两张卡”(手机卡和银行卡)。
北京德和恒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姗姗向《时代周刊》记者分析,从法律规定来看,帮助相信罪必须符合主观“明知”、客观协助和“情节严重”的条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犯罪的技术手段、种类和隐蔽形式不断完善,导致电汇诈骗等网络犯罪的高发。 在此形势下,2024年10月,“破牌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协助教唆犯罪案件数量也一度有所增加。
帮信罪主要表现两种,一是非法买卖各种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两卡”,即银行卡和**卡。 二是提供专业技术、工具和推广服务,支持违法犯罪活动。 北京京时律师事务所高级股权合伙人刘仁堂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国有银行分行负责人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储蓄卡、手机银行等支付结算设备在市场上的转售价格可达2000元以上。 对于如何防范帮信犯罪,何珊珊律师表示,个人在遇到收购、租赁、**银行卡、手机卡等网络推广、营销、结算行为,以及“跑点”、“招粉”、“刷单”等行为时,要格外警惕,也可以在国家反诈中心APP中多了解一些新的电子诈骗手段和技术,提高自我筛查能力。
他还建议加强家庭、学校、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通过沙龙讲座、普法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