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天,51岁的雷军宣布,他将“赌上一切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距离小米造车已经过去了1003天,54岁的雷军终于站在了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这算是提前发布了其首款电动车小米Su7,给车圈带来了些许“震撼”。
当天,雷军在微博发文称自己有点激动,早早起床。 和他一样兴奋的是一批米粉。 发布会前夕,30多岁的稻米迷吴翔宇给雷军发了一封信,信中提到自己一定会买小米SU7。
这让人想起了2024年第二代小米发布的场景,有多少米迷买了这款手机?又有多少年轻人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见了小米二代?不管是小米早年发布的手机,还是现在的小米Su7,其实都是针对着当初那批米粉。 吴翔宇在信中还提到,自己是第一批长大的米粉,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据雷军介绍,这是他对与小米一起长大的“时代精英”的评价。
像卖手机一样卖汽车
回顾这次技术发布会,其实更像是一场产品发布会,除了**之外,基本上各方面都有详细的内容,雷军全程讲了将近三个小时。 这是小米发布会的一贯风格。 就像手机产品的发布一样,雷军与其说是在向观众介绍新车,不如说是在向观众普及汽车知识,甚至到了不分大小的地步。
雷军对智能汽车的理解、表达和定位,让我觉得小米汽车和手机一样,还是在追求高性能、堆配置和各种技术。
第一,最多”。 这令人不安。 虽然现在轮辋是滚压技术,但如果细化到参数,追求一定的极限值,那么产品可能谈不上体验。
小米 Su7 风洞测试 小米 Mi Su7 风阻系数 0195cd,煞费苦心地工作到量产车的最低水平,可有效降低功耗。 但是,风阻系数绝不是越低越好,因为风阻系数越低,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不稳定性越强,车辆无法借助高速风加强下压力。 考虑到这一点,小米在SU7上增加了一个升降尾翼,以增加下压力。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在中低速行驶比较经济,高速公路上的电机消耗加速,而且还要处理风阻。 为了节省一点电池寿命,汽车公司往往追求低风阻系数。 这很简单,更容易做到。 因此,现在新生力量都在努力降低阻力系数,小米作为行业新人也不例外。 作为大米迷,我更希望小米能给车辋带来一些新的氛围,而不是随波逐流。
体积参数和堆叠材料只是基础练习,体积自开发是本次小米技术大会的“亮点”。
有网友表示,小米的一体化压铸机是最好的生意,电池是宁德时代,电机是联电和汇川,小米自研了什么?
外界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偏差,技术上的事情非常复杂。 业内人都知道,小米不会真正从零开始发展,必须有选择地进行技术改进。 按照这个逻辑,参与技术改进和自我开发并没有错。 简而言之,你只是说技术没有改变,对吧?
我认为小米手机早期的成功在于其高效的链条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再加上互联网销售模式,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必须非常划算。 近年来,汽车**链已经非常成熟,小米的造车其实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对于小米这样没有造车经验的科技公司来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步是梳理有轨电车技术,换句话说,创建一个架构。 在**链技术深度参与的情况下,小米自主研发的“摩德纳”架构应运而生,该架构包括五大核心技术:小米超级马达、小米自研CTB集成电池技术、小米超大型压铸、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和小米智能座舱。
在此基础上,小米加入了万物互联的内容,带来了“高性能生态科技车”的新概念,以及一些硬件扩展的玩法。 这应该是雷军提到的“守正、出人意料”的原则。
小米汽车“有点贵
至于**,发布会上的观众疯狂而试探,有一声喊叫999万,雷军笑着说不可能;还提到了 1499万,雷军对此摆了摆手;并说 1999交了一个朋友,这让雷军一时间无言以对。 这个数字相当经典,似乎已经击中了雷军的底线。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雷军似乎有些纠结,他说,第一辆车不仅怕不买米粉,还怕米粉爆裂。 但相比之下,雷军心中的潜台词一定是,他想看到小米Su7卖得好。 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雷军非常需要成功,以至于在发布会上有些“咄咄逼人”。
当然,拿上百万辆豪车比较的不是小米,之前的“500万以内最佳SUV”和“1000万以内最佳SUV”早已为人所知。 有人说,在新生力量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告法似乎并不存在。
好在雷军没有这样做,他在整个发布会上分享了技术、自研能力、产品和感受。 他只是希望小米Su7在驾驶性能和其他机械性能上能够与Taycan相媲美,在智能化方面可以与特斯拉Model S相媲美;顺便说一句,提到了50多个“大多数”,这还不包括新闻发布会PPT上的内容。
结果,米粉和股东听得越多,他们撒谎的就越多。 12月29日,小米集团近期股价突破4%。 雷军不是每个字都提到钱,但每个字都是钱,这让小米汽车的未来更加不可预测。 不过,只要雷军捏住定价的底牌,小米Su7还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
雷军一再强调,新车“有点贵”,或许这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正如魅族的一位“名人”所说,从营销角度来看,在小米的重磅铺垫下,唯一未公布的**,或许就是最大的杀手锏。 如果像十几年前一样,小米给出了一个不可拒绝的**,稻粉该如何回应呢?
一辆只能由“时代精英”驾驶的汽车?
还没说清楚,雷军就说,这辆车是为“时代精英”打造的。 发布会最后,雷军不忘用演讲来奖励自己,向眼中的“时代精英”表白。 写信给雷军的吴翔宇很准地坐了下来:“这辆车是雷军为我打造的,我一定会买的!”
说白了,小米就是想用“时代精英”的标签,摘下“性价比”的帽子。 雷军非常在意小米的招牌,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很不解为什么小米买不起“高端”这个词,他就是不相信邪恶。 那么,小米汽车还是小米汽车,别的什么都没有,搞一个子品牌?雷军的字典里没有这些词。
雷军曾乐观地认为,即使千万米粉中有1%愿意付钱,小米汽车也会算在内。
吴翔宇或许就在这1%中,他在给雷军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自己对小米汽车的期望:“对于汽车来说,除了出行之外,我们还需要一款安全舒适、驾驶乐趣和科技感十足的汽车,SU7定位的C级轿跑,外观真的很好看,我们俩都非常喜欢它, 她说,SU7星环尾灯是市场上最好的尾灯。 ”
他还代表米迷表示:“我们想要的是一辆充满安全性、外观、性能、体验的好车,希望小米汽车依然坚持性价比,但不要被**所束缚,大胆做高端。 ”
雷军曾在微博上发起一项民意调查,“你的第一辆车从小米买来的大概价格是多少?结果显示,39%的10万元以下选择;选择10万元、15万元约占27%。 看来雷军对投票结果印象不深,小米Su7显然是要走向高端,成本价可能超过15万。
但永远不要用感觉来测试用户,因为结果往往是现实的。 吴翔宇不能代表米粉群体,大多数人在30岁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 十年前,米粉还以为“为发烧而生”很酷,但十年后,它们走进了社会,可能要撕掉曾经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
在某种程度上,小米汽车仍然没有摆脱小米手机的产品思维:极致的堆积,无休止的“先,先”。 事实上,在有轨电车技术同样差异的情况下,小米汽车首先需要的是一套令人难忘的设计,就像阿维塔12一样;而不是同质化的设计,或者一组更安全的形状。
壳牌财务数据显示,年轻人选择汽车,**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外观。 由此可见,汽车的外形往往在年轻人选择汽车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代精英”需要什么样的车?如果小米只对米粉群体进行调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错觉。
但现在真正重要的是,雷军从来没有拿出过那组数字,这几乎决定了小米Su7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