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开展全市青少年中小学生阅读行动现场会议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等级标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是首部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育研究机构参与的中小学生阅读能力评分标准指南,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 《指南》在明确每学年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目标的前提下,直接指出阅读两大核心问题,力求从阅读能力评价的角度,在“读什么书”和“怎么读”上取得突破。 可以说,这是一项促进中小学生阅读的“北京行动计划”,有利于唤起北京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对阅读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目前,中小学生阅读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阅读的功利性。 这种功利主义表现为为考试而读书,为获取知识而读书,或一味追求量化,过分吹捧难易,不循序渐进的规律。 结果是孩子在阅读期间对阅读失去兴趣。 二是阅读的形式化。 一些学校热衷于因应情况而组织阅读活动,忽视了阅读的常态化和有效性。 阅读的形式化还体现在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阅读方法的缺乏指导和对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视。 尤其是在电子时代,阅读的碎片化和扁平化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在图书馆信息非常发达的今天,孩子们不再需要在图书馆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过着艰苦的生活,所以“读什么书”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为孩子选择质量好、用心高的书籍,既是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呵护,也是引导孩子走近阅读的前提,从而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化的阅读需求。 因此,一个好的中小学生阅读清单,应具备专业性、定向性、进阶性、适应性等特点,这些都指向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提升应与学生的发展阶段和阅读本身的规律性相一致,阅读材料的提升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应建立深度与强度的关系,这是《指南》的重点。
我们在引导孩子“怎么读”上也有这样的误区:孩子只需要阅读,量的积累必然会实现质的飞跃,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阅读方法的引导和阅读能力的评价。 突出表现在学校对阅读素养提升的系统化和多样化缺乏研究,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缺乏重视。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位置在学校和课堂上,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引导者。 为了帮助教师从阅读的倡导者转变为实干家,不仅要为他们提供方向和思想方面的指导,还要为他们提供符合实际教育背景的评估标准和工具的指导。 学校要树立全学科阅读的观念,淡化学科界限。 教师应根据学科属性和学生的学习习需求,在学生阅读能力评分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学科整合、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塑造着人们的精神格局和世界观,促进阅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形成家校社区共育机制,是深化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根本保障。 建立家校社区共育机制,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全社会的分级阅读能力,实现有组织的阅读、定向阅读和有资源保障的阅读。 实践证明,阅读是促进家校社区教育的最好、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 学校有责任引导家庭认识到阅读是家庭文化的最佳孵化器。 此外,要重新发现和利用书店、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所蕴含的阅读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开阔阅读视野,培养阅读品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机会不断提高。
学生真正成为读者,在日常生活的阅读情境中实现阅读行为的常态化和可持续性,从而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分级阅读能力的提升。
作者为北京教育监督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