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当你是对的,世界就是对的。 这是我在一个领导的朋友圈里看到的,我曾经理解过这句话的意思:当某个问题发生时,你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看看问题是否出现在自己身上,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天下是对的。
最近,我在读稻盛先生的《生活之道》一书,读完这本书,我对这句话有了另一种理解:“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做正确的事,人才能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使世界正确。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人生观就是大树的根,它决定了这棵树最终会长成歪脖子的树还是参天大树。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收获和感想。
人都在做,天在看“这句话在电视剧里经常听到,是坏人做坏事后被别人劝阻时说的一句话。 这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 书中提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可以引导和推动万物的不断成长,这股力量在书中被称为“宇宙之意志”。 我对这种“宇宙意志”的理解可以比作“信仰”。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教派,比如**教、佛教、道教等,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信仰,对教派的信仰会贯穿于个人日常生活行为的过程,某些事情的发生会受到信仰的影响。 例如,我周围有很多信徒,当事情发生时,他们会想到“主”。 这就是信仰对一个人的影响。
如果信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命运”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常说,“生活中有些时候你必须拥有它,有时你必须要求它。 这句话强调了“命运”对个人的决定性作用。 在这一生中,从你倒在地上的那一刻起,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安排好了,稻盛先生在书中同意这一点。
但这本书还有一点,那就是“人将征服天堂”。 这个世界上有两只手可以主宰生命,一只手是“命运”,另一只手是“业力法则”。 我们常说,“善以善报,恶以恶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些原因无非是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每一个想法和行动都有其相关的后果。 而多做善事,就能改变我们人生既定的命运,也就是说,“因果报应法则”之手大于“命运”之手,即“人必胜天”。
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生活中做了坏事,却仍然过着潇洒的生活,书中也解释了这种现象:当人生超越命运的轨迹时,那是因为业力法则在起作用;当善行没有及时产生好的结果时,就意味着命运在起作用;当你做了坏事,却没有及时看到后果时,那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来。
我以前也见过某个教派的观点:人不能只看今生的那段时间,一个人死后,灵魂会去另一个国度,你这辈子没有表现出来的恶果,也会在另一个国度里实现。
其实,这都是警惕的:多做善事,不要把恶当成小事,懂得“因果报应法则”,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让生活更美好。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 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是由“思想”决定的,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善恶思想”的原则。 因此,首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思想”是正确的。 如何?
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原则——“原则的原则”。 这一原则不仅可以用于个人成长,还可以用于企业管理乃至国际交流与合作。 而这个道理并不深奥,而是我们父母和老师小时候教给我们的礼仪和道德,比如:礼貌、正直、诚实、孝顺、忠诚等等。 例如,在建立和运营KDDI的过程中,稻盛先生在许多决策中都遵循了这一原则,这使得KDDI的决策更加正确例如,稻盛先生在回答日中民族仇恨问题时,认为日本应该向中国道歉,这遵循了“原则原则”和最基本的是非观。 许多复杂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简单的本质,这就是“简单之路”的真相。
很多人会觉得这很荒谬,但我不需要读他写的东西就知道了。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知道”不等于“知道”,必须要实践,稻盛先生就是认真实践这个观点,这是我们普通人坚持不了的。
稻盛先生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的前20年;第二阶段是从20岁到60岁,是艰苦奋斗的一年;第三个是从60岁开始的20年和20年的死亡准备。
他对生命的理解是,人活着是为了在死亡中比在生活中更纯洁一点。 而这一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砺灵魂的砂纸,使人们在淬炼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的心智,修炼自己的精神,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这就是生命的目的。
这种思维和认知,是普通人无法识别的。 但我们可以从稻盛先生的智慧中学习:我们应该感恩今生出现的每一个困难,无论是好是坏,以及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让我们成长,让我们的灵魂达到更高的层次。 当你有了这种心态,你确实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舒服,你会更加享受这个世界。
书中还提到了稻盛先生用来提升心智的“六大改进”,即:和别人一样努力,谦虚戒骄,每天反省,时刻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攒善行,思考利他主义,不产生情绪困扰。
我一直认为稻盛先生的模式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尤其是在现在资本驱动的时代,更难实现,为什么?“在追求全体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是稻盛先生的企业经营宗旨。 如果说前半句是由于日本的社会制度,那么后半句或许就是京都陶瓷、KDDI和JAL能够长期蓬勃发展的原因。
“利他”二字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广为流传,一度成为企业管理的“口头禅”。 但当出现利益冲突时,他们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利他主义”成了一句口号。 而稻森先生的“利他主义”则融入了他的骨子里,并深入实践。 一个能以“利他主义”为经营之源的经营者,不能不让人佩服。
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的心中充满一种深沉而纯粹的幸福感?这绝不是自私利益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刻,而是利他行为开花结果的时刻。 “利他主义”的核心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人作为个体。 人行走在世上,总是有一颗利他之心,一切都很顺利。 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为世界和社会尽力而为的善意。
至此,我的分享也快结束了,但关于稻盛先生的大智慧,他尊神爱人的哲学,艰苦奋斗的理念,利他主义的经营理念,阿米巴经营方法,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 我认为首先要学习的是学会做人。
什么是人的权利?”
我的理解是:人行在世上,就应该有英义之气。
谢谢稻盛先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