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反思、学术逻辑、商业逻辑和交通逻辑

小夏 教育 更新 2024-01-31

作者:马黎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缪玉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青年记者》,2024年第17期。

导语:本文从学术逻辑、商业逻辑和交通逻辑三个维度出发,从科学研究、实践和社会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闻专业的不同预测,指出新闻专业应突破交通逻辑的局限,重新审视学科和人文价值,突出其在公共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

前段时间,网红张雪峰的“不要报社”话题持续发酵,发展成为“新闻价值是什么”的多维度公开讨论,新闻业的主要矛盾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虽然冲突的主导火索张雪峰对新闻界的了解有限,但随着事件的展开,不少专业人士也加入了讨论,其中不乏关于“大量粉丝是否意味着新闻专业能力高”等话题的争议声音。 新闻界的许多内生矛盾也被置于公共领域,以至于必须认真对待。

作为新闻学者,面对当前新闻公共领域的争议,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反思自己,以厘清其中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新闻界一直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社会期待什么样的新闻产品?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否适应新闻单位的要求?我们的学术和研究讨论与新闻业的培养之间是否存在脱节?互联网环境下的流量逻辑会伤害新闻业本身吗?新闻学中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和学生,确实有必要一一澄清。 本文试图从学术逻辑、商业逻辑和流量逻辑三个维度反思新闻业困境的根源。

学术逻辑。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VR AR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新闻行业正面临智能媒体的冲击[1],迫切需要学术界的支持和贡献。 近年来,新闻领域发展迅速,不同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一面。 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丰富多样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丰富了新闻学的知识体系,为新闻学提供了更全面的研究视角。 但与此同时,专业方向细分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新闻学领域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影响了学科的系统建设。 这场“百花齐放”背后的多模块化,也给学科健康发展带来了隐忧。 在后续对张雪峰言论的讨论中,新闻界被批评为“没有根据”。

1)学术繁荣:学科融合带来的知识迭代。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国际传播协会(ICA)等国际组织逐渐发展壮大,中国学者越来越意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2]。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规范化,为数据收集和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深入研究新闻传播的机理和效果创造了条件。 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共享带来了便利,加速了学术界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为学科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跨学科研究不仅丰富了新闻学的知识体系,也为新闻行业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视角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詹姆斯·凯里(James Carey)认为,新闻业应该与政治、文学、历史、艺术和哲学等社会科学联系起来[3]。 除了人文社会科学,近年来,新闻研究的分支进一步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甚至医学相结合。 新闻领域涌现出一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研究对象的不断增多,新闻界更加重视知识的迭代和创新,学科的融合成为推动新闻研究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此产生的多重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学范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概念,如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主播等,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前沿。 不同学科的融合为新闻业提供了多种讨论视角和研究工具。 传播学的媒介效应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认知加工理论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不同的参考,跨学科的融合刺激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的出现。 然而,当前学科的趋同也使得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复杂和庞大,学者们面临着如何把握和整合这些庞大的研究成果的挑战。 同时,一些研究过分追求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忽视了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2)学术“孤岛”:知识生产的多个模块造成的沟通障碍。

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多点开花点导致了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繁荣,但学术繁荣是建立在新闻界的“结构性贫困”基础上的[4],外部繁荣缺乏坚实的基础。 新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然而,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和沟通壁垒限制了新闻职业的完整性和系统化。 虽然“蓬勃发展”,但根源上存在结构性缺陷,即研究领域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理论存在差异,导致学科内部出现沟通障碍问题。 因此,许多研究逐渐远离新闻专业本身,甚至形成了相应的学术“孤岛效应”[5],学术多模块发展形成的“松散知识”无法有效融合,无法同时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

学术孤岛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研究领域的细分化和专业化使得学者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对其他方向缺乏关注和兴趣。 其次,各领域之间研究方法和术语的差异也导致了沟通困难。 第三,学术评价体系和出版机制也强化了学术“孤岛”现象,学者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追求成果,而忽视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这种“孤岛”也导致了与行业缺乏对话。 有学者感叹道:“理论研究者所讨论的问题似乎越来越脱离新闻传播业的现实,2024年代学术界和工业界围绕共同问题进行顺畅对话的场景越来越少。 ”[6]

3)学术融合:寻求不同领域之间的内部一致性。

学术融合是寻求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内在一致性的努力,需要在克服认知差异和理论差距的前提下,建立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由于新闻专业所生产的知识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化,导致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只有通过领域间的交流,才能使不同模块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相互借鉴,激发新的研究思路和创新,拓宽新闻研究的视野, 并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学科内不同领域相互学习,构建独立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尤为重要[7]。 寻找内在的连贯性有助于提高学者的综合能力,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在学术对话中的交流与合作,学者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和方法,为新闻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 为学术研究带来更丰富、更多样化的视角。对于学科的整体建设,更需要将不同模块的研究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知识系统化为完整的“知识图谱”。

更重要的是,这个清晰的知识图谱对于教学来说非常迫切。 由于缺乏指导,新闻专业的学生经常感到困惑,无法理解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将主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 如果把多模块探索看作是新闻业的跨学科冒险,那是一种“出走”,而目前,这种外向探索并没有迎来大家期待的“回归”。 因此,我们亟需进行学术整合,将新闻专业重新融入其内部一致性,让师生们能够再次准确触碰到新闻专业的核心学术逻辑。

业务逻辑。 从商业逻辑来看,目前新闻学的教学疑似不接地气,毕业生的水平达不到新闻行业的预期。 过去十年来一直存在的新闻业与职业之间的差距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学者陈媛媛在《新闻学者为何不走近媒体》一文中主动反思了这一情况,指出这导致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差距拉大、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新闻专业学生缺乏专业信念、学术研究从现实到虚构的疏离”[8]。 由于学术研究的多模块化趋势,新闻学的课程普遍多样化,旨在涵盖学术研究的每个子领域,这导致新闻教学缺乏重点。 在新闻业务培训方面,由于过于注重分领域学习,学生在新闻业务逻辑“采、写、编辑、评论”方面的核心技能没有得到很大提升。 甚至有记者说“新闻专业不能教新闻人才”,这个问题值得学术界反思。

1)新闻教学:知识多元性影响核心技能。

学术繁荣带来的多模块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足以参与不同的领域。 虽然学术领域的许多研究都具有学术价值,但实际上,大多数研究前沿知识是不可转移的。 在新闻界看来,这些研究成果可能并不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应用场景非常有限。 与此同时,一些技术要求更高的研究,如社交机器人,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新闻机构的范围。 对此,张道富教授尖锐地指出:“从表面上看,我们的知识规模相当大,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中国新闻学的知识是'肥'的。 新闻和传播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知识和理论。 ”[9]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仍然是“老四”:收集、写作、编辑和剪裁。 总的来说,写作能力仍然是新闻系学生乃至人文社科学生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新闻专业毕业生一直是优秀“笔杆”的代名词,这也是社会对新闻专业学生的重要期望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新闻专业具有较强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的学生人数大幅减少,在综合阅读储备方面落后于其他人文社科专业。 这不能归咎于现在新闻系学生的不努力,而是他们面对的是“万物皆媒介”的突如其来的时代,如此庞大的知识量,挤出了他们有限的阅读时间。

同时,新闻学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也使得新闻学的教学“失焦”。 新技术、新概念、新范式不断冲击着新闻学科,学生们也令人眼花缭乱。 学生厌倦了追逐短**、chatgpt等研究热点,缺乏学术决心,经常“捡芝麻丢西瓜”。 平心而论,课程设置没有错,但学科范围过大,制度建设不足,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在“我要学这个,我想学那个”的神话下,核心技能被抛弃了。

2)新闻实践:实习途径的阻碍影响了提升能力。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闻实践是新闻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补充。 许多高校的新闻学院与一些地方对接,打造“实习基地”和“实习平台”。 还有不少高校受地理位置限制或缺乏相关资源,未能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习机会。 此外,部分地方的发展困难**也是学生实习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 因此,许多学生在“边做边学”方面没有得到提升,因此他们在毕业后没有体现出足够的竞争力。

在实习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同学另辟蹊径,进入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营销账号”进行实习,学习了网络营销的字眼。 这些营销策略本来就违背了求真求真、求实的新闻伦理,但在媒体机构无法提供足够实习机会的背景下,这样的营销实习得到了学校的默许。 学生在“营销账号”的运作中迷失方向,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造成混乱。

3)新闻人才:资源错配和机制失灵。

尽管外界在新闻教育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但高校新闻学专业每年总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毕业生。 当面对比其他学生更多的选择时,优秀的毕业生往往会出于实际考虑而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据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年来,广东新闻专业毕业生中只有不到20%进入**院校,而大部分尖子生都选择去读研。 学生的选择也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他们会选择自己的方向,以求利益最大化。 基于薪资、工作环境、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新闻专业并不是优秀毕业生的最佳选择。 越来越少的精英新闻专业毕业生选择去**组织,因此资源和人才严重不匹配。

此外,新闻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减少。 各大媒体集团逐渐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过去大规模招聘的现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每年招聘的岗位数量也变得非常有限。 看到这一现实,许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开始放弃磨练自己的技能。 这一事实也体现在学生忽视了核心技能的培养,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新的前沿相关知识模块中。 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繁荣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产业界遇到寒冬,学术界也会受到影响。

流量逻辑。 张雪峰说,“为什么新川的老师们懂得传播,却没有我那么多的粉丝”,将新闻内容生产与流量逻辑联系起来。 事实上,在当今的内容生产过程中,“只流理论”的观点一直颇有市场,尤其是被“营销账号”吹捧。 从“10万+”到“百万粉丝”,是流量理论的体现。 流动理论严重误导了新闻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新闻价值的矮人。 然而,求真新闻是社会的“压舱石”,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

1)流量的区别:流量理论是新闻界和业界的误解。

如今的网络社会不再是一个看不见的虚拟空间,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实体,它构建了电子商务、社交、娱乐、资本的共享平台,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传播者与接受者、线上线下融为一体。 一位学者指出:“交通用一种微妙而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指导我们看待和理解事物的方式。 [10]因此,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在实现新秩序的整合和身份的建构的同时,也凸显了新的不确定性,即真相被流量操纵,进而导致“事实的崩塌”。 在一片哗然中,真相的声音被淹没,这将导致“真相和客观性的终结,阴谋论的盛行,政治辩论甚至民主的危机”[11],我们最终将进入后真相时代。

在整合的过程中,传统的已经开启了触网的过程。 为了占领用户市场,传统媒体产品竭尽全力迎合流量逻辑。 由于新发行渠道的转型,媒体融合产品急于建立话语优势,以争夺网络话语权。 记者从“挣钱”转向“挣流量”,流量成了新闻生产的“接力棒”和“评判者”[12]。 这导致许多媒体融合产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话语上,都渴望通过在线点击来证明自己。 基于算法优势的融合媒体产品挤压了传统**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加剧了后者被边缘化的风险[13]。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严肃新闻**也开始采用网络文化的写作方式,这种流量逻辑也深刻地影响了新闻教育,很多老师将“爆”作为教学案例,很多学生也过早地接受了流量逻辑。

对流量的追求在市场化中并不少见。 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一股“黄色新闻浪潮”,为了追求销售,热衷于报道花边新闻,追求一些引人注目但缺乏社会价值的新闻,夸大事实,出卖受访者隐私,玩边球。 这种追求影响力和利润的“销售理论”是流量逻辑的前身,本质上是市场话语对新闻公共价值的“殖民化”。 同时,从新闻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种逻辑严重损害了新闻业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的使命,是一种透支公信力的短期行为,注定是短暂的。 这种“流量为王”的取向是新闻业需要警惕的。 流量固然重要,但新闻价值更值得追求。 事实上,很多传统**不再把流量逻辑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是回归到新闻专业性的价值尺度上来。 今年1月,广东媒体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南方+”、“羊城派”、“读书特辑”等媒体整合负责人均指出,要摒弃“头条党”等媚俗做法,回归严肃新闻的运作模式。

2)流程反思:从交通逻辑回归专业使命。

流量的逻辑扭曲了社会的真面目,但新闻永远是不可或缺的矫正力量。 虽然在“后真相时代”,很多人认为情绪比真相更重要[14],但真相永远是大众最渴望知道的。 在2024年6月初江西职业技术学院“鼠头鸭脖事件”中,市民十分关注食堂异物是鼠头还是鸭脖。

张道富教授说:“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知识发展是由外部力量推动的。 [15]技术的挑战和新闻行业的迭代,导致新闻行业主动改变轨道,甚至试图迎合流量逻辑,在整合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也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竞争力。 这种屈服和迎合,也会导致新闻专业的学生被困在交通逻辑的体系中,导致对新闻主体性的研究缺失。 新闻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新闻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业的使命是什么......从业者和研究者在面对这样的命题时都会感到困惑,让学生找到答案就更加困难了。

新闻学作为一门以求真求真为主要目的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对社会负有使命,即为社会公共空间提供价值参考,形成社会舆论的基础。 任由流量的力量来操纵人们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取向,必然会带来一个虚假的景观世界新闻的力量在于“把事情摆正”,拨开虚假信息迷雾,重构网络伦理,满足大众对真相的追求,避免落入“塔西佗陷阱”。 因此,无论是新闻业还是学术界,都不应盲目地受流量逻辑的影响,而应坚持自己的学科标准,对内调整内生生产逻辑,对外完善外生监管逻辑[16],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在融合的背景下拓宽渠道,同时加强从业者对真相的理性追求,发挥应有的作用。 多年来,不乏《南风之窗》、《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优质深度报道,质量好、流量都不错。 一些由前人运营的微信***,如《日报人》、《谷雨》、《真实故事计划》等,也以专业、温暖的深度报道而闻名。 例如,文章《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中》(来自微信***每日人“2024年9月8日”),通过扎实的研究和采访,呈现了几位外卖骑手在与数据赛跑中的艰难状态,并指出了操纵无数骑手的“巨大黑匣子系统”。 真实披露现实是新闻业的核心价值。

结论。 在流量的冲击下,新闻界和行业受到流量逻辑的束缚,专注于渠道管理和媒体整合过程,而忘记了新闻本身的核心价值。 学术界的多模块化发展带动了学术繁荣,但在核心学科框架的贫困和模糊的背景下,这种繁荣缺乏坚实的基础。 这种多模块化的发展也影响了课程设置,产生了“完整而不精”的教育效果。 尽管名师众多,覆盖面广,但学生在各个领域都只是肤浅的,无法像政治学、历史学、法学那样深入,这导致了新闻学的整体流失。 因此,“缺乏主观性”是当前新闻界面临的核心问题。 在追求形式的多样性时,我们忽视了新闻业的基础、核心价值和终极关注点。 在新闻学者和记者都对新闻业的专业性感到困惑的时候,恰恰是新闻业的最终使命应该回归的时候。 对流量霸权的追求,往往会导致新闻报道价值的转变,这种逻辑对新闻业的影响应该得到充分的审视。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恢复新闻报道的深度和专业性,秉持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让新闻业回归传播真实、客观、有价值的信息的使命。 新闻专业应该做的,就是在乱象丛生的交通中回归原位,凸显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重新审视职业价值观,成为交通世界里社会真相的守护者。 而真理,本身就是超越交通的存在。

该论文由**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批准号:23JNLH14)。

参考文献: 1] 彭岚. 智能媒体:未来浪潮——新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 2016(11):6-24

2]韩刚.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的历史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01):64-70+96

3]james w.凯莉,李欣。 新闻教育是错误的[J].国际出版社, 2002(03):8-11

4]张道福.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J].新闻记者,2014(09):48-53

5] 吴云, 潘亦树.困境与解之道:对媒介素养教育多维理论的思考[J].中国编辑, 2020(01):74-80

[6]朱春阳.“绘画”的研究[J].新闻大学, 2020(07): 3

7]杨宝军.当代中国新闻自主知识体系的构成与关系[J].当代传播, 2023(01): 4-11

8]陈媛媛.新闻学者为何不亲近媒体:新闻学术界与产业界正向互动关系的建构[J].青年记者, 2023(01): 81-83

9] [15]张道福.**中国新闻与传播的主体性[J].青年记者, 2022(16):4

10]刘伟, 王碧晨.流动社会: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态[J].浙江社会科学,2021(08):71-83+158-159

11] 胡勇.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04):5-13+126

12]刘占伟,李彦希,刘梦志.从“赚份额”到“赚流量”:绩效体系下的市场、串通与流量冠军[J].国际出版社, 2022(06): 130-153

13]张志安,唐敏. 算法推荐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8(10):174-182+2

[14]胡一清.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学:论当前专业新闻业的危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28-35

16]张淑玲.破解黑匣子:智能媒体时代的算法功率调节与透明实现机制[J].中国出版,2018(07):49-53

本文参考引文格式:

马黎明, 苗雨欣. 新闻学的思考:学术逻辑、商业逻辑与交通逻辑[J].青年记者, 2023(17):42-45

相似文章

    逻辑专业,大学专业详解

    说到逻辑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是陌生,但是什么是逻辑专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门研究思维存在和相关规律的大学专业,不要以为这个专业很不受欢迎,认为这个专业没用,其实,这个专业真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别看现在的计算机专业火秋冬打卡挑战赛,但计算机其实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虽然这个专业现在...

    清华大学让学者更学术,让专业更专业

    中国教育报 北京月日电 今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江培雪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经验。江培雪表示,清华大学是最早倡导和探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高校之一。改革开放和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学校调整了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由以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为主,向培养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教学科研人才和专业技术...

    专业硕士学位和学术硕士学位哪个?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学术硕士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注重理论研究,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重点,授予的学位类型以学位为主。学术理学硕士课程设置注重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和素质。...

    有的大学不再招收学术硕士研究生,读研究生的机会越来越少?

    近日,该校学术硕士项目不再招生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决定给有兴趣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带来了一些困惑和失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术硕士点一直是许多大学开设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体系的调整,高校纷纷调整...

    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的没用吗?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院似乎是他们继续深造的唯一选择。那么,参加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真的有用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进入新闻和传播学研究生院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它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一定的学术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