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7日,2023中国政信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与提升政信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为主题,深入探讨当前政治信用服务领域的金融实力、数字经济等重大议题。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周期,确定了未来15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近20年来难以推行“土地财政下的资本大循环模式”。 与其他行业一样,政信行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和瓶颈,亟需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
政府与信贷行业四大机遇
论坛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作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赵主任认为,政信行业有四大机遇。
首先,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 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化,让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落户,可以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刺激有效投资。 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潜力。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和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城市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的融合,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必将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我国传统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新建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空间。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全球141个国家中,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8位,基础设施仅排名第36位,落后整体排名8位。 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属于基础设施排名与综合排名差距较大的国家。
第三,从供给质量和服务效率来看,中国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中国新技术的发展将催生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方向,将对传统基础设施升级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需求。
第四,我们还有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 经济下行压力大,危机中蕴藏机遇,扩大盈利性投资,扩大内需是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方向。
政府和信贷行业面临的挑战
与其他行业一样,政信行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和瓶颈。 随着资金的持续短缺,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基础设施投资非标融资需求也日益增加。
赵主任指出,政信行业存量越来越大,刚性维护成本占比越来越大,容易挤占扩大投资的资源。 在大规模、结构性减税退费的情况下,宏观税负占比不高,财力有限。 地方政府在稳定增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资产方面,公益性基础设施存量盘活存在“基数大、出口窄”的现象,难以形成缓解流动性风险的预期门槛。
地方**与融资平台界限模糊,道德风险影响“新增”和“化学品储存”。
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主要面向地方融资服务,而相较于一般国有企业以经营资产为主,控制权仍掌握在一线部门手中,行政色彩较强,预算软约束较强,难以真正开展国有资产经营。
另一方面,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融合模式,使融资平台成为部门的延伸,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首要承担,其主要职责是整合资金解决建设资金缺口,成为第一“借贷工具”, 同时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明显非营利性的公益项目上,使得融资平台主营业务能力薄弱,市场化程度低,难以有效进行转型发展。
建议处理好七大关系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家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即债务比率,低于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其中,地方隐性债务通过遏制涨幅、解散存量等方式,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地方隐性债务存量不小,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偿还问题突出,部分地方债务管理不规范,甚至违规新增隐性债务,部分地方市县债务风险较高,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不宜掉以轻心。
对于系统性债券,赵主任认为,需要处理好七种关系,包括扩大投资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市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投融资结构的关系、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的关系、费用与用户支付的关系、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转化的关系,稳定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要注意在减债工作中防范道德风险。 如果地方政府依靠上级来支付账单,或者违章借债而不被追究责任,很容易引发任意借贷行为,甚至增加隐性债务。
因此,要坚持“谁借债谁负责”的原则,打破底线预期,夯实地方、部门、企业的责任。 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还需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要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各项收支的预算约束,提高财务透明度,杜绝乱借贷。
总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不仅要有防范风险的第一手资料,更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的最佳本领。 通过有效推进减债工作,地方经济发展将更加可持续,更加稳定和深远。
2023中国政信产业高峰论坛由**财经大学政府与信用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政信产业联盟共同主办。
来自全国高校智库、行业专家、地方城投平台、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230余人代表齐聚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信用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