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阐述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沉降观测等方面。 由于专业分包数量较多,总包单位为各专业施工控制点提供控制点,保证标高与轴线的统一。
项目位于衡水市胜利路与育才街交叉口西南角。 本项目为独立地基、框架结构,场地占地面积2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530,000平方米。
1)总体思路。
整个工程勘察控制分土方开挖阶段、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和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在土方开挖阶段,主要使用参考点,RTK用于控制基坑土方开挖的边缘线和标高。 土方开挖完成后,利用GPS和全站仪建立一级控制网络,采用角网。 在结构的施工阶段,用钢尺与全站仪和引线矫直机进行控制。
平面控制网的布置采用分层布置、分步控制的原则,分为一级网和二级网(轴控网)。
二次网络(轴控制网络)是在一级控制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的。 采用外部控制方式对地下施工面进行测量,在基坑周边建立轴线控制网络采用内控法对地上施工平面进行测量,轴控制网投影在首层,控制点与激光垂直准直器同步传输,采用外部控制法进行验证。
建筑物的详细放样工作以轴线控制网为基础,采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法,局部使用钢尺。
水平网附在平面控制网上,按第三级要求进行观测,调整后作为施工控制。
2)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和标准;
业主提供的图纸、设计资料及相关资料文件等。
3)测量准备。
施工勘察的编制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基点的交接和检定、人员的组织和计量器具的选型、检定和检定,以及计量方案的编制、论证和资料编制。
4)主要测量仪器。
主要测量仪器见表61-1。
表61-1 主要测量仪器一览表
5)人员组织。
人员组织结构见表61-2。
表61-2 测量人员配备和分工。
6)参考控制点(网)的重新测试。
测量工作实施前,应将基准控制点(网)书面移交并与业主现场交接,并对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现场控制点(网)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测,复测结果超过限值的,报业主和监理审查, 并要求测绘院重新检测。
7)布局原理和精度。
平面控制是从整体考虑的,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分层组网、步进控制的原则。
轴控网的布置按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方案等进行。
控制点选在能见度条件好、安全、易于防护的地方。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规格必须符合表。 1-4的规定。
表61-3 线材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61-4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现场控制桩位置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并在地面上设置显眼的围栏栏杆,防止工程机械与车辆发生碰撞,见图61-1。铺设在道路上的第一个基准控制点采用不锈钢标记,用电锤在混凝土路面上钻孔,并用种植胶将不锈钢测量标记固定牢固。
8)平面控制网络。
平面控制网分为土方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和地上结构施工三个阶段。
挖掘阶段使用GPS RTK通过业主提供的基准控制点来控制挖掘的边缘和基础高程。
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采用外部控制方法,将控制点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的开放空间上。 采用极坐标法,采用全站仪测量建筑轴线的控制线,然后用经纬仪配合钢尺进行精细放样。
地上施工阶段采用内控法,施工到结构0在00时,在建筑物底板上埋一块钢板,在钢板上测量一个轴线控制点,建立控制网络。 使用导线矫直器逐层向上引导。
9)建立高程控制网络。
1)嵌入控制点。
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地水平基点为基础,附属于平面控制网,共布置4个控制点,形成水平网。
2)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按《工程勘察规范(GB50026-2007)》规定的三级级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S3级。
3)精度等级。
高程控制网评定为三类,技术要求见表61-5。
表61-5 整平技术要求。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控制点,GPS RTK用于平面和高程控制。 RTK平面控制精度为10mm+1ppm,高程控制精度为20mm+1ppm,满足土方开挖和桩基施工的精度要求。
RTK控制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测量精度高,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放线和测量工作。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存储在仪器中并直接输出到计算机中,待放样的数据也可以直接传输到GPS手册中,直接在现场放样。 RTK可以同时控制多个面的挖掘。 必要时,还可以方便在坑内设置临时控制点,并利用全站仪和水平仪来控制机械施工。
1)轴控制桩的校准。
在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每半个月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检,防止桩位移动。 校准仪器采用徕卡TC802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m。
2)平面测量。
1)缓冲轴放样。
在垫层基础定位放线前,轴线控制桩重新测试后,采用正倒镜矫直法经纬仪投影控制线,投影允许误差为2mm,见图。
经纬仪架设在基坑侧的轴线控制桩位置,居中、平整,观察同方向的轴线标志,将所需轴线投射到施工平面层;在同一层上投影的纵轴和横轴不得少于两个;这用作角度和距离的检查,见上图 61-4;验证后,可以在平面上释放其他相应的轴和细节。
3)地板轴线审查。
各层平面或各施工断面的计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必须及时填写楼板放线记录表,以便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3)高程测量。
1)高程测量:在基坑内测量高程时,首先联合测量高程控制网,判断是否触及田间水准点联合试验确认后,即可在基坑中测量所需的高程。 进入现场施工时,将高程控制点直接引入基坑。
2)用50m钢卷尺标平至基坑底部测得平准点,引导不少于3个点,然后用水平仪检查坑内三点,相互标定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断面施工标高的控制点, 并引导到附近的柱子进行识别,以便在施工中使用。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图 61-5。
3)高程控制线放样。
拆除模板后,用标高复制立柱上除高控点+1以外的各层结构000m线,作为结构施工的基础,建筑安装标高和装饰阶段标高控制。
6.1.5、地上结构工程勘察。
1)平面轴控制点的布局。
在 0预埋件提前预埋在000m地板位置,并以地板钢筋作为参考控制点牢固焊接。 预埋铁件由100 100 8mm厚钢板制成,钢板下方焊接12根钢筋,与首楼板焊接浇注。
预埋件埋设后,将内部控制点所在的纵轴和横轴分别投影到预埋铁件上,并检查坐标,精度合格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见图61-8。
在基准控制点对应的每层楼板上浇筑混凝土屋面时,在垂直对应的控制点位置预留一个200mm200mm的孔,使轴线向上投影,见图61-9。
2)控制点转移原理。
为了保证地板的垂直度,每个投影都用 0以00上的点为基准,用铅垂计将控制点传送到施工层,控制施工层的轴线。 为了避免错误的积累,不允许逐层上传。
3)地板轴线转移。
激光矫直器架设在一楼的基准点上,定心调平后,接通电源,移动接收靶,使目标与激光束重合,将引线矫直器旋转180度,看激光束中心是否与激光靶中心重合, 如果没有,则取两点的中心作为地板控制点。
为了有效地将轴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实现结构控制线仍可基于装饰阶段,要求弹出细部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边、门窗洞口在施工层的放线处。
1)施工层的放线。
在布置施工层时,首先在结构平面上检查投影的轴线,然后在闭合后布置细节。 室内应以建筑物的轮廓轴线为关键部分。
2)高程测量。
1)高程基准点的建立。
在首层设置高程测量基准点,由施工现场高程测量控制点采用水平仪进行引导测量,经验证合格后使用起始高程。
2)高程转移。
采用全站仪测距(利用平面轴投影的预留孔)进行高程传输,采用传统的钢尺测距方法进行验证。 与传统钢尺传输高程相比,全站仪测距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精度的特点。 具体操作如下:在一楼的平面控制点上设置全站仪,在被测楼层的相应点上设置反射器。 通过自由设置站位确定仪器中心的高程,然后旋转全站仪向上对准反射器,测量垂直垂直距离以获得反射器的高程,然后将反射器的高程以水平传输到剪力墙的外壁。 一般测量3个点进行验证,取平均值作为误差范围内图层高程控制的依据。
1)轴线的修复和引入。
在恢复轴线之前,检查各轴线的相对距离和角度,清理表层的附着物,重新弹出墨线,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立柱立面轴线以修复轴线为导向,喷出墨线并用红漆标出;根据恢复的轴线和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释放各楼层的隔墙线,弹出墨线。
2)高程测量。
0.500m线在装修工程中由于高度低容易造成误差,装饰线一般设置在1000m,可方便施工时确定标高。
楼层 +1000m复制前,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点从第一层传递到有水平的芯筒壁,当差值小于3mm时,取平均高程测量水平线。 楼层 +1000m抄线,将激光矫平机放置在测量点范围的中心,复制各施工区域的装饰水平线并用墨线标注。
由于本项目的变形观测和沉降监测均由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详见第三方检测单位提供的观测方案。
计量是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的前提,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质量,特制定以下保证措施:
1)测量员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测量员,学习规范,检查标准,熟悉图纸,加强测量员的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加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测量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测量员必须细心、耐心、多检查,确保测量无误差。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按照《计量器具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查、保养、保养和记录,发现问题后应立即送检、修理或密封报废,不合格的仪器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均通过软件进行,计算机与测量仪器连接,数据直接导入仪器,仪器的测量数据也直接保存在机身内存中,直接通过电缆进入计算机后返回行业,通过CAD图纸上的专用软件进行测量或通过Excel**输出, 整个过程尽量避免人工录入、记笔记,防止录入、记录错误。形成的数据应尽快整理出来,计算结果,审查计算结果,并立即纠正错误。
4)测量技术主管根据施工进度表、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案的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制作施工测量日志。计划和测量方法应科学合理,重要子项目或子项目的测量计划应由测量技术主管编制,并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