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界,昨天最轰动的当属华为文杰M9,目之所及,有“千万万以内最好的SUV”这样的字样,让我感叹,以“9”字开头的车型,真的是一头不怕虎的新生小牛。
12月26日,预热半年多的M9上市,共有四款车型,价格区间46980,000-5698万元。 发布会上,华为执行董事、Device BG首席执行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俞承东对M9赞不绝口,并慷慨激昂地称其为“千万元以内最好的SUV,陆地上能看到的最强SUV”。
文杰M9确实满满的“黑科技”,但于承东满嘴的“最强”和“最好”,却让我这个学过广告的人笑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新广告法》禁止在广告中使用“全国”、“最高级”、“最好”、“最强”等违禁词,因此许多广告公司已经开始停止使用形容词“最”。
但现在看来,《广告法》已经驾驭不了造车新生力量,“最强”等字眼层出不穷。 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的质量开始在“噱头”中竞争?难不成一些车企冲击高端的路子,就是把**拉上来,然后贴上“xx百万以内最好的xx”的口号?
l带有脱节感的噱头
今天我就不说M9了,因为华为的技术一直“遥遥领先”,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在华为鸿蒙智行方案M9中,车身自然是集合了千千万万条“黑科技”的整体,在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方面表现出色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光是问问全世界M9车上的十块屏就让我大吃一惊,它的豪华感和科技感自然与之相匹配。
没有必要花时间在数字列表上谈论每个人都已经熟悉的 M9 的各种高科技方面。 今天,我想通过M9的上市,谈谈我对当下行业的一些看法。
这一次,于承东极力形容M9,很难不想到理想L9的“500万以内最佳家庭SUV”,小鹏G9的“50万以内最佳SUV”以及M7的最初发布,于承东还声称“M7拥有超过百万豪华车的设计”, 甚至是恒驰5的“30万以内最佳纯电动SUV”。
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自信,一个45万说他是500万以内的最强者,一个50万说自己是1000万以内的最强者,下一个有“9”的新车会开始说他是1亿以内最强吗?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带动了国产品牌的崛起,甚至开始弯道超车,这也让一批新生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行各业都想来汽车行业分一杯羹。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背景下,智能化确实是大势所趋,汽车市场的竞争一度达到了白热化阶段。
新能源时代,品牌向上是大势所趋。 因此,当电动汽车**这个新品牌逐渐崛起,甚至挑战传统豪华品牌的龙头玩家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景象,因为它代表着自信。 但当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千万以内最强”“500万以内最优”等所谓口号时,那种只卖50万、45万的分离感就很美妙了,不知这该用“有信心”来定义还是“缺乏信心”。
而且,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造车新生力量上,各种噱头唾手可得,营销手段玩得很轰烈烈。 难道对于新生力量来说,品牌是向上的,只是第一个向上,口号和产品向上?
l噱头造不出品牌
回顾汽车行业的历史,奢侈品牌从来都不是高端或奢侈品,不是一堆黑科技。 “奢侈”二字的含金量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卖50万块换1000万个配置也不是奢侈,是“划算”;花50万元买一个“标准”还是很拥挤的,这个标准就是“奢侈品”,人们愿意为自己品牌的溢价买单。
新生力量刚造了三年五年的车,还敢喊自己是最好的车,自信是好事,但归根结底是缺乏沉淀。 本来是跨行业的车,在新能源汽车盛行的当下,就出来了,而且和百年奔驰、宝马的价位相媲美,买的还是有很多人,让人感叹“大人,时代变了”。
回到华为的文捷M9,堪称移动科技之家,但它多了四个轮子。 M9发布会全是关于黑科技的解读,没有提到一些真正值得思考的“品牌”和“价值”,也没有提到品牌的上升运动,眼中似乎只有竞争对手的理想,以及谁在哪个黑科技中败下了。
看文杰产品的价格,不难猜到文杰从一开始就想做中高端品牌,也是网友们说的“文杰不坑穷人的钱”。 不过,文杰要想成为高端品牌甚至奢侈品牌,就不能仅仅靠“黑科技”完成品牌提升之路,靠着“千万以内最好”的噱头,用糖衣炮弹轰击消费者,进而实现品牌提升。
这也适用于所有想要走高端道路的新势力和新品牌,而传统奢侈品牌之所以成为奢侈品牌,必须有其百年法则和本质,需要新力量的发现和沉淀。 当时,谈论品牌的高端还为时不晚,不难让人承认其豪车的含金量
lQingdong 评论标题
品牌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漫漫长路,“价值感”是国产品牌在高级豪华中首先要面对的挑战,而不是口口相传的“最好”和“最强”,不是车企自己,而是时间和市场做出最终决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到处都期待中国制造的奢侈品牌,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上上下下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