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粉病防治及**策略。
在中国,白粉病在葡萄酒种植区广泛存在。 虽然降雨对白粉病的发生有不利影响,但在生长季降雨量大的地区,白粉病的发病率和流行率相对较低。 在新疆、甘肃、宁夏、冀北等干旱地区,白粉病因降雨量少而更为常见,危害性更强。 雨淋栽培、设施栽培和生长季节的干葡萄种植区都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感染的部位和症状。
白粉病可以感染葡萄的所有绿色部分,包括叶子、树枝和果实。 压痛组织更容易受损,表现为灰白色的“油性”病变,边缘模糊。 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的背面也会被灰白色粉末覆盖,导致叶子收缩、枯萎并最终脱落。 玉米棒、茎和枝条也可能受到影响,不规则的棕色或黑褐色斑点上覆盖着白色粉末。 受损的花序轴、穗轴和果茎会变得脆弱,容易折断,而枝条则无法正常成熟。
幼果或含糖量低于8%的果实特别容易患白粉病。 当这些果实被感染时,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的粉状霉菌层,下面可能有棕色或紫褐色的网状结构。 小而嫩的果实受损后,果实不易生长,易掉落; 大而幼的果实可能会变硬、变形和纵向开裂; 转色期的病害会使糖分难以积累,口感会酸涩易裂。
预防和控制策略。 及时清理病变组织是防治白粉病的基本措施。 开花前后,使用农药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可有效控制白粉病流行菌的数量。 此外,果实发育期也需要严格监测,一旦发现白粉病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石硫混合物、硫磺粉或水分散粒剂等硫制剂对葡萄白粉病有较好的效果。 50%烟粉双可润湿粉剂也是一种常用的防护性杀菌剂。 其他内吸性杀菌剂如25%己唑醇悬浮液和24%苯甲酸盐、吡唑悬浮液也可使用**。 开花后幼果期施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可同时防治葡萄炭疽病和白腐病,对幼果安全,正常使用不会抑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