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七十年代》的节选,内容有点敏感。
如果你问今天人们最怀念哪个时代,可以肯定的是——
有人会说九十年代,是辉煌的二十世纪的悲惨结局,是万众期待的千禧年开幕的序幕;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举国欢欣鼓舞; 裁员浪潮席卷而来,大楼倒塌,迫使人们“咽下眼泪和鲜血”,重新开始。
有人会说是八十年代。 相较于90年代的商业化,80年代由“诗、理想、花、蔑视权威、英雄生死”组成的潇洒姿态,更让人难以忘怀。
但无论如何,七十年代始终是被忽视的年代,夹在多个值得宏大叙事的时代之间,既没有完全走出革命,也没有将“理想”贯彻到底。
在历史的夹层中,七十年代一片寂静,很少有灯光出现。 但其实,无论是物质的90年代,还是诗意的80年代,根源都深深扎根于70年代。
因为正是这群在70年代长大的人占据了主导地位。
八九十年代的浪潮方向,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是中国社会最具活力和活力的存在。 所谓“80年代开花,90年代开花结果,70年代酿造一切”。
北岛和李拓主编的《七十年代》,是一部回顾七十年代的重要记忆史。 诗人北岛本人是70年代的代表人物,2024年与诗人蒙克共同创办了诗歌杂志《今日》,成为80年代浓厚文艺气息的先驱。
在回顾七十年代的《七十年代》中,北岛和李拓共收录了30首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青春挽歌。 在内存中可以看出:
以“处女作”震撼文坛的《棋王》惊艳文坛的阿成,偷听“敌国台湾”;
随文工团出游农村,尚未成名的王安怡;
《偷书》的朱正林;
画《**记忆》的陈丹青;
北岛,咆哮着“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贵族是贵族的墓志铭”;
太阳队的张朗朗;
徐昊媛在地下读书沙龙;
工人蔡翔; 农民高墨波、阎连科......
通过这些仍然有名或退休的知识分子的眼睛,读者看到的不是回忆革命岁月的书籍中经常出现的对苦难的放纵,而是作为一本半抱怨、半炫耀的回忆录来克服苦难本身的苦难的忍耐,而是不屈服于逆境、不屈服于苦难的坚持。
可以说,这本书描绘了知识分子青年如草茁壮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属于70年代的一代人的群像和共同记忆。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他们与自己作斗争,与不可能的事情作斗争,最终成为七十年代的风景。 ”
现在,我们站在 2023 年的“今天”,列举过去,也许是因为 90 年代以来社会一直在奔向拜金的现实而叹息,也许我们会为自由、理想、浪漫、反抗交替的 80 年代而窒息,但我们应该记住,70 年代散落在各处的火花,最终蔓延成一盏足以燃烧草原的希望之光。
回首70年代,我们正在寻找今天中国的第一缕曙光。 为此,我衷心推荐北岛和李拓主编的《七十年代》,这是一本可以一夜读完的书,也是一本可以慢慢细细品味的书; 既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一代人的成长和青春; 这已经足够好了,发自肺腑的故事会让人们继续前进。
正如一位读者评论的那样,“回读70年代的青春,就像童话故事一样”,“我心里觉得酸”,正如北岛在书中所说:“青春是如此美好。 死了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几年来一直很难再版,二手市场溢价严重。 现货幸运绝版复活,并获得独家授权,现货仅30册,点击下方产品卡,先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