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儿子吵着要回外婆家过暑假,老公带我们回老家。
我们先去了祖母家,晚上一起吃了晚饭。 婆婆让阿姨过来吃饺子。
阿姨本来答应过来吃饭,但她又打电话**说:不行,我两个女儿不想去吃饭,我自己去的时候在家不信任她们,所以我们就不去了。 我们走吧。
挂断**后,婆婆说:你看,她从小就在这里,不想离开。 她的母亲殴打她,她不肯离开。 现在她一年甚至不能来五次。 太近了!
岳父也插话说:奶奶也是白人亲戚,孙子是狗。 当他吃饱了,他就走了!
丈夫对旁边的儿子说:如果现在去奶奶家玩,长大后会不会不再喜欢了?
不知道以后孩子们会不会喜欢去奶奶家。 反正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长大后,越来越不愿意去外婆家。
孩子不愿意去奶奶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01)开始拥有自己的社交圈。
有时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似乎在一瞬间长大了。 他以前每天都想粘着你,但突然有一天他对你说:妈妈,我可以自己做!
今年夏天我回到家时,儿子突然不再和我一起睡觉了。 中午和姐姐午休,晚上和奶奶睡觉。 突然间,他不再需要我了。 你知道,过了一会儿我就走了,我得问好几次。
孩子长大后,有自己的圈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 即使他们不和同学一起玩,他们仍然可以通过手机与他们聊天。
尤其是中学,当他们进入青春期时,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总是想向父母证明自己什么都不怕。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愿意与大人相处,也不愿意和大人说话。 他们让孩子们跟着母亲回到祖母家。 亲戚总是会问问题,孩子不愿意交流,所以他不愿意去。
02) 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有人说,女性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已婚女儿。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公婆。 即使你进去了,它仍然是一个外国姓氏。 当他们结婚时,当他们回到父母家时,他们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社区中的母亲就是这种情况。 她的丈夫是外国人。 去年年中,他拿到了回国的签证,把她和她的母亲留在那里。
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以为鲍妈妈会趁着这个机会,回娘家过年,和孩子们一起过年。 没想到,鲍母子俩在社区里过年。
后来在聊天中,我了解到哥哥的嫂子性格更强。 她和家人交往不多,孩子们聚在一起会吵架,所以她干脆不回去。
这很常见,特别是如果家里有兄弟、嫂子或弟弟妹妹。 如果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发生冲突,孩子总会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一位母亲曾经说过,当她带女儿去祖母家时,女儿在画画时衣服很脏,所以她的祖母把姐姐的衣服拿出来穿上。 姐姐放学后生气了:谁让你穿我的衣服?这是我的家,我的衣服,谁告诉你要四处走动。
虽然是无意的举动,但女儿吓得哭得很少去奶奶家。
有两个孩子的同学也是如此。 有一次,大姐带着孩子们回娘家玩。 同学们给孩子们零花钱买糖果和巧克力,一共花了20多块钱。 同学的女儿很生气:我花了那么多钱买了一颗糖果,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给她?
虽然同学们一再批评女儿,但阿姨还是觉得不舒服。 临走前,她把钱交给了孩子的奶奶,让她把钱转给同学。
同学说:真可惜。 孩子不听话,好像是我教的一样,大姐觉得不舒服。
所以,如果把孩子带回娘家,如果父母家里有兄弟,难免会儿女们一起发生冲突。 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很受宠爱,不想被冤枉。 孩子们长大后,不想回到祖母家。
03)不习惯。
当孩子进入小学时,他们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家中度过。 尽管他们离祖母家很近,但他们上学时很少去祖母家。
因为学校时间紧张,你得一大早起床上学,晚上做作业,周末可能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 所以我通常在短假或寒暑假去祖母家。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实际上会熟悉在家的感觉。 孩子们熟悉房子的每个部分。 去奶奶家的时候,工作和饮食习惯可能不一样,所以孩子越大,越不习惯。
其实,这与你有没有良心无关。 毕竟孩子长大后会离开父母,更别说亲戚了。
如果孩子不表达出来,他们可能还没有忘记在心里。 亲情永远是亲情,经常聚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很亲近。
就像龙英泰在《告别》中写到的:我第一次送儿子上幼儿园,他会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哭泣不肯放手。 后来,我儿子长大了,作为交换生去了美国。 到了机场,我挥手告别,一直希望儿子回头,可是他再也没有回头。
于是,龙英泰说:我渐渐明白了,所谓父女、母子关系,只是说你和他注定要看着他的背影在这辈子里渐渐淡去。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在拐角处消失。 而且,他的背影默默地告诉你:没必要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