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由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共同主办的“2023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释放数字价值,驱动智能化升级”为主题,携手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商业发展的前沿课题。
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火爆”,AIGC大模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各大企业纷纷开始投入研发,开放自己的大模型产品。
然而,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技术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何将成本投资货币化?您如何看待AIGC模式?如何在高投入和不确定的转型升级之间做出选择?
对此,Data Ape 邀请了五位嘉宾进行讨论和分享。 他们是:衡阳热电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顾建平,途牛旅游副总裁王树柏,瑞思智能创始人兼CEO孙林军,星拓资本合伙人秦毅,天润融通副总裁杨盼。
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为了一张几十元的电影票,或许很多人会因为无聊不喜欢而选择中途离开,及时止损。 然而,面对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的研发投入,估计任何人都很难不计算和关心沉没成本。 当然,这种投资并不完全是消费,而是大投资,既然是投资,怎么赚钱呢?
谈及如何将技术转化为企业利润,顾建平认为,火电行业的观点与科技行业不同,科技行业讲的是如何用技术赚钱,而火电行业讲的是如何用技术省钱。 早在2024年,公司就一直在考虑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等的升级,因为热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的上下交互非常频繁,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所以在数字化升级之前,需要很多人来管控,但人性是懒惰的, 而且经常会出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把人从复杂繁琐的流程中“解放”出来,这样系统的时效性和优越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会省钱,进而把技术变成利润。
顾建平,衡阳热电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
站在今天,顾建平认为,科技投入的逐步盈利,需要决策团队的大力支持二是执行层要坚持落实;三是愿意投入,因为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一点地建设。
途牛的王书柏认为,数字化其实是一种成本或一种投资,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如果把数字化看作是一种成本,管理者可能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如果把它变成一种投资,管理者可能会用自己的智慧,让它给企业带来各种便利或意想不到的好处。 过去,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三条线:资本线、以人为本、智商线。 但是,目前我们认为,传统的三线可能不够全面和立体,如果加上数字化,可以把资本线、以人为本的线和智能线连接起来,有可能把成本平台变成盈利平台。
天润融通的杨攀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天润融通服务过的企业中,无论是头部企业、腰部企业还是初创企业,没有数据智能平台的企业都很少。 许多公司从第一天起就知道他们需要建立一个数据收集平台。 正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对数据采集的意识很强,所以在数据智能化的实际过程中,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采集数据的平台太多,或者采集数据的平台没有连接,数据无法实时使用, 或者数据不能帮助业务发展。所以,天润融通目前在帮企业做智能化改造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成本,因为这些都变成了沉没成本,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真的很关心,如何用这么多的智能化、RPA、BI等工具帮他了解业务。
杨盼,天润荣通副总裁。
不同的行业和公司在技术如何变成利润方面面临不同的场景,因此每个公司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也不同,有的开源,有的节流,有的利用技术和智能来帮助从其他业务场景中获利。
从今年开始,ChatGPT的火爆带动了AIGC模式的发展和普及,有人对此非常兴奋,认为技术变革已经到来,应该主动拥抱,而也有人略显悲观,认为大模式会让更多的人失业, 而且还有很多缺点,需要谨慎。对此,与会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王书柏对途牛的实际经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AL技术的应用对途牛疫情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为一家旅游公司,一些旅游产品是非标准化的,其中客户服务是关键环节,但在疫情期间,公司的客户服务也出现了部分损失近三年来,途牛主要将这些非标准化的订票产品、流程、耗材升级为可以通过AL等数字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标准产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例如,途牛打包产品以类似模型组合的方式将酒店数据、航空数据、高铁数据、景区数据、娱乐数据打包,让客户省去与酒店、机票、高铁、景区、餐饮、演出等单一资源产品进行海量信息比对匹配的辛苦和麻烦。
途牛旅行副总裁 王书柏.
真正聪明的孙林军认为,GPT4或ChatGPT掀起的浪潮可以看作是一场“技术海啸”,可以与过去的“iPhone时刻”相提并论。 作为摩托罗拉的前员工,孙林军回忆说,过去看到第一款iPhone时,他觉得手机行业即将被颠覆,两年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基本退出了手机市场。 所以以此类推,虽然还有很多公司或个人还没有完全受到当前技术海啸的影响,但大家都听到了这个声音,而且迟早会到来。
孙林军,瑞智创始人兼CEO。
当然,对此也不必太担心,孙林军认为,技术是人用的,而对于企业来说,自己的私有化数据是最有价值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行业的knowknow,而这些东西是不能放到互联网上的,所以其实企业可以将预训练的大模型与自己的数据结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智能大模型或产品。 在孙林军看来,大模型其实就是一个多面的魔方,算法、算力、数据、智能,这些都是属性,整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核心。
秦毅对大模型比较悲观,他从投资的角度看,未来的财务信息、法律信息、尽职调查信息等都可以直接交给大模型“读学习”,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告诉我们财务信息是否错误, 法律信息是否合规,统计分析是否符合行业规则,投资人基本无事可做,甚至一些尽职调查信息可能被其他大模型写出来,最终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AI互相“打架”,不知道谁赢了,谁应该投资。因此,他认为,我们应该为技术的进步感到兴奋,但也要有所限制,不要让大模型成为一匹野马。
无论如何,大家都肯定了大模型的优势和便利性,但不同行业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同,他们的自我定位考虑不清楚或被新事物迷惑,所以会导致很多人担心失业和恐惧。
当然,大模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未来的开发和应用仍面临诸多困难,如计算成本高、数据要求高、“无稽之谈”等,很多中小企业在计算综合成本时难以承受,未来如果竞争对手有大模型, 它们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维度,如果企业进行大模型的研发,也不确定最终是否能创造出合适的产品,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企业管理者应如何处理高投资和不确定性的确定性“护城河”?
在这个问题上,嘉宾们都非常积极。 顾建平和秦毅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投入研发,如果不投入,就会错失机会,如果短期内没有成功或创造利润,可能还会有其他价值,所以要着眼长远。
秦毅,星空资本合伙人。
孙林军谈了技术研发投入的阶段。 他认为,做科研需要提前几十年研究一项新技术,而大企业可能提前10年研究新技术,而中小企业则需要提前1-3年规划未来。 曾经进入2G时代,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但是由于坚持2G级别,3G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后来的滞后,落后的摩托罗拉没有赶上3G,而是想直接发展4G,结果,别人走了3G再LTE的路线, 导致摩托罗拉在这个层面上犯了重大错误,这对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伤害。以真智为例,他们会提前一年在产品和服务中成熟技术,为客户输出价值。
面对AIGC模式的流行和不断发展,我们不必过于悲观或乐观。 技术变革确实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这些技术,以及如何将其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正如多位嘉宾所说,数智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用科技的力量,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和发展。
文本:获胜者数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