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宁愿西去死,也不愿回东去活着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1-30

玄奘为了西行,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僧人,写信给唐朝朝廷,请求西行。 因为当时唐朝“国民政府还新,领土不远,百姓禁止出藏”,所以玄奘的要求被拒绝了。

但上天可能感受到了玄奘的执念,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灾害,在长安城引发了一场饥荒。 迫于饥荒,朝廷允许百姓外出乞讨谋生。 玄奘决定趁机“渡过宪章,私下去天竺”,于是离开长安,踏上了西行之路。

《西游记》中的唐僧希天虽然经历了九百八十一难关,但他有三位神通高的徒弟保护着他,而玄奘只能靠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在沙漠中,玄奘不小心打翻了水袋,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但抱着“宁死西不如回东活”的信念,他把生死放在一边,一滴水都没喝了四天五夜,走出了沙漠。

然而,西行途中最危险的不是艰苦的环境,而是变幻莫测的人心。 玄奘路过瓜州时,收了胡人石盼陀为徒弟,而这个石盼陀就是孙悟空的原型。 然而,石盼陀却没有孙悟空的忠诚。 师徒俩离开玉门关后不久,石盼陀就担心自己会被偷运走的玄奘牵动,所以对玄奘有杀意,于是“露出刀刃,开弓”,逼迫玄奘原路返回。 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玄奘也没有听话,只是让石盼陀自己回来,并答应他“就算把这具身体割得像尘土一样,也绝不会被他吸引”,然后独自踏上了西行之路。

公元632年,历经千辛万苦的玄奘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那烂陀寺。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但玄奘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花声的掌声之后,他勤奋学习,如鱼得水,佛学修养也越来越深厚。

当时,杰仙法师年事已高,不想再讲课,但当他看到玄奘从遥远的唐代来到那烂陀寺学习时,他深受感动,于是特意为玄奘讲经《瑜伽士之地论》。 而读完这节经文后,前后花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公元641年。 这一年,完成学业的玄奘准备回国。 然而,在回国之前,天竺环日王朝的国王决定召开一次以玄奘为主要解说员的佛教辩论会,这也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演讲辩论会。 除戒王外,还有十八位国王,3000多名僧侣,印度教和其他教派的大师2000多人,那烂陀寺的僧侣1000多人。

当时玄奘讲道,让人问问题,但谁也不能为难,一时间在天竺声名鹊起,被大乘尊为“大乘天堂”,被小乘尊为“解脱天堂”。 最终,玄奘带着胜利和对佛法的理解回到了大唐。

相似文章

    玄奘大师西行寻经,以及头骨一分为三的神秘传说

    版 西游记 深深烙印在人心中,唐僧徒的故事津津乐道。然而,现实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并没有像剧中那样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他漫长的寻经之旅之后,死后的命运令人难以置信。玄奘法师,本名陈婷,出生于迎川陈家,但由于家族衰落和战争,在哥哥的陪同下前往洛阳出家。年仅岁的他,就凭借惊人的天赋,成为佛教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