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机构发布房地产公司前11个月土地收购数据。 据中国指数统计,前11个月,前100家房地产企业收购土地总金额为10855亿元,同比减少66%,跌幅连续第二个月收窄。 CRIC数据还显示,前11个月,房地产公司收购的土地数量同比下降13%降幅再度收缩1个百分点投资已经开始触底。
CRIC数据显示,11月土地市场总体走势呈现成交量平价下降趋势,处于触底阶段。
各梯队门槛值与去年同期持平,前10名门槛跌幅最小,同比下降13%,前50强同比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2%; 前 100 个阈值为 595亿元,比10月底增加3个8亿元,同比下降22%。
一个积极的迹象是,虽然门槛同比有所下降,但与上月末相比跌幅略有收窄。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行业面临资金压力,但在一些热点城市恢复“高价get”、降低征地门槛、加快土地供应步伐等方面,房地产企业的实力仍在积极调配,在一定程度上,规模化了征地规模, 因此,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审评委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新增价值前10大房企占比64%。这一数据在2024年前11个月为50%,这意味着2024年前10大房企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相应地,TOP10之外的其他梯队新增价值占比也相应下降,各梯队新增价值占比基本保持在5%以内,仅TOP51-100梯队新增价值占比下降了12%。 此外,截至11月底,在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房地产公司中,仍有近一半的公司没有入地。
CRIC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房地产企业投资模式以央企为主,房地产企业百强中有21家土地金额过千亿元的房企,其中央企14家,民营企业5家, 以及2家混合型房地产企业。其中,建发和中海不仅收购了更高的土地数量,而且投资金额也比2024年同期更大,同比增长%。
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前5家民营企业分别为绿城、滨江集团、龙湖、大佳置业、伟星置业,除绿城同比增长17%外,其余4家民营企业前11个月购地量较2024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未来市场格局将继续分化:受售回款、融资等多方面压力所困,多数民营房企和多数中小房企资金流动性相对不足,购地有限,未来购地规模或将逐步缩小, 同时央企、国企、金融稳健的房地产企业优势凸显,将继续成为土地投资的主力军。
从各城市群取得的土地数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仍居全国首位。 据中国指数统计,1-11月,长三角十强企业购置土地2680亿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其中,绿城收购土地440亿元,位居长三角企业土地征用金额第一; 京津冀十强企业购地972亿元,超越粤港澳大湾区,位居第二; 粤港澳大湾区十强企业收购土地939亿元,排名第三。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州、成都、合肥、济南、重庆、厦门、长沙、南京、福州、武汉、苏州、青岛、无锡、天津、长春、杭州、沈阳、郑州等18个城市已在22个城市取消了地价限制。 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和宁波四个城市尚未明确取消地价上限。 虽然宁波仍在实施“限地抽签”的方式,但新挂牌出售的两块地块的溢价率已调整为30%,大幅放宽了**限额。
回归“出价最高者”后,重点城市首批地方拍卖出现一些变化,呈现出斑点高热、分化加剧的现象。
目前,由于大型房地产企业以精准投资为主的征地策略,在热点城市,尤其是核心区,地块一般以抽签方式拍卖,房地产企业获得地块的概率相等,但在取消地价上限后, 房地产公司凭借自身的资金实力收购土地,对区位条件优越、价值优越、利润预期高、对未来分权速度有一定保障的优质地块的抢夺愈演愈烈,因此,局部地块存在高热现象。
10月30日,济南取消限价后的首次土地拍卖开始,在已售出的10个地块中,历城区2个地块分别经历了241轮和236轮竞价成交,溢价率超过50%。 不过,其余6箱均以底价出售。
11月2日,合肥也迎来了取消限价抽签、恢复“最高价中奖”后的首次本地拍卖。 其中,滨湖金融板块05号地块吸引了多家房企激烈竞争,最终溢价率达到4489%,刷新了合肥土地拍卖最高单价纪录。 然而,其余3个以低溢价或底价出售。
11月15日,成都市交易的7宗地块中,1宗地块的溢价率达到30%,1宗地的溢价率达到17%,其余地块按多重底价成交。 其中,位于成都青阳市蔡桥街道的万家湾地块,溢价率为30%,经过多达46轮竞拍,最终华润中标18轮总价4亿元拿下土地,底价高达20800元,刷新成都市底价TOP2,仅次于2024年第三轮集中土地竞价成交的高新区桂溪街道桐牌村地块,地块底价高达2.25万元。
11月18日,福州市11宗土地交易中,有4宗地块溢价率超过20%,其中41号平溪地块溢价率达到41%,其余7宗为低溢价或底价成交。
11月29日,苏州市8批集中供地中,仅园区奥运运动地块溢价率达到30%,其他周边地块均按底价成交。
此外,南京、青岛、武汉、重庆、郑州、厦门、天津等地11月份也进行了土地拍卖,但总体上是按底价成交。
整体来看,区位条件和价值优越、利润预期高、未来去中心化速度有一定保障的地块在土地竞价中升温,但非核心地块以多重底价成交,未来各城市土地竞价市场将进一步分化。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房地产投资的分化仍将围绕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涨跌停后,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地块热度分化将加剧,二是率先获得融资支持的房企, 稳定的销售,更稳定的现金流仍将是收购土地的主力军。
本文首发于钛**app,作者:王健)。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国际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