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杭州特色小吃怎么做吗?你体验过宋代的四大优雅吗?你知道苏州式月饼的酥皮糕点有多难吗?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浙江树人大学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切入点,开设了多门相关选修课,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
劳动班在食堂后厨探索中式糕点的新风味。
将面团两面撒上面粉,用手掌将其压平,用左手转动包装纸皮,擀面杖......用右手洗手,系上特制围裙,拿起擀面杖,站在炉子前,同学们正在认真聆听学校饮水中心老师洪亚红的专属讲座。 这是学校近年来开设的特色选修课之一,“中式糕点”。 “中式糕点”课凭借有趣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迅速在树人学生中走红,成为“尖峰爆款”。
与西式烘焙烹饪方法不同,中式糕点经过蒸、煎、炸等工艺,制作出各种点心。 在最近的一堂课上,洪雅红带着同学们到食堂的面条室,做了薄皮厚皮两种小笼包。 “将生抽、深抽、鸡精、蚝油等调味料与肉馅混合,是保证馅料好吃的关键,再将肉馅包裹在卷好的面团中,最后封口。 从拌面、准备馅料到造型,洪亚红都讲得很细心。
洪老师和食堂阿姨给学生上课和面条 摄影:何晨曦。
同学们一边观看洪亚红的示范,一边揉着面团,有点“蠢蠢欲动”。 看完教程后,大家更加热情,迫不及待地开始做馒头,现场笑声一片。 过了一会儿,形状各异的包子“聚”在蒸笼上,等了大约十五分钟,一篮子诱人的白色皮包子出来了。
洪老师为大家端上了自己制作的小笼包,摄:于卓军。
洪亚红介绍,中式糕点课程由前期理论课程、中期实践课程和后期考核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课程还将融合现代特色,开展创新教学,如生椰拿月饼、酥饼等。 除了为校园增添趣味外,“中式糕点”课程还为学员日后考取相关证书提供了培训知识,如初级烘焙证书、初级糕点师证书、小笼包证书等。
学习古代习点心,体验古人的浪漫优雅。
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每当传统节日到来时,总有一些食物可以唤醒我们对节日和文化的记忆,而这些小吃就是“点心”。 点心文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为了满足同学们制作点心的欲望,早在十几年前,浙江树人大学就专门开设了“小点心制作”选修课。 每节课,闫小萍老师都会带领同学们制作各种点心,如苏州式月饼、戚风糕、酸奶等。
生产前准备材料 摄影:龚美琴。
在课堂上,大家积极动手,从原材料的准备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的评估,每一步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也有特殊情况。 “在制作苏州式月饼时,最难的一步就是制作酥皮糕点,制作酥皮和面条的过程非常困难,这是对技术和技巧的极大考验,新手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制作出苏式月饼。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211班的学生龚美琴来说,酥皮糕点的制作是难点之一。 这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考验了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
下课后,学生们经常把自己的零食送给朋友和家人。 对于树人学生来说,这是亲情和友谊的纽带;对于阎小平来说,这是传承和弘扬中国点心文化的桥梁。
跨越千年云泡泡,重沐于宋代的微风月月。
除了传统中餐课程外,近年来,浙江树人大学还开设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宋代茶生活艺术审美实践》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弘扬和传承宋韵文化,学校茶文化专业老师桂艳玲特意选取了中国宋韵文化的典型代表“点茶”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体验宋代生活,感受宋韵文化之美。
桂艳玲老师指导学生点茶 钱新月摄
学生体验茶剧制作 钱欣悦摄
虽然这门选修课的题目是“艺术的审美实践......宋代的茶生活》,不仅有点茶,还有挂画、烧香、插花、茶剧这些都是本课程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这些作品带回宿舍,把花带回宿舍保养,有的还会把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桂艳玲老师指导学生布置花艺作品 摄影:赵子怡。
桂艳玲介绍,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宋代茶文化,提高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力和审美素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
正如讲授《中国饮食文化与人体健康》课程的徐伯神先生所说:“饮食与文化的关系是历史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如何使传统饮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重要课题。 通过开设这门选课,他将饮食文化与人体健康相结合,以现代视角阐释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