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海军最新战舰F126在沃尔加斯特的Peene-Werft造船厂正式建造,该舰的建造目的是取代90年代中期服役的F123“勃兰登堡”级**,计划建造四艘,德国可根据需要再增加两艘,建造单价在13左右7亿欧元。
据德方称:
完工后,F126将成为德国自二战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和最强大的军舰。
然而,这艘德国“最强”的战列舰并不是德国人自己设计的,其设计方案来自荷兰Damen公司,其中70%的建造在德国进行,其余30%由荷兰人完成;具体来说,德国的Peene-Werft造船厂负责船首部分的建造,基尔的德国海军造船厂负责船尾部分的建造,Damen公司负责关键系统的建造,然后所有子部件将被运送到汉堡,在那里完成。
F126舰建成后,德国也将成功进入万吨级军舰国家行列,过去排名靠前的**是F125“巴登-符腾堡”级,满载排水量约7100吨。
据有关资料显示,F126舰满载排水量约10550吨,长度166米,配备127毫米舰炮和16门MK 41垂直发射单元,一次最多可容纳64枚ESSM Block 2B防空导弹;该舰装备了两架NH90***,据说搭载了萨博生产的Skeldar V-200中程无人***
当然,这些常规配置并没有什么大亮点,万吨排量配备16个“坑”,有点太“浪费”了;
它的主要亮点是核心运营商数量极少,可怕的持续部署能力,以及模块化设计
F126**上的核心操作员配置为114人,这意味着只要配备这些人员,就可以独立执行海上作战任务;如此稀缺的人员配置是由于该舰高度自动化和低维护的设计,相比之下,排水量明显小于F126的阿利·伯克级III型驱逐舰的标准数量约为F126的三倍,中国的万吨级055型驱逐舰也是如此。
按照设计要求,这114名关键人员只要每四个月更换一次,军舰就可以在海上部署两年以上,而不必返港维修。
在模块化设计方面,达门给出的方案与美国濒海战斗舰的设计过于“鸡”不同。
Damen的模块强调快速互换,无需过多调试,这或许也是从美国吸取的教训。 目前,可以提供的作战模块只有两个,即反潜作战任务模块和拖曳阵列声纳模块,其他后续模块如“防雷模块”、“防空模块”、“滞留模块”、“医疗模块”等正在开发中。
如果这种模块化设计成功用于F126舰艇,也将在未来展示其他国家海军发展这种能力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至于其他亮点?我没有看到它,还是还有多用途?
这不是一个亮点,但它实际上是德国海军所有现役军舰的共同表现,是一艘多用途舰艇,既有防空又有反潜,还肩负着对地打击、水上作战等多种用途。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你不看这艘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0,000吨,但德国仍然称它为护卫舰。
不仅是F126,而且之前的F123“勃兰登堡”级、F124“萨克森”级和F125“巴登-符腾堡”级都被称为护卫舰,无论排水量如何。
也就是说,现在德国海军的骨干都是护卫舰,他们没有驱逐舰的定义,护卫舰下面是扫雷舰、猎雷舰,然后是潜艇。
那么,为什么德国人对自己的军舰如此定义呢?
我搜索了很多,找到了一些非常可靠的答案与您分享;
德国人说,虽然像F124和F125这样的在其他国家的排水量上已经可以称为驱逐舰了,但德国海军却没有驱逐舰这样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命名方式呢?
这主要是因为护卫舰听起来不太具有威胁性,民众会更容易接受。
在今天的德国,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国家的军队本质上是一支纯粹的防御性武装力量(现在看起来有点无稽之谈),海军的行动范围仅限于波罗的海和北大西洋的护航任务,所以德国海军不需要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 甚至是驱逐舰,只要有护卫舰。
另一个原因来自政客的“小算计”,以护卫舰的名义争取预算比建造驱逐舰容易得多;
以普通人的认知认识,建造一艘护卫舰肯定比一艘驱逐舰便宜,而且这种舰艇的威胁性较小,就算再多造几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申请预算时更容易通过,老百姓的阻力会比较小。 (似乎这种事情只能在德国行得通,在其他国家行不通)。
政客们利用了这种心理,干脆将所有军舰归类为护卫舰。
还有一个历史原因,不知道算不算德国不命名驱逐舰的理由?
在德语中,“zerst rer”的意思是驱逐舰,此外还有“驱逐舰”和“破坏者”的意思,由于历史原因,德国不允许使用这样的术语作为军事名称,因为它具有明显的煽动性,到目前为止德国还没有“驱逐舰”舰,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避免它。
这样一来,F126建成后,将成为历史上最大吨位的“史诗”护卫舰,真不知道什么样的舰艇值得用这样的护卫舰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