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桥梁,助力经济全球化实现共赢

小夏 国际 更新 2024-01-29

原标题:搭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桥梁,助力经济全球化、共赢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 刚刚闭幕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高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企业、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深化,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提出了要求。

作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军国家之一,中国积极做好绿色金融工作,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方面,中国积极引领G20框架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推动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于2024年升级为G20常设可持续金融工作组(G20 SFWG),继续深化G20国家绿色金融合作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境外项目环境标准,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绿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底色。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国际主流绿色金融平台和网络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作为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和前新兴市场环境保护部(MEP)的创始成员,作为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协会的一部分,可持续银行网络(SBN)成立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建立了绿色金融体系银行和监管机构网络(NGFS),以推动金融领域环境和气候管理的发展,并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经济可持续转型2024年,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参加了欧盟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旨在促进私营部门的绿色投资中国人民银行与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法——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对中欧绿色金融分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促进中欧绿色分类标准协同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前不久,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要着力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确保国家金融经济安全。 我们将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业制度开放,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开展业务。 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金融市场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 当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市场应抓住机遇,继续推进双向开放,对标国际金融市场的高标准,继续巩固和完善绿色投资领域的监管政策,促进交易主体和产品的多元化和创新,激活市场流动性。 同时重视进一步提升境外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和规模,通过建立国际机构积极参与的投融资平台,为中国参与境外投资创造更多条件,促进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全球绿色金融标准的“共同语言”

推动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是中国绿色金融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保障,可为提升中国绿色金融标准话语权、进一步加强绿色投融资合作、降低跨境交易绿色认证成本奠定重要基础。 引导更多境外基金参与支持国内碳达峰、碳中和。首先,在与相关国际标准对接的过程中,首先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外绿色金融标准融合,为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中国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充分发挥G20、IPSF、GIP等多边国际合作平台作用,着力建设和完善绿色国际标准,探索引入类似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法的其他共同分类法。此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除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外,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等也应积极参与由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牵头的标准制定工作,努力为相关标准和倡议的制定和应用贡献力量, 提升我国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

加强绿色**融资,支持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绿色金融将传统融资方式与绿色金融工具相结合,通过引导资金“绿色配置”,助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中国大力推动绿色融资,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成为展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名片。 自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金融业务迎来了新的拓展风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金融工具创新应用上不断尝试突破,推动绿色金融。 未来,首先,要进一步借鉴国际上现有的项目融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和行业标杆,制定统一完善的绿色融资标准和评价体系,为金融机构和绿色发展企业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二是建立健全绿色融资风险防范制度框架,定制绿色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投融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绿色融资发展的监管三是积极创新绿色金融工具,通过政银合作,制定一套科学、有效、便捷的绿色融资贴现方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绿色投资回报率,拓宽成熟绿色金融工具在绿色融资中的应用,推动绿色金融工具与基础设施绿色融资在国家和地区共建的绿色金融融合。共建“一带一路”,在国际平台上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合作新模式。

在现有合作机制下拓宽绿色金融合作。

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未来,绿色金融将在政策体系、伙伴关系、务实合作等方面持续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稳健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借鉴中国能源可持续转型的治理经验、知识和模式“走出去”,助力与共建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新能源矿产等关键领域市场规划和顶层设计等方面深化合作二是通过人文交流、联合攻关、平台搭建等多种合作形式,加快推进国家共建中的绿色产品技术创新,提升环保科技水平,加强全球绿色能力共建三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各类绿色产业标准对接,提升境外绿色项目ESG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良性互动,持续构建“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体系,制定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合作标准规则互认体系。 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中国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南南合作、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下进一步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在上述合作机制下,中国可以继续尊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相近的其他国家一道,加强绿色金融合作和能力建设,缩小地区间绿色金融标准差异,推动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日益重要。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继续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扩大与各国的利益汇聚。 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念可以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切入点,成为达成“多边共识”的重要抓手。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聚焦绿色金融,搭建国际合作重要桥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地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前进。

王瑶,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似文章

    绿色激活金融生活水,打造绿色城市新标杆!

    月日,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支持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支持 绿色金融论坛主办 上海金思南金融学院承办的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虹口成功举办。区委副书记 区长吕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文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绿色金融人论坛自年在虹口成立以来,始终关注最新前沿实践,组织年度创新案例评选,探索挖掘发展...

    争做绿色金融“排头兵”,助力绿色制造“加速”

    建行湛江分行紧跟重要指示精神,紧跟绿色美丽湛江亮点,以金融新作,着力服务湛江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助力构建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的新能源体系,用金融画笔描绘出服务湛江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力争率先建立绿色金融工作管理体系。自年起,建设银行形成了从总行到一级支行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和一整...

    高效金融服务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三秦 我们公司的财务部和主要负责人都在习安工作,你能上门服务吗.是的,只要你需要,我都会安排!建行榆林分行客户经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全力支持某发电企业早日建成投产,促进区域绿色转型发展,建行榆林支行第一时间安排员工准备上门开户资料,妥善安排员工出行时间和方式,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客户完成开户。三...

    以绿色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可以与最好的金融投资发挥互补作用。绿色金融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调节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换言之,绿色金融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将资源向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倾斜,可以引导更多市场主体积极寻求绿色转型,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支持能源企业技术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 双碳 目标下仍存在诸多瓶颈,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绿色科技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 双碳 目标的提出,能源企业已成为引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