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30年的平均气温统计,我国近80%的地区气温最低在“三九”和“四九”。 其中,北方大部地区在“三九”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段,1月9日迎来了“三九”的第一天。
2024年没有开枪,2024年走在冰上,2024年沿河看柳树......在华北地区,这样一首“九十九歌”广为流传,是“数九”民间习俗的生动记录。
“数九”的意思是从冬至开始数,每九天数一个“九”,数到“九十九”八十一天,所以也有“数九寒”的说法。 历史上,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休养生息,盼望着春暖花开的到来,“九号”寒意就成了民俗中的一种欢乐,除了口口相传,《九十九歌》的版本在各地略有不同,还有书法、绘画等形式的“九十九冷图”等等。
根据近30年的平均气温统计,我国近80%的地区气温最低在“三九”和“四九”。 其中,北方地区大部在“3月9日”进入全年最冷时段。
这是因为,在冬至期间,地球上仍然存在“余热”。 冬至期间,太阳光线直接照射到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使冬至成为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冬至。 此时,中国所在的北半球表面接收到微弱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此温度较低。 冬至过后,虽然太阳高度角开始逐渐增大,日照时间逐渐增加,但每天从地表散失的热量大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 这种入不敷出的能量会一直持续到“39”和“49”,此时地表的热量收支接近平衡,地表整体“积热”最少,而对于中国很多地方来说,一年中的最低气温通常都发生在这个时候。
然而,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明显不同,不同地区的最冷时期也不完全相同。 “四九”时,长江东部和华南大部分地区较冷。 云南、东南等地冬至后可能进入全年最低气温期。 在中国东南沿海和海南岛,最低气温可能出现在“五九”。
在寒冷的九天,大部分地区的植物进入休眠期,落叶树的叶子脱落,一些动物开始冬眠。 在农业方面,北方地区利用耕地间歇期,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清沟排水、犁土等,增强耕地蓄水保水能力,消灭越冬害虫。 在南方地区,人们还需要做好越冬作物的防寒工作,确保作物安全越冬。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