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制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成绿色增长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绿色发展成果的长期措施[1]。 主要通过调节供需、优化资源配置、刺激技术创新、改善社会福利等方式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稳定发展,我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绿色转型,鼓励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创新,倡导绿色消费,助力行业绿色升级。 但是,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扭曲、要素配置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竞争不完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 为此,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失败”的问题。
“失灵”主要是由于功能定位不明确,其干预未能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机制不完善。 例如,在土地资源方面,利用行政机制直接控制土地利用,可能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退林还耕”的“一刀切”现象,以及非法使用土地,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再比如生态系统修复,在实践中,实施过程更倾向于人工,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美观,但当挖掘机破土动工的那一刻,就预示着更大的破坏即将到来——土壤生态系统,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殊不知,最好的修复就是自然休养生息。再比如绿色金融,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或处于绿色转型瓶颈期的制造业难以受益,主要原因是抵押品限制、行业偏好、企业未来发展评估偏差等原因。
我国绿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不平衡、不协调和风险可能导致干预市场出现“越位”、“错位”或“缺席”现象,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律,明确市场功能边界,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出台基于“碳平等”的碳排放和碳责任政策,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参考资料: 1]让“绿色含量”提升产业“含金量”发展
编辑:赵玉萍,编辑:安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