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间,*ST泛海(SZ000046,股价0.93元,市值48亿元,以下简称泛海控股)公告称,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决定书》,在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发现泛海控股作为上市公司不再具备重整的可能,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终止泛海集团的预重整程序控股。据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终止泛海控股重组前的重组。
此前,泛海控股由债权人北京雄狮资产管理***(以下简称雄狮资产)申请重整和预重整。 随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启动公司预重整,并指定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为泛海控股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同时,深交所向泛海控股董事会秘书陆阳发出监管函,称其对泛海控股的相关违规行为负有责任,主要包括未及时披露泛海控股重大债务、部分债务融资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以及决策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等。 以及未及时披露子公司股权质押情况。
努力解决当前的风险困境
今年4月21日,狮子资产以泛海控股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偿付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预重整。 4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启动公司预重整。
6月30日晚间,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重整前期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正在积极开展债权申报与审查、财产调查、审计评估、与主要债权人沟通、公开招募重组投资人等事项,已有13名意向投资者提交了登记资料。 下一步,公司将与已支付保证金的合格投资者合作开展尽职调查,积极开展投资方案谈判等相关工作。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泛海控股截至2024年9月底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054亿美元(未经审计)。 由于法院已裁定终止公司预重整程序,若2024年底前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仍不能有效改善,将按照《深交所上市规则》第九条的规定进行3.根据第11条,公司在金融类中面临较大的强制退市风险。
此前,由于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数,且公司2024年、2024年、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且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交易自2024年5月5日起受到退市风险提示等风险提示,公司**简称变更为*ST Oceanwide。
目前,泛海控股的营业收入占保险业的56%15%,房地产开发经营占4272%,信托行业占比059%,*行业占031%。
泛海控股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将全力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同时秉承底线思维,努力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等方式化解公司当前的风险和困难,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艰难的 1 美元面值防御
今年以来,泛海控股经历了多场惊心动魄的面值保卫战。
4月14日,泛海控股股价首次跌破面值1元,短短9个交易日,股价一度触及0元的最低点77元。 面对连续20个交易日成交价低于1元的退市生死线,泛海控股管理层多次采取护股行动,将股价拉回1元以上。
5月4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 同时,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拟自5月5日(含)起3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总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
之所以增持,是基于对公司资产价值的高度认可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支撑公司的相关工作,同时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增持的高管为董事长栾仙洲(不低于600万元),副董事长、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刘国胜(不低于600万元),臧伟、潘瑞平、李淑晓、赵英伟、冯壮勇、罗成(均不低于300万元), 均为本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控股股东中国泛海的协同行动者通海置业和华新资本同时增持2500万元和5000万元。
5月11日,泛海控股股价重新收复1元生死线位置。
随后的几个月,管理层和大股东陆续用真金白银增持,一度打消外界疑虑,泛海控股股价彻底脱离了1元的生死线。
但自9月25日晚上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日晚间,泛海控股宣布,在9月22日(百慕大时间)百慕大法院举行的听证会上,百慕大法院对泛海控股的海外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发出清盘令。
截至10月31日,泛海控股公告,截至2024年9月底,资产负债率为10826%,超过90%,触发投资者保护机制。
11月24日,公告显示,泛海控股原计划将10月份剩余的美元债券本金投入约2102亿美元款项延期至2024年11月23日,考虑到公司目前的流动性安排及资产优化处置进度,上述债券于2024年11月23日无法支付。 公司将继续与债券持有人就10月美元债券的还款计划进行谈判,尽快筹集资金支付截至2024年11月23日的10月美元债券利息,并计划进一步推迟10月美元债券的支付至2024年5月23日。
截至11月28日,除已披露的诉讼仲裁案件外,泛海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连续12个月累计诉讼、仲裁56267件24万元,占1030%。
这一次,面对预重整的结束和股价回到1元以下,泛海控股下一步将要走第一名
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