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闫达.
我猜到我会降息,但我没想到它来得这么快。 这次不是央行,而是工农部五大银行,建交中国,招商局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下调的不是LPR,而是存款利率。 数据显示,此次调整涉及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 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定期存款的“一网合一”。其中,较为常见的3年期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025% 比 195% 和 200%。这是三年期上市率首次低于2%。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挂牌利率和实际执行利率一般是不一样的,挂牌利率更像是一个标准,实际存款利率往往高于挂牌利率。 例如,三年期上市被下调了 025% 变为 195%,而许多国有银行大额存单的三年期实际利率为265%,如果同步向下调整为 025% 将变成 2如果降低 0,则为 35%30%,这将变成 235%。三年期定期存款,如果从 265% 降至 235%,10万的存款,三年内少赚900元左右的利息。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很多银行在看到很多银行“加息”拉动存款后,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这么说吧,基本加息拉存款的都是中小银行,银行的波动性也很大,五大国有银行和全国十几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网点遍布全国,地方中小银行生存空间被压缩压缩,为了拉动存款, 竞争意味着除了让产品更优惠,利率更具有竞争力,基本上没有别的办法。另一方面,贷款客户,优质会是五大银行和招商局、中信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贷款利率低,中小银行存款成本高,贷款自然比较高,能上门的客户自然不会是优质。 这也是为什么银行规模越小,坏账率越高、风险越高的原因之一。 与小银行提高利率以吸引客户不同,大型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这也与自身业务量更大、范围更广有关。 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为了支撑楼市,首付和贷款利率不断降低,而这些业务主要集中在五大银行和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其次,为了支持经济,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处于下行通道。 换句话说,贷款利率下降,此时存款利率降低相当于对各大银行利差空间的宏观调控。 而深层的另一面,就是逼大家把钱拿出来花,逼着老百姓中比较有钱的那部分人拿出钱来投资。 同时,这也意味着后期消费贷款、商业贷款、住房贷款的利率可能会再次下调。 诚然,降息是宏观调控的主流方式,但实际上,现在几乎陷入了死圈。 过去,拿钱投资有几个方向:房子、汽车、企业等,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赚钱或升值资产的价值。 但现在房子买了,可能不升值也不贬值,车不用说,不用说,老胡要跳楼,而对企业的投资,目前过度的内卷,做企业并不容易。 所以不是我不想把钱拿出来投资,而是我知道前面很可能是坑,所以我不能在风险和回报不匹配的现实下就跳进去,对吧?!但是,你不消费,我就不消费,你不投资,我就不投资,在宏观政策层面,我们不得不降低存款利率,迫使大家拿出积蓄花掉。 不消费、不投资会加剧社会需求减弱、就业难、赚钱难,陷入无休止的循环。 要打破这个僵局,就必须开辟新的增长点或激活旧的动力点。 两周前,CPI(消费者消费指数)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发布,两者均下调,前者反映居民不敢消费和消费,倒逼后者反映企业降价**。 企业的消费端和生产端都低迷,不敢向银行借钱买房、投资建厂。 当时我在文章中写道,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个人贷款成本,很有可能不得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风险。 现在看来,比预期的要快,这也说明情况更加严重。 回过头来再读一遍最高委员会所说的话,“明年会坚持下去。在稳定中求进,以进促稳定,先立后破加强逆周期、跨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稳中求进,首先要稳住目前的经济状态,不能差,至少数据不能差,在稳中要寻找突破的机会,看对了就做,能多做就多做。 促稳,这种“进步”大概就是寻找突破的机会和重点,然后用点发挥带点引领领域的作用,激发整体经济活力。 至于“先建后破”,就是在形势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现有经济体制必须起到支撑底层的作用,发挥作用。 就像煤电一样,煤电将继续发挥支撑作用,直到新能源被取代。 在房地产层面,最简单的,房产税在这个时期是绝不会出台的,立法已经按下了暂停键。 此时宏观降息确实可以实现部分资金在存款、投资、消费方面的调整。 然而,楼市的两大板块,尤其是近千亿元的巨大市场,极难产生保值和升值的能力。
让居民首先投资他们的钱除了把钱存进银行存款或者买点保险,投资**似乎是一种亏损和微薄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