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军中,第25师被称为“千里骑兵师”。 顾名思义,该师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擅长大胆机动、迂回、冲锋陷阵,曾创下7天900英里的记录。 25师虽然不如“五大主力”有名,但绝不是白费。 **著名将领关麟正、杜玉明均担任师长。 “在所有与红军作战的国民党部队中,这个师可以说是'战备'最厉害的部队。” 陕北根据地开国元勋刘志丹在与师的战斗中牺牲。
然而,这样一支无敌的“千里马师”,却在2024年10月的新开岭战役中被我们彻底歼灭。 那么,从**的角度来看,“千里马师”为何在东北战场上如此迅速地崩盘呢?
按照东北安全司令部司令员杜玉明规划的“攻南守北,先南后北”的策略,第52军、新6军、第71军第9师、新1军新第30师,兵力10万多人, 10月20日,他们以三种方式袭击了我们的南蛮根据地。
杜昱明将“千里马师”部署在中攻梯队。 本来,“千里居师”本来是要与其他部队并驾齐驱的,但师长李正义却十分嚣张,进攻最为主动,丝毫没有把民盟军当回事。 “千里菊师”凭借装备精良、机动快跑的优势,毫无顾忌,大胆向东进攻,紧跟民盟军第4纵队,一路紧跟在民盟军第四纵队身后,企图取得一战胜负,嚣张地说“南满我军将被迫上长白山啃树皮,挤进鸭绿江喝冷水。
所谓成功也是“千里马”,失败也是“千里马”。 拥有快速奔跑和机动的能力本应是一件好事,但这次却变成了一件坏事。 “千里骑兵师”由于攻击速度过快,与其他部队脱节,导致与其他部队的距离越来越远。 民盟军第4纵队正是趁势而上,以少量兵力吸引敌人,而主力则在新开岭为“千里骑兵师”布下袖珍阵型。
面对被包围的战局,李正义和他的“千里居”师并没有惊慌失措,迅速清醒过来,开始组织强势反击。 应该说,最初的反击还不错,甚至抓住了第4纵队防御的漏洞拼命进攻,居然攻占了老叶山,可以俯瞰整个战区的制高点。
这时,当杜玉明向李正一询问前线的战况时,李正一的嚣张气焰溢于言表,他甚至这样回答杜玉明:“只要有弹药(空投),就不用增援。
此时的李正毅还是习惯性的心态,以为以他的“千里马师”,将新山夷为平地,彻底打败**。
李正义此时的嚣张跋扈,无疑彻底毁了“千里马师”。 因为,如果只是落入围城,警告杜玉明,要求**加快援军速度,营救“千里骑兵师”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他那句“不增援”显然太过夸张了。
战后,杜玉明在给新一军第30师校以上军官讲课时,在总结“千里菊师”的歼灭时告诫说:“今天要戒骄,决不轻视最优秀的战斗力。 这一次,第25师疏忽大意地推进到......以至于他们都被歼灭了。 第25师这么好的部队,竟然落到了这样的命运,实在是太可悲了!”
战斗刚开始之初,李正毅就能够迅速组织反击,夺取整个战场的制高点——“老爷山”,可见他的战术素养还不错。
此时,双方都非常清楚,谁控制了“老叶山”的制高点,谁就彻底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甚至整个战役的胜利。 在某种程度上,“老叶玲”成为双方战斗的决定性点。
结果,李正义在控制“老爷山”制高点上还是有问题。 鉴于预备队和主力火器集中攻打“老爷山”,李正毅没有作出相应部署调整,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老爷山”的防御。 最终,“老叶山”得失之又失。
“老爷山”一失,“千里马师”的防御体系突然陷入混乱,军队士气也减弱,战场上的局势开始“一边倒”。 至此,“千里马师”已经不复存在,只有被歼灭的命运。
新开岭战役,敌军第25师共歼灭8000余人,俘虏李正义少将麾下5000余人。 解放战争开始后不久,它在东北战场上吃掉了国民党美军装备的整个师,至今仍是最优秀的精锐师,这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 延安解放**发表的社论指出,这是对国民党侵略者的“沉重歼灭性打击”。
新开岭战役后,虽然重建了第25师,但再也没有人称它为“千里骑兵师”。 因为真正的“千里马师”已经破开新开山,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