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IMD商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Baldwin)于2024年1月17日发表了一篇文章。 我在国内**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这篇文章的报道,但似乎没有完整的翻译。 这里有一个翻译供你参考。 我自己的评论以倾斜字体显示。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它的军事开支比接下来的十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 其产量超过了接下来九个国家的总和。 本专栏使用最近发布的 2023 年更新的经合组织 TIVA 数据库(基于 2020 年数据),以八张图表描绘了中国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的旅程及其主导地位对全球**链的不对称影响。 我不是中国问题专家,但在与我的合著者丽贝卡·弗里曼(Rebecca Freeman)和安杰洛斯·西奥多拉科普洛斯(Angelos Theodorakopoulos)一起研究全球连锁断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严峻的事实——我认为这个事实并没有像它应该的那样广为人知,因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 本专栏使用经合组织最近发布的有价值的 TIVA 数据库的 2023 年更新,在八张图表中展示了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我将跳过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叙事,因为真正的中国专家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一点(例如,Wang 2023,世界银行 2013,Ranganathan 2023)。 图 1 中的“全球制造业巨头”图表显示了 2020 年(数据库中最近一年)全球制造业份额的两种视图。 左边的图表显示了按总产量计算的世界份额; 在右图中,显示了按增加值划分的份额。 区别在于中间投入:中国的总产量等于中国制造商的总销售额; 中国的增加值是他们的总产出减去购买的中间产品。 图1:2020年全球制造业的蛋糕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2023年更新。 六个国家占世界总数的3%以上。 中国紧随其后,是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和韩国。 注意世界是如何变化的。 其中只有三个是历史悠久的工业经济体; 其他三个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七国集团中有四个未能晋级。 该图表分别列出了份额至少为2%的国家,意大利、法国和台湾位于左侧(G7国家中的两个国家,英国和加拿大,不在名单上)。 在右图中(基于增加值),英国的份额略高于2%。 从总产量来看,中国的份额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德国的9倍。 台湾、墨西哥、俄罗斯和巴西的总产量高于英国。 加拿大的排名进一步下降至第15位。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该统计数据是按金额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 鉴于中美两国在产品**上的差异,在购买力平价或生产方面,这种差异会更大。 中国的工业化是史无前例的。 上一次“制造业之王”被赶下王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超过英国的时候。 美国花了半个多世纪才登上顶峰。 中国花了大约15-20年的时间才超越美国登上顶峰。 总之,中国的工业化是无可比拟的。 图 2 描绘了中国的崛起。 如果我们把它想象成一场 25 圈的赛马(一年一圈),所有的兴奋都集中在前 13 圈。 由于数据只能追溯到1995年,因此在1995年比赛开始时,中国略微领先于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中国在1998年超过了德国,在2005年超过了日本,在2008年超过了美国。 从那时起,中国在世界上的份额增加了一倍多,而美国的份额又下降了三个百分点。 如果这是一场现场赛马,大多数观众几年前都会感到无聊,因为(中国遥遥领先)。 右图显示,中国的份额现在超过了中国以外十大制造业国家的总和。 这一惊人的事实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中国在大流行期间减产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的严重性。 就份额而言,印度(未单独显示)是增长第二快的国家:自1995年以来,其在全球制造业生产中的份额上升了两个百分点。 (中国同期上升了30个百分点)。中国的崛起已经放缓,似乎停滞在世界产出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需要更多最新数据,因为样本中的过去两年被与 COVID-19 大流行相关的事件所混淆。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 (WDI) 有截至 2022 年的增值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将比2020年提高29%,占世界比重将再次提高三个百分点)。,这与之前的趋势一致,但WDI没有报告总产量数据。 图2 1995—2020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GDP比重)快速崛起1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2023年更新。 中国在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如总产量那么明显(图3),尽管增长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1995年,中国仅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3%,到2020年,其份额已上升到20%。 七国集团份额的相应下降幅度不及其生产份额的下降幅度。 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内消费也在快速增长。 自2004年以来,中国国内消费在制造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图表中没有显示的是,中国的出口与生产之比在2004年达到18%的峰值,在2020年达到13%的峰值,几乎回到了1995年的11%。 附件中的同一张图表显示了增值基础上的数字。 图3 1995-202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占世界比重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由七国集团(G7)和中国丽贝卡·弗里曼(Rebecca Freeman)、安杰洛斯·西奥多拉科普洛斯(Angelos Theodorakopoulos)和我去年开发的《非对称链风险:全球链条指标》(Baldwin et al., 2022)提供了一种识别链中外国生产风险敞口的便捷方法(我们的八个新指标可以在TIFA 2023更新中找到)。 在绘制全球连锁风险图时,我们的两个新指标特别直观。 从进口的角度来看,外国生产风险敞口(FPEM)。 这显示了一个国家从另一个伙伴处购买的工业投入在所有工业投入中所占的份额,包括国内**,等级为0到100。 FPEM使用透视方法来计算外国风险敞口,因为它刺穿了贸易商对交易商的面纱,揭示了购买国对销售国生产的依赖。 图4 1995—2020年中美双边FPEM和FPEX
图4(左)显示,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生产的依赖程度。 虽然一开始令人震惊,但这并不出乎意料。 很自然地,11%的世界产量从35%的世界产量中购买的比35%的世界产量从11%的国家购买的更多,但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在2002年之前,中国更多地受到美国生产的影响,但从那时起,美国对中国生产的影响更大。 2020年,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的敞口约为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生产的三倍。 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外国生产敞口(FPEX)。 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向特定伙伴出口的中间产品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它是衡量暴露风险的指标。 右边的图4显示了预期结果:中国一直更依赖对美国的出口销售,而不是相反。 在2000年代中期,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是其反向依赖的10倍,但这种不对称性已经大大缩小。 综上所述,这表明中国与其他主要制造业国家在第一链依赖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历史性的、影响世界的不对称性。 政客们可能希望将他们的经济与中国脱钩。 数据表明,脱钩将是困难、缓慢、昂贵和破坏性的——尤其是对七国集团制造商而言。 有关确切的估计,请参阅 Felbermayr 等人的模拟研究。 (2023 年)和 Go and Bekkers(2022 年)。 在结束这一章关于中国崛起的故事之前,有必要指出,这种巨大的不对称实际上与中国无关。 这与中国制造业超级大国的地位有关。 要看到这一点,想象一下,如果图表显示了欧佩克和七国集团在石油部门的事实,图表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将看到,七国集团对欧佩克**的依赖程度高于七国集团对欧佩克**的依赖程度。 故事的下一章将焦点转向中国层面。 中国的平衡、产业链参与和开放程度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超级大国地位的上升是什么样子的? 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方便但简单的标准是其基于部门的平衡。 图5显示了出口减去主要部门的进口余额:制造业、农业、采矿业和服务业。 总体**差异只是部门差异的总和,用一条细黑线表示。 模式很清楚,这并不奇怪。 中国是制成品的净出口国,也是农产品、矿产、燃料和服务等所有产品的净进口国。 正负净余额均迅速增长。 说白了,中国既是进口大国,也是出口大国。 总体而言,它在 2000 年代末有盈余,然后在 2018 年和 2019 年下降并转为负值(黑线)。 右边的面板提供了有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提示。 它描绘了该国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净出口的演变。 直到2000年代中期,中国都是一个典型的离岸目的地:中间投入品的净进口国和含有进口投入品的最终产品的净出口国。 自2002年左右以来,中国已成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主要净出口国。 图5 1995-2020年中国按行业分行业净出口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平衡的聚合数据(如图 5 所示)可以掩盖其组件的演变。 图6重点介绍制成品,分别显示出口和进口。 在左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直到 2000 年代中期,中国与全球**链的接触非常活跃。 工业零部件进出口增长迅速,进出口同步增长。 从那时起,出口增长更快,这种差异导致了制成品的正平衡。 右图显示了最终成品的差异**。 在这方面,出口一直超过进口,2010年代失衡迅速扩大。 图6 1995-2020年中国中间产品及成品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接下来的两张图表显示了中国出口行业构成的变化。 图 7 显示了 1995 年(数据库中的第一年)和 2020 年的行业份额。 这表明,中国已经从相对依赖纺织服装等简单制造业转向电子、基础金属制品和金属制品等更复杂的行业。 化学品和药品。 一个有说服力的事实是,1995 年纺织品占最大份额,但在 2020 年,电子产品占最大份额。 图7:1995年与2020年中国出口篮子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全球化比率最后,考虑中国的全球化比率(图8)。 右图显示了该国制造业的总全球化率(GGR)。 这是在国外销售的制成品的份额,其中产量是根据所有中国制造商的总销售额来衡量的。 它与制造业 GDP 不同,因为它包括所有销售,而不仅仅是最终产品销售。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博彩收入飙升,在第一个十年的数据中几乎翻了一番,因为它正在成为一个制造业超级大国。 事实上,大多数行动发生在 1999 年至 2004 年之间。 这是全球化的一个非凡壮举,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极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 但故事并没有在2004年结束。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GDP一直在稳步下降。 不要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GDP水平不会比1995年开始时高多少。 简而言之,中国的制造业不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依赖出口。 诚然,快速增长时期的前半部分涉及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因此GGR上升)。 但随后产量增长速度快于出口,这意味着国内销售变得相对比出口销售更重要——尽管国内和国外销售在整个高增长时期都蓬勃发展。 这打破了“中国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出口”的神话。 自2004年左右以来,中国日益成为其最佳客户。 结论很简单:以GGR衡量,中国的开放程度正在迅速下降。 2020年,其对出口销售的依赖仅比1995年略有增加。 图8:中国制造业增长率和全球化总比率(GGR)。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结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制造大国。 正如其最近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功所表明的那样,其广泛而深厚的工业基础可以帮助其在几乎所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 例外是最先进的地区,G7国家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谈论与中国脱钩的政客需要清醒地看待事实。 正如我们所展示的(Baldwin et al., 2023),世界上所有主要制造商的工业投入中至少有 2% 来自中国。 至少可以说,脱钩是困难的。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打算直接翻译鲍德温教授,并尽量少添加评论。 稍后再写你自己的评论。 只有两点需要再次强调。 1. 此数据截至 2020 年。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29%。 最终输出**的大小应相似。 其次,该数据基于市场汇率。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以美元计算,中国的制造业产出至少会比目前的水平高出一倍。 参考文献 Baldwin, R, R Freeman, and A Theodorakopoulos (2022), “Horses for Lessons: Measuring Foreign **Chain Risk”, NBER Job **W31820. Baldwin, R, R Freeman, and A Theodorakopoulos (2023), “Hidden Exposure: Measuring Our Chain-Dependency”, NBER Work W31820 (即将发表于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活动) Felbermayr, G, H Mahlkow, and A Sandkamp (2023), “Cutting Value Chain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East-West Decoupling”, Empirica 50:75-108.Góes, C, and E Bekkers (2022),“地缘政治冲突对**、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世贸组织工作人员工作文件ERSD-2022-09。 Ranganathan,TCA(2023 年),“是什么让中国真正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 德干先驱报。 Upadhyaya, Y (2023),“中国如何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 “,中等。 Wang, T (2023),《了解中国经济》,劳特利奇。 世界银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2030:建设现代、和谐、创新社会》,世界银行集团,第12925号。 图A1 1995-2020年中国制造业GDP占世界比重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图 A2 1995-2020 年七国集团、印度和韩国的非对称链依赖 (FPEM)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TIFA数据库。 脚注附件中的图A1从增值角度显示了这一份额。 七国集团制造业增加值的下降没有总产量那么严重,而美国增加值的份额自2010年以来略有上升。 回想一下,总产出是制成品的总销售额,而增加值是制成品的总销售额,差额是中间投入。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附加值方面的主导地位不那么明显,因为它专门从事中间特别密集使用的行业,例如电子产品(因此其总产量超过附加值的程度在世界上是不寻常的)。 同样,中国在世界制造业GDP中所占的份额不如其生产份额占主导地位,但它仍然占主导地位。 例如,在2020年,其份额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是日本的四倍。 图 A2 显示,FPEM 见解可用于其他 G7 国家以及印度和韩国。 原文链接如下。
完)优质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