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0年的金融发展史上,许多国家在经济高杠杆化后,都经历了去杠杆化的调整过程
通货紧缩去杠杆化。
正是金融紧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萧条和企业倒闭、金融坏账和经济崩溃。
严重的通货膨胀去杠杆化。
加钞印钞,通过发行货币稀释各种坏账,如果通货膨胀太严重,就会出现在社会上,导致剧烈的经济危机,导致国民经济起伏不定。
良性去杠杆化。
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但仍健康向上,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不断改善,不仅降低了宏观经济的高杠杆率,而且避免了国民经济的萧条,保持了经济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危机。
对于以上三种情况,黄教授也举例说明:
首先是以日本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它一直在去杠杆化,因为在80年代,日元汇率的上升导致日本收购美国资产的迅速扩张,经济在80年代崩溃,整个国民经济停滞了近20年, 也就是说,“失去的20年”。
第二种的例子太多了,世界上太多的国家在繁荣时期疯狂借贷,遇到危机时疯狂印钞,导致一个国家经济崩溃甚至破产。
第三,以美国为例,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十年里,一方面,倒闭的金融公司的坏账被冲销; 另一方面,通过Q1、Q2、Q3的宽松过程,道琼斯指数已经从6000点上升到28000点,现在整个公司负债率非常低(之前的数据提到美国企业的债务占GDP的60%)。
那么对于国内形势,如何实现宏观经济去杠杆呢?
黄教授提到(2018):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结构和模式,如果我们国家想把国民经济占GDP的250%的宏观债务减少350个百分点,会减少多少? 我认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如果居民和**的债务能够稳定地控制在50%左右,那将是一个好运气,关键是将160%的企业降低40个百分点,达到120%。 如果企业真的能降到 120%、* 50%、50% 的居民和 220% 的总和,那就太好了。
首先,要有宏观经济去杠杆化的目标,不能让目前250%的杠杆率在5年、10年内变成300%。
在宏观层面上,去杠杆化必须低于目前的250%,比如三五年后。 十年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将杠杆率控制在200%左右,这是一个量、质的宏观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努力实现。
回顾我们上一篇文章提供的2023年中国债务杠杆结构数据:**债务559%,居民债务 635%,公司债务 1684%,确实不如黄教授预计的五年内下降到220%,但五年多来一直**到287%
情况越来越糟。
针对中国最严重的企业债务问题,黄教授还提出了五种去杠杆化的方法:
注销破产。 对于企业来说,就相当于拖欠债务、强制破产、消除银行债务。
兼并和收购,优化资源配置。 例如,2000年前后,国有企业改革,债转股,剥离债权,进行企业改制。 这一改革导致了随后十年中四万亿元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调整新的融资结构。 股权融资持续增长,每年占新增融资的近50%。
良性通货膨胀,自主稀释部分债务。
稳定并适当降低m2的增长速度。 这也是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避免营造企业债务过度宽松的生态环境。
黄教授提到,在以上五种方法中,最关键的措施是第三种,即中国投融资体制的转型,其核心是做好退市制度。 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即使**的市值翻了两番,企业数量也基本不变,基本是进退1 1。 美国的市值和GDP大约是1 1。 因此,**代表了国民经济的风向标。
根据黄教授的估计,未来3-5年,企业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将下降1-20%,5-10年将下降3-40%。 第一部破产法可减债6万亿元以上; 第二部改制法可免税6万亿元以上; 三是通过发展股权融资,可减少债务30万亿元以上; 第四种良性通胀可以稀释10万亿元,一般来说,这些方法加起来可能达到50万亿元。
但事与愿违。
我们国家现在有问题,而且没有做好。 公开发行大多是债权投资,私募是实债,缺乏实实在在的股权投资。
以公开发行为例,据老王所知,就连中国证监会在实际引导公司发行产品时,也进行了比例分配:债券的发行必须与***相匹配
截至目前,公开发行规模**27万亿**,货币**占47%,债券占22%,*仅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