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一个古老的术语,似乎在现代社会中被遗忘了。 因为太过耐用,濒临失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委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漆,又称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上切下来的天然漆液,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和水组成。 用它涂漆的家具可以做数千年而不会腐烂。
马王堆的漆棺和漆器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过2000多年的埋藏,它仍然像新的一样明亮。
不过,要得到这么珍贵的漆并不容易,因为漆的特殊材质,据说有些人看漆会浑身发痒,摸着就会浑身酸痛,所以漆树一般都种植在远离人们的深山深处, 漆匠在收集漆之前,会用竹条和木棍做一个简单的爬梯,找到合适的位置后,打开一个开口让漆树排出里面的水蒸气,待到半个月后,然后在原来的开口表面剪下一层树皮。乳白色的漆汁会慢慢渗出,然后用刷子一点一点地收集,几十棵漆树只能收集一层薄薄的漆汁,这是“百里千刀一斤漆曲”这句话所固有的
相较于挑漆的难度,上漆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首先将需要上漆的家具打磨得光滑,这样才能更好的上漆,然后在漆面上混入细砂灰,均匀涂抹在表面空隙和凹凸不平的地方,刷完第一漆家具, 它需要放置在特定温度的环境中才能自然干燥,晾干后的家具呈现出亮黑色,然后在家具表面覆盖一层棉布,然后将这批灰烬打磨,如此重复三次,制作的家具更加坚固耐用, 最后一步是涂漆,过滤漆后放入锅中煮沸,漆是否清澈优质,全靠工匠多年的经验,煮熟的漆需要徒手在家具上擦拭,一遍又一遍地按压
生漆用途广泛,不仅作为油漆、油墨、油布等工业原料,还用于制作漆器、漆画等艺术品。 在古代,漆器是对皇室的贡品,也是文人和艺术家最喜欢的创作材料。 他们用漆器创作精美的漆器和漆画,展现出漆器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虽然现代社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但只要充分认识它的价值,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传承它的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