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杨秀清手里有重兵,京师也在他手里,为什么会输给没有实权的洪秀全? 作为太平天国的实际掌舵人,集政权、军权、宗教权于一体,杨秀清的失败非常突然,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死在了魏长辉的刀下,但也在意料之中。
杨秀清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在灾难来临之前,他根本没有做好准备? 善待身边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保住性命。 自古以来,大臣们的失败都是在一瞬间,杨秀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只要他懂得如何赢得人心,东方之王就不会是“天父**”。
1856年,杨秀清的势力一飞冲天,却轻而易举地被处死,确实很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天王洪秀全没有实权,也没有直军,京师的驻军权也不在他手里,洪秀全是在利用魏长辉、石大开、秦日刚的力量,消灭东王。
杨秀清坐南京,韦长辉、石大开、秦日刚都在其他地方作战。 这样一来,想要用武力消灭东王的势力,就必须从全国各地调兵调马马,命令各界诸侯“秦王”,动用自己的力量去战斗。
洪秀全要下达“秦王”的诏书,就必须找一个靠谱的人。 这个人必须具备这些条件。
首先,你可以直接与天王洪秀泉接触,自由进出天王府,而不会让杨秀清怀疑。 换句话说,他可以充当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的“中间人”。
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责任制”,天王是虚实的国家元首,杨秀清实际上控制着政府与政府。 但洪秀全毕竟是国王,杨秀清是臣子; 杨秀清处理完文件后,还需要洪秀全以他的名义签字确认,然后发给各个部门。
这样一来,在东王府和天王府之间,肯定有一个来回“奔波”的人。 这样的人,哪怕平时进出天王府,也没有人怀疑,杨秀清也觉得这只是套路而已。
其次,他有一定的实权,可以调动京军的兵马,让秦王军进城。
京都定后,北方之王魏长辉控制了京师的驻军,后来被东方之王杨秀清剥夺。 此时,天京的兵马都是东王的,没有杨秀清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进城。
北京师防守严密,检查站布满,一般情况下,魏长辉的“秦王军”根本进城。 一旦强行突破,杨秀清肯定会注意到,等到东方之王准备好了,魏长辉就一定会被打败。
这样一来,在魏长辉进城之前,镇守京石城城门的太平军(东王兵)肯定会调走,或者换岗,让北王抢缺口,迅速进城。 所以,这个人一定能够调动兵力,不让东王的士兵产生怀疑。
此外,他熟悉东王府的部署,可以指挥东王府的卫队。 东王府的守卫很多,仅凭魏长辉的三千兵马,很难迅速消灭他们。 杨秀清反应过来,发出“造反”信号,将东王军出动天京城,魏长辉也失败了。
这样一来,魏长辉闯入东王府的时候,就不会遇到东王卫兵,过早暴露目标了。 一旦杨秀清被处死,东王兵们就群龙无首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到底,此人一定是忠于洪秀全,对杨秀清怀有深仇大恨,不会一时叛逃。
那么,符合这个条件的人是谁呢? 答案是,丞相天官正左天侯,杨秀清自认为的铁杆知己陈承英,也就是陈玉成王的舅舅。
陈成英是朝廷的首领,是东宫的首席文官,又是书生,这一点很重要。 杨秀清很聪明,但是他从来没看过书,需要靠一个“帮手”来审阅文件,而陈成英就是负责人。
太平天国的中心是东王府,东王府的手下处理军务,杨秀清是文盲,所以陈成英自然会做这个工作。
出于工作原因,陈承英经常出入天王府,充当东王和天王之间的纽带。 陈承英为人正直,政务能力强,杨秀清也非常信任他。 杨秀清平日里下达命令,全靠陈成英。
通过陈成英,洪秀全可以顺利地将“秦王”的诏书送出去,让天王的使者避开杨秀清的眼线,到江西瑞州去找魏长辉,到湖北洪山找石大开,让他们率兵进京。
魏长辉带着三千兵马归来,陈承英已经捏好了时间,在改变防御的那一刻,让北王的军队进城,抢占街道,设置障碍,准备一场可能发生的血战。
一切准备充分,陈承英率领“秦王军”杀东宫。 这时,屋子里的侍卫已经调走了,杨秀清的败局已经决定了,他输给了身边的人和陈承英。
那么,既然他是东王府的首席文官,东王杨秀清也欣赏他,陈承英为什么支持洪秀全呢? 跟着杨秀清,一起对付强派,支持东王天王,不是很好吗? 答案是杨秀清不会善待身边的人,陈承英心理上很不安。
1854年,在“牧马人事件”中,杨秀清大闹,不仅用拐杖骂秦日刚和黄玉坤,就连陈成英也被拄着拐杖拉出来,骂了一百块板子。 杨秀清的举动,让陈成英又恨又怕。
1856年,秦日刚东进,不分胜负,在金坛与张国良对峙。 杨秀清再次演绎《天父降临人间》,说秦日刚和陈成英“帮妖”,指责他们对清军不利,甚至想投降。
杨秀清以“天父”的名义训斥,陈承英不由得吓了一跳。因为,杨秀清对身边的人非常苛刻,一旦认为自己对自己不敬,官职再大,都会被折磨甚至处决。
在陈成英之前,东王府的朝廷官员的首领是曾水远和李守春。 无论是资历、能力,还是家境,曾水源都把陈承英甩了几条街,两人不在一个档次上。 结果呢? 杨秀清因为一件小事,就斩杀了曾水远和李守春。
事由是曾水远和李守春正在商议政事,听到门外的宫女低声说:“东王若是**,你就难了。 ”
杨秀清平日里嚣张跋扈,得罪人太多,身体也不好。 宫女经常被打,所以她抱怨。 曾水远和李守春听了这话,却没有处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小事。
隔墙有耳朵,到处都是杨秀清的人,宫女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杨秀清的耳朵里。 杨秀清很生气,立刻“天父下凡”,处死了几个宫女,顺便把曾水远和李寿春叫来审问。
天父“训斥曾水远和李守春,说他们明知宫女犯了错,却没有及时汇报,这是对东王的不敬。 然后,“天父”更是怒火中烧,要求将两人处死,曾水渊和李寿春就这样被斩首,这也是一场悲剧。
曾水远和李守春确实有过错,但罪不大,杨秀清的举动无非是告诉众人:“只要你们不尊敬东方王,敢对我不利,就算是身边的亲信,也不会手下留情。 ”
陈成英看来,杨秀清可以为了一件小事处死曾水远和李守春,他也可以为了什么事情而自杀。 就这样,陈承英选择了站在洪秀全、魏长辉、石大凯、秦日刚这边,联手对付杨秀清,换取一条生存之道。
杨秀清的失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人,要宽容。 十六国时期,被誉为孙策“微缩版”的姚翔,为人友善,性格十分魅力十足,就连尹昊派来的几批刺客都被他感动,叮嘱姚翔要注意防备尹昊。
在同一时代,李秀成的人格魅力也非常高。 苏州危难之际,高永宽等8位将领已经向清朝投降,但他们不愿意把李秀成当“选票”,直到李秀城离开苏州才祭城。
如果杨秀清拥有姚翔和李秀成一半的人格魅力,懂得善待人,给别人一点面子和尊严,他就不会在权力巅峰时被魏长辉袭击时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