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饥肠辘辘到满钱,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曹德旺的商业帝国历史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缩影。 曹德旺白手起家,秉持“为中国人做一块玻璃”的初心,几十年来不断做大做强,放眼全国,一战后谁也站不住脚,再指向西方,进军国际市场,一度以势不可挡的黑马姿态拿下了美国汽车玻璃市场的市场份额1 3。
福剧中有一部戏叫《门槛刀痕》,讲述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常见的一个不爱穷爱富的故事主题,故事的主人公是曹德旺的曾祖父曹公旺,他也是当时福清市首富。 然而,曹家在曹德旺的祖父手中陷入了衰落,曹德旺的父亲曹和人去了东方,在一家布店当学徒,学会了做生意,回国后成为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 因此,对于1946年出生的曹德旺来说,这种商业基因已经烙印在骨髓里。
1949年,为了躲避战火,曹德旺的父亲曹赫仁一家从上海回到了福建省福清县的老家。
饥饿是曹德旺小时候最痛苦的记忆,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喝不饱汤喝水,这对于喜欢抓嘴的曹德旺来说,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 以至于许多年后,他想吃什么就怎么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但他仍然无法克服童年饥饿的阴影。 在侨办组织的一次甘肃考察中,曹德旺入住酒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偷偷溜出去,在车上找到“看起来流口水的猪蹄”。
饥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类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潜力,这个理论在“吃货”曹德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1961年,15岁的曹德旺上了六年学后,家里再也无法支撑两个孩子的学费,曹德旺作为家里的老二,在发家大财之前,从事了和朱元璋一样的工作——放牛。 一年后,16岁的曹德旺开始了自己十年的“万元湖”生涯,这是曹德旺最默默无闻的十年,也为他日后成为商海巨人奠定了基础,当然,这十年也是无奈、失意的十年,他曾经被生活打败丢了铠甲, 他甚至没有信心要求妻子再婚......
首先要详细阐述一下定义,所谓“万户”是:饲养员、采购员、推销员、运输员、物流人员、......这说明曹德旺不甘平庸,甘心折腾自己的性格。 事实证明,有想法并能付诸行动的人总是第一个成功的人。 曹德旺从高山县到福州买卖烟草,扛着30斤烟,骑着自行车走了200多里路,后来又转卖水果,一天挣三块钱,这是一笔大生意,可以归类为“资本走人”。 终于,在1972年,这个一向踩着钢丝走在法律边缘的冒险家,靠倒木和树苗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5万元。 曹德旺的豪迈、朝气蓬勃的特质,无疑是展现出来的。
赚到钱后,曹德旺就放心了盖房子的心,他先该做什么? 吃。 就像曹德旺晚年常说的:只有这桌上的酒和菜才是真的。 赚了钱之后,那个时代的低价让曹德旺过上了“如霖九池”的生活,这个过去连一包七毛钱都抽不了烟的男人说:那真是天上掉的一天。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饥饿时只有一种苦难,但当你吃饱时,有无数苦难。 曹德旺吃饱了饭后,这个闲人直接从“生理需要”中追求“自我实现”。
1976年,在父亲的支持下,曹德旺到镇上的水表玻璃厂当推销员。 辛苦了,但人生的精彩在于变幻莫测,尤其是曹德旺,手里有不少资本。 1983年,曹德旺等人合伙承包了一家亏损的水表玻璃厂,当年赚了22万元。 这让村民们暗自咂舌:这是玻璃厂,这是印钞厂!
1984年6月,曹德旺去南平出差,顺便去了武夷山,很用竹根给老母亲买了一根拐杖。 他上车后,送他下车的司机说:“老曹,上车小心点,别碰车玻璃,你付不起钱! 曹德旺道:“开海狮牛算什么,不就是一块玻璃吗? 我觉得值100元! 司机见他不信,继续说道:“别信,一块玻璃就是几千块! ”
这引起了曹德旺的注意,他去汽修店把**马自达车翻了个底朝天,前挡风玻璃,6000元一块! 这些眼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因为没有国内生产。 曹德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人太黑了! 第二个反应是:没人做,我来做!
曹德旺回国后,重组了阿尔卑斯奇郭玻璃厂,在保证水表玻璃生产的同时,也开始了汽车玻璃的研发。 他引进了一套陈旧的设备和一些上海耀华玻璃厂的图纸,和工人们一起泡在车间里,日夜学习。 当上海耀华玻璃厂负责人接到曹德旺要求派技术人员组装组装的电报时,他忍不住惊呼:疯了,曹德旺疯了! 短短四个月时间,曹德旺就攻克了空压机和鼓风机的技术难关,这是上海耀华玻璃厂预期时间的一半!
1985年5月,曹德旺制造出第一块汽车玻璃。
当时,国内还有玻璃厂家。 但是,由于国产汽车种类繁多,品牌不一,汽车玻璃的规格也不统一,每种玻璃需要不同的模具制造,开一套模具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 这是国内汽车玻璃发展的最大障碍。
曹德旺也是个幸运的将军,打瞌睡的时候会有人送个枕头。 玻璃厂开张后不久,同事石能祥拜访了曹德旺,曹德旺礼貌地回访了这位同事略显破旧的工厂。 人们都说“同行是敌人”,但这次对施能祥的采访,却让他有了惊喜的发现:有一种模具可以随意改变大小。 曹德旺以此为灵感,回到工厂,与技术人员一起日夜工作,开发并制作了一种通用模具——一种可以制造市场上大部分汽车玻璃的模具。 这让曹德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了一张王牌。
1985年下半年,高山玻璃厂获利70万元。
1986年,高山玻璃厂产值596万元。 曹德旺的人生走在了快车道上。
1987年7月,曹德旺和11**董筹资627万元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1991年,福耀玻璃获准向公众发行**,但当时人们并不了解**是什么,各大银行和省市的领导率先出手,迅速售罄了1600万股。 但传闻已经传遍了全世界:福耀**不能上市,曹德旺圈了钱,想出国!
谣言的力量很快开始显现,一波大规模的股票撤资潮开始了,曹德旺以为**是公司的信誉,找不到买家,于是向银行和亲戚借钱,咬紧牙买下了别人强行卖给他的**。 高额贷款让这个壮汉在银行行长面前哭了,曹德旺被迫买下了福耀集团400万股股票。
1993年6月10日,福耀玻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这一天是曹德旺“翻农奴唱”的日子,**开盘价4444元,**价格4005元,发行时要知道一股就是15元,一下子涨了26倍! 在无数人的懊悔中,曹德旺成为了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