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与产业的“绿色含量”,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和委员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楠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早春,放眼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绿化”正在汹涌澎湃。
在西北荒原,我国首个“沙格黄”大型基地输电通道新能源项目,华电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刚刚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绿色电力142亿千瓦时。
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生态经济、经济绿化、智慧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在加速探索。 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统计,目前,浙江已建成绿色低碳产业园30个,绿色低碳工厂379个,培育“双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200余家。
从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到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推进。
王进南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转变、转折性变革、整体变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全国政协委员、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顾树忠认为,各领域特别是农业、传统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行业,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和生态保护型产业。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大、供给制约、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的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抓住“技术创新”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主席江表示,2024年,中国华电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打一场结构调整的硬仗。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延伸“氢”、“储”、“碳”、“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产业链,打造华电综合能源产业圈。 广泛应用数智技术和绿色科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绿色低碳深度融合,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需要加强电网等基础支撑。
酒泉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可开发的风能和太阳能超过11亿千瓦。 全国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机叶片工程师刘金帆建议,支持酒泉市建设以强智能电网为枢纽,源网荷储互动、多能互补为支撑的新型电力体系。
随着行业“绿色含量”提升“含金量”的增长,很多行业都在加快行动。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性强、驱动力强,应充分发挥“链长”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有效减排碳排放。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提案中提出,应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趋同和互认。 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支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有计划地减排; 加强数字碳管理工具规范化管理。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海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总经理严洪涛认为,绿色低碳项目一般涉及大型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呈现出发展前期一次性投资大、后期经营回报期长的特点。 对此,他建议将北京市能源央企的金融公司纳入碳减排支撑工具试点金融机构的范围,以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产+金融”优势。 (记者 项佳英 王璐)
责任人: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