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东北军在装备和人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对日军造成严重打击。
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东北军与日本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及无奈的不平等条约约束,他们很可能最终无法抵抗日本的全国性军事压力,而失败。
在此事件发生之前,东北军一直与日本保持着合作关系,相当于从清朝末年到公元一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当时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屈辱的协议,赋予日本在东北驻军的权利,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日本关东军。 但即便如此,由于东北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那里的军事实力仍然有严格的限制,其总兵力约为5万人。
主要由日军第一师团第2师团组成,与少数居住在东北的日军合作,包括所谓的农村士兵、宪兵队、警察等。 这种规模的军事实力,其实很难与东北军抗衡。
东北军在集团影响力和实力方面名列全国前茅。 特别是在张作霖统治时期,他非常重视这里的工农业发展,在东北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沈阳的几个兵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 事实上,沈阳兵工厂每年能够生产约150门大炮、近5万支步枪和数千挺轻重机枪,以及数亿发子弹和至少20万发炮弹。
凭借这种自生功能,东北军的装备水平是当时全国所有部队中最高的。 其中,每个维修班都配备了轻重机枪,旅团级东北军部队也配备了全尺寸火炮,这在蒋介石的**军中是罕见的现象。
此外,东北军虽然总兵力超过30万,拥有步兵旅29个旅、炮兵旅3个旅、骑兵旅8个等兵种,但能立即投入战斗的正规兵兵数已超过50万。 但值得注意的是,杨玉婷在担任奉天监察军总参谋长期间,曾按照日军的标准对东北军进行系统训练,这使得当时普通士兵的战术水平不如日军,但差距并不大。
因此,如果张元帅率领部队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击败盘踞在东北的日军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日军全力对抗张学良指挥的东北军,没有中央势力的大力支持,他们仍然很难取胜。
首先,日本的实力值得肯定。 尽管我们对这个国家怀有怨恨,但毫无疑问,日本在二战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937年,日本人口接近7000万,与欧洲主要大国不相上下。 而且,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致力于国民教育,使许多公民具有高水平的文化素质。
有了这个优势,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就非常大了。 由于许多公民熟悉现代工业技能,日本能够有效地生产各种产品。 二战前,日本已经是世界工业强国之一。 这是由于其完整的工业体系,从飞机到航空母舰都可以独立开发和生产。 在资源丰富的条件下,日本的军品质量上乘。
当然,日本面临的唯一问题是资源短缺。 然而,由于美国物资的不断进口,日军只需要启动生产机器,即使傀儡满洲国拥有其军事工业的一部分,也很难与之进行持久战。 此外,日本还具有很强的军事动员能力。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军事背景的国家,日本可以迅速招募超过100万的军队。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其总兵力高达450万。
至于东北军能否抵挡住日本关东军,答案显然是乐观的。 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外,魏国还有全国的支持,蒋介石抛弃偏见,团结同志,以东北为支撑,全力拖垮日本,绝非空谈。
第二,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实力不容忽视。 虽然仅凭东北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如果考虑到整个中国,中日两国还是有战斗的。 日本的海上力量明显强于中国,但当时日本还没有强大的海军对此构成威胁。 因此,我军只需要对付日军。 但是,中国人总数远远超过日本,军事动员能力有所提高。
特别重要的是,抗战在当时无疑是有高度正当理由的。 只要叫抗战,就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反响。 然后,比如“9·18事变”之后,东北军可以立即举起旗帜对抗关东军,东北军可以集结全中国的力量,继续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援。 再加上东北原有的军工体系,东北军在东北的口碑,张氏家族在东北的影响力,打倒日本是理所当然的。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等待战争蔓延到更广阔的地区,当美国、英国、法国等列强参战时,日本就一定会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