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南省鲁氏县一位老农在装修房屋时,意外地在屋顶的旧瓦下发现了一颗子弹。 子弹里没有火药,只有一张记录过去秘密的纸条。
这位老农名叫李明山,住在河南省鹿市县。 2007年,李明山想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一番,于是请来了村里的工程队。 当工程团队爬到屋顶拆除旧瓦片时,他们发现一颗子弹埋在破碎的瓦片层下。
李家三代都是贫农,这里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战争,为什么屋顶上还有一颗子弹?
李明山仔细检查了一下子弹,发现子弹已经被掏空了,里面只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纸张因年代久远而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仍然非常清晰。 它读起来歪歪扭扭:
今天,我在正年冬月十三日,向高河村李大娘的萌芽谷和工农红军手枪连借了三斤盐。
原来这是一张借条,而借条中的李阿姨正是李明珊的奶奶——项小翠。
李明山并不知道奶奶借粮给红军,只能拿着纸条给父亲打听情况。
李明山的父亲告诉他,母亲项小翠在他小时候就跟他说过这件事,但因为当时他太小,已经记不起借条藏在哪里了,但那个时候,他想起了母亲和红军的故事。
就这样,这张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借条,终于被一位老人揭开了面纱。
一切都要从嘉绪年说起,也就是1934年,当时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第五次围剿,在王明“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我军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彻底失败了。 反围剿战失败后,红军不得不为此进行战略转变。
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我军开始了两万英里长征之路。
长征历时两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实现了从长江南北向各地区的战略转移。 这两年,红军跨越了14个省份,与当地国民党军队和土匪打了600多场仗,攻占了700多个县城,红军还维持和牺牲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营级以上干部430余人,但平均年龄不到30岁。
长征虽然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活力,但也给红军主力留下了生命力,为今后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的敌人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国民党的围剿和拦截。
为了攻击中国共产党,敌人阻挠了长征的步伐。 他们还在中国红军经过的省市散布谣言,告诉人民红军是“行恶队”,如果有人发现红军路过,就要躲起来,或者到国民党去告发。
虽然长江南北的老百姓都知道,中国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不会从群众中抽一针。 然而,红军在北方地区还不为人所知,所以很多老百姓都被国民党蒙蔽了双眼。 而且,在那个时候,帮助红军是禁忌,必须冒相当大的风险,一些平民只要把东西送到红军那里,就可以被当地的国民党军队报复。
当时是12月,天气很冷,下了好几天雪。 虽然农村有句“雪年好”,但这样的大雪也让在农村行走变得困难。
当时,正在执行转移任务的红军部队抵达河南三门峡兰草村,为了让队伍休养生息,军队领导一致决定带队进村驻扎。
兰草村一共有17户人家,基本都是佃户,家家户户饥肠辘辘,挣扎求生。 而且,由于连续不断的战斗,村里的消息非常封闭,而且这么多持枪的士兵一下子来了,老百姓顿时傻了。
乱世多地人落草,抢村。如果村里遇到抢劫,也没关系,虽然老百姓没钱没饭吃,这个冬天可能活不下去了,但是全村人互相照顾,还是有活路的; 更糟糕的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一旦被抓起来,变成强者,基本上就是九死一命。
红军战士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村里的年轻人就直接扔下了手中的东西,朝着村子后面的山上跑去。 而那些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的妇孺跑不远,只能紧紧关上门,生怕出事。 其中就有裹着小脚项小翠。
这支部队就是中国著名的第25军,全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成立于1931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湖北、河南、安徽建立的一支人民军队,隶属于红四方面军。
在25000英里的长征中,第25军可以说是所有红军队伍中最特殊的。 我们都知道,长征的环境极其艰苦,不仅要翻越雪山、穿越草原,还要与国民党军队频繁交战。
其他部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后,队伍中的人数会越来越少,但红二、五军不仅能击退生命力和装备不足的敌人,而且不断增血,队伍越做越大。 以后,它甚至可以继续补充其他部队的资源。
长征结束后,撤销了第25军的番编,改编为陆军第75师。 1937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成为抗战第115师团主力旅之一。
第25军司令员是我国开国将军许海东,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黄麻起义,赴德打胜崂山、榆林桥两战;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参加平星关战役,还在华北深入敌后进行游击战。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海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被誉为“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和“工人阶级的旗帜”。 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在郑州逝世。
不过此时的徐海东却头疼不已,一路上也听到了国民党的宣传,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怕官兵,看到枪根本就不开门。
但是没办法,部队匆匆行军了很久,士兵们基本上没有吃饱饭。 如果再这样下去,士兵的尸体将在长征结束前倒下。
他只能咬紧牙关,派兵去敲每家每户的门,希望当地人民能给他们一个休息的地方,可是每家每户都关上了门,无论红军战士怎么叫,全村没有一家人回应。
当他第一次来到李家门口时,没有人回应。 红军战士们以为再也没有戏了,可就在这时,李明山的奶奶项小翠打开了门。
红军战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诉项小翠,他们希望借用他们家的麦田休息几天。
麦田是粮田,中国农民一般在田里建一块平地,在农田忙的时候用来晾晒小麦,或者把田里收获的小麦或稻米铺在地上,用牛拉石石碾碎小麦和小米。 当农场繁忙时,它被用来堆放秸秆。 有些农民习惯性地把收割的粮食放在路上,也是有原因的。
项小翠立刻答应了。
后来,根据项小翠的日记,其实项小翠一开始并不想开门。 可是门窗缝里,她看到穿着薄薄冬衣站在雪地里的年轻士兵,她不忍心了,就打开门答应了红军士兵。
不过还没等项小翠说完,几个红军战士就过来帮项小翠收拾东西。 几个年轻人拿起活儿就开始干活,他们兴致勃勃地打扫麦田和院子。
项小翠心疼这些小兵,于是她告诉他们的领导,红军红兵可以用自己在地上的麦秆堆当垫子,让士兵们睡觉的时候暖和起来。
红军战士连忙道谢,打扫完麦田后,红军战士就去其他村民家里打扫卫生。
项小翠看着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慢慢发现他们并不像国民党所说的那么残暴,反而对百姓很和蔼。 于是他跑到后山,吩咐躲藏的年轻人赶紧回来。
慢慢地,因恐惧而逃窜的人们又回来了,原本荒芜的村庄,因为这群热情的红军战士,变得热闹起来。
很快,全村民家基本被红军战士打扫干净,此外,士兵们还自告奋勇地照顾村里无助的老人和体弱的妇女儿童,帮忙修缮房屋。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红军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最后每个士兵只能得到半碗稀饭。 说到粥,其实是一锅米糠、小麦粉和少许盐。 但它是如此糊状,以至于红军士兵很少吃它。
项小翠看着他们,想起了被带走的大儿子。 触碰到现场,项小翠当场晕了过去。
红军战士看到项小翠晕倒在地,就叫来了队里的军医,终于把项小翠叫醒了,知道儿子的事情后,安慰项小翠说,你儿子虽然走了,但红军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你的儿子。
后来有村民看到红军战士吃得不好,想给红军送点吃的,但红军不收,因为部队有“不给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
“不给群众一针一线”是革命战争时期军民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我军始终如一的重要精神。 1929年,中共颁布了“三大纪律八要点”,即:不给群众一针一线,把所有缉获物都还给社会,不打骂人,不破坏庄稼,不猥亵妇女,不虐待囚犯,公平买卖,借东西还,被毁的东西必须赔偿。
这些纪律很快在全国共产党队伍中颁布,为我军在人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工作的重要起点。
河南的冬天异常寒冷,到了晚上,气温可以接近零下十度。 项小翠本来是想请红军战士到屋里休息的,可是红军士兵说没有办法打扰军中老百姓的纪律,所以向小翠只能请红军战士到自己的牛棚里休息。
项小翠找到红军的一个连长,说士兵们可以睡在自己的牛棚里,这样他们就可以有瓦片遮住头,更暖和。
红军战士们一听大小姐对他们说的话,连忙向项小翠行礼,道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重伤的士兵被抬到了项小翠家门口,几个战士都希望项小翠能让伤兵在他们家的二楼休息,当然,他们也答应了不碰屋里的东西。
项小翠连忙答应,立马让儿子上楼去收拾房间。
到了第二天中午,红军战士们正准备生火做饭,却发现队伍里已经没有食物了。 项小翠发现了红军士兵的困难,说家里有2000多斤玉米,可以拿出来喂士兵。
红军士兵拒绝接受任何东西,就说他们借了五桶玉米,等他们打败了地主的旧财富就会归还。
项小翠没有犹豫,立刻从地窖里拿出五桶玉米给士兵们,还说:“没什么借不借的,就交给红军吧。
士兵们收完玉米后,一路小跑到其他村民家里借石磨,有的上山捡柴火做饭,年纪小的留在村里站岗,负责看守。
很快,士兵们从山上带回了一大捆柴火,士兵们留下了一捆柴火做饭,剩下的都分给了愿意借给红军粮石磨的村民家户。
士兵们开始吃饭的时候,项小翠拿出一大锅自己腌制的黄白菜给士兵们看,说是怕玉米面不好吃,就吃点酸菜吃。
士兵们已经向项小翠家借了粮食,自然不会再吃他们的酸菜了,但项小翠也很固执,只好让士兵们拿走酸白菜。 小队里的小兵们别无选择,只好跑去找营长请示。 吩咐完,他就跑回了项小翠家,才接过项小翠手里的酸黄白菜。
后来,红军首领到项小翠家借盐,答应项小翠以后连同玉米还。可是项小翠刚拿出盐,就看到酋长身后的小兵拿出了一把秤,分明称了三斤盐。
李明山的父亲回忆说,他总说母亲项小翠经常跟他们说,红军的纪律很好。
要知道,在那个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家里有两千多斤的玉米和一大桶盐,可以说是一户人家。 而且,战争频发,各方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不仅土匪会抢粮食,而且恶霸、流浪汉,甚至一些国民党官兵也会抢老百姓的粮食,但只有红军从来没有抢过,走到哪里,也会殴打富人不友善的土匪和恶霸, 并将田地和粮食分配给老百姓。如果换成其他势力,估计连盐泡都不会留给老百姓。
部队在这里驻扎了大约半个月,期间他们不是在给村民打扫卫生,就是在烧火砍柴,就是在打谷场上训练,除了村民们在找几次粮食。
当部队即将离开时,当地民众非常不情愿。 找项小翠借食物的小兵又找到她,告诉她大军要出发了,粮食可能来不及还了,他本来想从土豪那里给她一点,可是这里的土豪没有多少粮食, 所以部队没有移动他们。
不过,部队里是有纪律的,从老百姓那里拿走的东西必须还清,现在部队条件艰苦,只能先写一张借条,到时候部队回来,就把粮食还给她。
然后他写下了借条,递给了项小翠。
红二军和五军虽然又回来了,但项小翠并没有拿出借条,而是把它放在弹匣里扔在楼顶上。
直到1959年,80多岁的项小翠躺在病床上,没有向任何人提起此事。
弹壳和借条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社会各界的人都想来李明山家。 记者想得到第一手消息,有很多收藏家想出了买这张借条的想法,一路走到了3万元。
不仅如此,**还派人去找李明山的家人,并表示**愿意偿还李明山家人五倍于借条上的金额。 同时,**也希望把这张借条,放在第25军纪念馆永久保存。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李明山将这张借据以无偿捐赠的形式交给了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实现了老人的遗愿。
现在的红25军纪念馆内。 不仅有这张借条,还有许多记载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历史遗迹。 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因此成为纪念中国长征精神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保护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在当地留下的遗物,也为我国弘扬长征精神、宣传党的光荣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人们在民间挖掘出越来越多类似“借条”的历史遗迹,不仅为中国长征的历史增添了浓厚的触感,而且在新一代青年心中树立了我们党和我军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