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去过国外的人回来后,喜欢宣传外国学生学习是多么容易,如何像乐趣一样学习。
实际上,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学生也有竞争,竞争可以磨练一个人顽强的意志。
在美国纽约,有一所史岱文森高中,号称小哈佛,里面挤满了只有通过严格考试才能挤进去的“各族精英”,西屋科学奖是第一。
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由那里的学生获得的,美国16%的决赛选手是决赛选手。
但史岱文森不是混的地方,学生智商140是家常便饭,做作业到一两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一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中,在一群顶级教师的压力下,学生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抵制毒品,面对无数的挑战,许多人每天必须要花三四个小时去史岱文森上课。
高中的竞争如此激烈,学习如此艰苦,那么升学的竞争呢?
哈佛大学的入学资格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竞争力。 每年有超过 15,000 名学生申请就读哈佛大学,只有不到 15% 的学生这样做。
上大学怎么样? 在哈佛校园里,学生的压力非常大,竞争激烈,近乎残酷,简直就是对自己极限的挑战,所以称之为“地狱”也不为过。 于蓉和陆渊在《哈佛不败》一书中写道:
哈佛商学院(HBS)是哈佛大学的浓缩,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 一方面因其灿烂的光环被誉为“商界的梵蒂冈”,另一方面又因其严格的管理而被称为“商界的西点军校”,既“神如神”又“神如神”。 在给中国朋友的一封信中,一位中国留学生借用了《纽约的北京人》的开场白说:“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哈佛商学院,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讨厌他,就把他送到哈佛商学院,因为那里是“地狱”。 ”
哈佛商学院一年级课程一般安排如下:每周上午三节课,每节课80分钟,上午11:30结束。 下午1点,又有两节课开始了。 每个班级安排一个案例,大一新生准备一个案例一般需要3-4个小时,加上课外学习小组活动时间和上课时间,每天大约需要13-1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很多学生学习到晚上一两点,然后睡几个小时,然后迅速起床去上8:30课。
哈佛商学院采用强制分配方法进行评分。 每个班级,15%-20%成绩好的学生被评为“优秀”,15%-20%的成绩差的学生被评为“及格”,60%-70%的成绩中等的学生被评为“良好”,约5%的学生被评为“不及格”。
一年级学生选修 11 门课程。 学校要求每个一年级学生至少有10个“好”。 成绩在8个以上“及格”或“不及格”的同学称为“摸网”,一旦摸网,能否升入二年级,由学生成绩委员会根据学生自己的要求、教授的评价、引起“摸”的客观因素来决定。 其中一小部分人将被允许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而另一部分人将被迫辍学,但将保留重新申请的权利。
因“触网”而被迫辍学的威胁始终存在,而且由于评分范围不是整个年级,而是按照固定的百分比在班级内分配,因此对考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可以理解的。
哈佛对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在进入社会后的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得心应手,评价很高,那么你在哈佛学习期间就没有时间晒太阳了。 哈佛有句名言:“忙秋收,忙秋种,学,学,再学。 ”
一位毕业生曾回忆说,第一次期中考试前几天,他晚上难以入睡,闭上眼睛想着案例,或者“碰到网”怎么办。 (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在第一次期中考试前也会非常紧张。 考试引起的焦虑和失眠很常见。 此时,哈佛商学院心理学专家的诊所外将排起长队。 他邀请他的朋友吉姆打网球,并想休息一下,进行一些调整。 他看得出来,吉姆和他一样紧张。 吉姆是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但那一次他几乎拿不住球拍。 他们玩的时候还在说考试,因为考试的强制分配制度几乎是残酷的,事先就确定有人会考试不及格。 每一次考试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混战,两人只希望这厄运不要落在他们的头上。 他们太紧张了,无法继续战斗,于是匆匆收拾东西,回去学习。 结果,他们的考试成绩在班级中排名前 10 位。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磨练出来的人才,显然有着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能力。 当他们毕业时,学生面临的不是他们是否能找到工作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几家公司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