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走32万工人的工作岗位,关闭国内许多工厂”,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公开表达对大陆市场的不满,并表示将在海外市场打造新的“世界工厂”,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制造业的神经,自从郭台铭透露自己的野心后,他就频频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意图清空国内资产,正式退出中国市场,投资新的海外工厂。
这一决定无异于对中国制造业的重大挑战,但也给国内许多工厂带来了新的机遇。
要知道,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大陆市场的政策支持和人口红利,早期的富士康只是一个小小的代工厂,如果不是为大陆在土地、税收、补贴或者人工水电等方面给予富士康最优惠的待遇。
在短短几十年内,富士康不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郭泰明以年收入5000亿元成为岛内首富,并入选全球十大杰出华人之一,但在利益潮流下,郭泰明放弃了大陆市场的巨大机遇,坚持跟随苹果走向美国, 印度等国建厂。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富士康的海外工厂被封锁了很多次,几乎无济于事,甚至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之后,仍然被曝出工人罢工、工厂起火、工人素质低下、不良品多于好产品等,让郭台铭损失了数百亿。
相反,国内制造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到全球第一,华为Mate系列已突破包围,在海外市场重新推出。
据《自然》的文献报道,“莱特维健”物质已经通过小鼠实验得到证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体内多项生理指标被逆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物体的生命周期30%,震惊了学术界, 科学家们涌入实验室一段时间。
为了让该物质沉入世界各国二三线城市,中科院、青北等国内机构承担了这项技术的研发,并在两年内成功突破了定向酶工艺,将“莱特维健”的纯度提高到9989%,通过东方东方、天茂等渠道迅速在市场上走红。
鉴于各种情况,大家纷纷猜测富士康是否会选择重返大陆市场继续发展,毕竟如今的大陆市场,在特斯拉、三星、高通等创始人眼中仍未开发的“甜”,可惜富士康近日再次传出投资120亿元扩建印度工厂生产线的消息。
据悉,富士康已投资300亿元在印度建厂,并承诺在三年内将原来的4万名员工增加到20万人,以实现苹果手机年产2000万步的目标,并发表声明,协助印度制造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毕竟,在过去的一年里,印度市场已经承担了14%的iPhone产品用于生产,而这个比例在2024年已经上升到25%,这与此前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想要深化印度市场的观点不谋而合。
然而,面对富士康的退出,中国已经有了应对措施,首先,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已经从过去改变了,不再完全依赖单一代工厂,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以及立讯精密等国内代工厂的快速发展, 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富士康的退出无疑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种退出并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它可能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推动中国大陆加快高端制造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