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最近的一件事所感动。
我有一个朋友,比我大一点,他思考特别活跃,因为他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同龄同年级,一直在补习班补习。
他的孩子学习很会,记得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也就如何为双方的孩子做志愿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后来他的孩子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中学985,而这个专业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或者学士和硕士学位是连续的,这是令人羡慕的。
看得出来,他非常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偶尔会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宝宝在大学里的生活动态。 然后,在农历正月初二,我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他发给自己的讣告——家人用他的微信以孩子的名义发给他的讣告——那天他突然病倒了,被送往医院,没有抢救出来, 然后死了!
那一刻,震惊过后,我叹了口气,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之前还真没什么预兆,除夕那天,我们还互相发了微信问候,仅仅两三天后,一个活人,就这么走了!
正如俗话应验,明天还是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生命就是这么脆弱!
事实上,为了哀悼我已故的亲友,我已经去过殡仪馆几十次了。 但这一次,我还是被感动了,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也因为太突然了,从别人到自己,危机感特别强烈。
于华说:“所谓中年危机,真正让人焦虑的不是孤独,不是贫穷,不是衰老,而是人到了中年,你发现你从来没有过自己喜欢的方式。 ”
我只同意这句话的一半,我不认为他对自然界所谓的“中年危机”说了什么。
既然我们谈论的是中年危机,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中年? 中年的定义有很多,我个人认为40-60岁更好。 四十岁不迷茫,到了40岁,你会觉得自己不再年轻; 六十只耳朵是直的,你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个老人。
一个中年人的人生轨迹大概是这样的:
上学前是一段难得但短暂的快乐,无忧无虑,没有任何生存压力;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以为如果我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为我的理想而奋斗,我的人生就会完美;
大学毕业后,我想找一份好工作,赚很多钱,娶妻生子,买房买车,过上幸福的生活;
下班后,我想赚更多的钱,还清车贷和房贷,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上好大学;
工作了二三十年后,我盼望着退休,但这个时候,有老有少,父母年纪大了需要孝顺,孩子的教育和工作也不是无忧无虑,总之,各种琐碎的事情,更让人心疼的是,他们的健康问题已经开始上升......
所以,余华说,“到了中年,你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这句话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不知道有多少中年人的现状是一根鸡毛。
回首大半辈子,我总是有点难过,有些不甘心! 为什么我们儿时的理想化为乌有? 为什么我们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想想看,这是很多人的遗憾和无奈。
人的幸福与认知成反比,看远是悲哀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瘦!
人的生命真的很短暂,非常短暂,如果我们经常看**关于浩瀚宇宙的**,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多么短的法门啊,我连一匹白马都没从缝隙中经过!
假设我们能活到80岁,只算3万天,其实很多人都活不到80岁,那么地球上的日子就更短了。
你有没有意识到,年纪越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效应,总觉得今天的日子比过去的一天短很多。
岁月流逝,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了半辈子,却发现曾经期盼的幸福似乎从未到来,甚至未来也不存在,而死亡的阴影却越来越接近我们。
或许,人类苦难的根源在于,作为高智商的生物,我们的抱负和梦想远远超出了我们有限的一生! 这种不匹配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生命的短暂与苦涩。
更无奈的是,如果对来世没有期待和安慰,只有今生,今生,对死亡的恐惧就会加剧。
所以,这也是我不完全同意于华的原因。 所谓中年危机,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更是因为时间流逝的无助和死亡越来越近的焦虑。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当你追求它们时,比你享受它们时更有趣。 ”
人生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要害怕最终的结果,只要有一个追求,这个追求的过程才有意义,剩下的就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了。
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也是打破中年危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