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国庆十周年国宴上,50名黑衣人被藏在人民大会堂的天花板上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3-07

导读:1959年9月30日中午,时任北京市规划局局长的沈波突然赶到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进入大殿后,沈伯直奔宴会厅,找到了国庆十周年国宴总负责人郑连福。

郑连福,天津人,1918年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因为父亲在北京柳国饭店当服务员,他从小就接触过柳国饭店,对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岁那年,郑连福被介绍到北京饭店当学徒。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不仅成为了会做中西菜的厨师长,还自学了五门外语,掌握了大型宴会的安排和安排,成为北京首屈一指的宴会设计师。

1949年,新中国举行的第一次国宴由郑连福主持,并因此获得了建国初宴“宴会设计师”称号。 在随后的十年里,他主持了许多国宴,被大家尊为“国宴经理”。

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于9月30日晚上7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国宴,邀请了世界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代表参加。

千人高阶宴,从策划安排到组织实施,每一项工作都极为艰巨和困难。 要协调200多名厨师、1000多名服务员和无数现场工作人员,安全、高效、有序地运作,需要一个头脑和指挥能力强的人。 最终,上级又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郑连福。

接到任务后,郑连福不敢懈怠,立刻前往大礼堂的宴会厅准备宴会。 1959年以前,国宴在北京饭店举行,这是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 为了满足4000多人同时用餐的需求,郑连福决定先组建一个厨房团队。

为此,他走遍了北京数百家餐馆,动员了200多名厨师和1000多名服务员,建立了人民大会堂的后厨。 在与厨师商定宴会菜单并分配工作后,他又开始布置场地。

4000多人需要400多张桌子,由于宴会厅面积有限,如何摆放和布局非常重要。 要让每位客人都有一席之地,但又不能太拥挤,影响服务员的服务。 为此,郑连夫日夜在宴会厅里徘徊,量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想出了一个完美的方案,摆了472桌。

9月30日中午,郑连福正在大礼堂进行宴会开始前的最后检查,看到所有工作都准备就绪,他紧张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但就在这时,他却看到了匆匆赶来的沈博主任。

看到沈主任焦急的样子,郑连福猜到可能出事了,心情不由得又紧张了起来。 果不其然,沈伯见状后,直接问道:“现在换国宴地点是不是来不及? ”

听完沈主任的话,郑连福冒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问他为什么要换个宴会地点?

原来,北京市公安厅的同志们临时发现,大礼堂宴会厅的天花板全是木龙骨做的,宴会举行时,现场所有的灯都要打开,天花板上错综复杂的电线容易因功率过大而自燃, 如果发生火灾,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人民大会堂建成的时候,沈伯是总负责人,对内部结构非常了解,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咨询了上级之后,他立即赶到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向郑连福请问, 国宴负责人,如果他能改变地点的话。

郑连福直接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此时距离国宴开始还有不到七个时辰,宴会厅的布置已经完成,后厨的菜品和食材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而且,国宴请柬已经发放完毕,上面的会场就是大礼堂的宴会厅,如果会场改变,不仅会再次通知每一位受邀嘉宾,还可能引起外国客人不必要的猜想,对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改变宴会地点为时已晚,因此我们不得不尽一切努力防止火灾发生。 起初,公安部门的同志们想动员消防部门在宴会厅外做好准备,一旦发生火灾就冲进去,以确保与会人员的安全。

然而,这个提议却被沈伯和郑连福直接否决了,这次是国庆十周年国宴,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大礼堂注视着宴会的盛况,如果发生火灾, 消防员不可能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扑灭大火。

沈波补充道:“市政厅宴会厅的天花板有十几米高,如果真的发生火灾,消防员很难扑灭大火。 既然不能灭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消除火灾的隐患。 ”

听到这话,郑连福想到了一个办法,为什么不选一些熟练的消防员和电工,带着小型灭火器爬上宴会厅的天花板,等着,发现电线有短路或者火花,及时扑灭,这样才能消除火灾的隐患。

这看起来很大胆,但这也是当时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 作为大殿建设的总负责人,沈波对天花板的质量非常清楚,可以完全承受几十人的重量,不用担心倒塌。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公安部门和上级的批准,之后沈波和郑连福就分道扬镳了,很快就从周边消防队和工厂中挑选了50名熟练的消防员和电工,然后让他们换上黑衣爬上天花板,以免在暗影中被发现。

1959年9月30日晚7时,国庆十周年国宴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顺利拉开帷幕。

此时,谁也不知道,竟然有50名“黑衣人”默默地坚守着头顶的岗位,保护着在场每一位客人的安全。 可以说,国庆十周年国宴办得圆满、顺利、成功,这些幕后英雄们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2024年10月1日,出现了罕见的老照片

    今天,我仍然像往常一样浏览某个平台的网页。我的眼睛亮了起来,我的心颤抖了一下,一个古老的 进入了我的眼睛。这太难得了!我忍不住说了出来。这是我们敬爱的领导人和军事功绩突出的高级将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的合影。虽然有点模糊,但仔细看还是能分辨出谁是 谁是 谁是宋庆龄同志.年月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宴幕后,郑联福不为人知的故事

    年月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为庆祝这一盛事,中国共产党决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国宴。这场盛宴的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位名叫郑连福的幕后英雄。郑连夫出生于年,从小酒楼的一名服务员成长为国宴掌门人,一生传奇满载。童年时期,他在六国饭店招待外国客人,忍受着客人的不友好...

    国庆阅兵35周年 伟人秦继伟与老将周一兵开创历史高峰

    年,秦继伟担任国庆阅兵周年总指挥,与副总司令周一兵携手,演绎了一线队历史上最庄严 最壮观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阅兵式被誉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 最新 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阅兵式 秦继伟的足智多谋无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和副总司令周一兵一样,他的军事经历犹如不朽的史诗,见证了中队的崛起和壮大。...

    国庆阅兵35周年 副总司令周一兵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阅兵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 最新 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阅兵。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忽视阅兵式副总司令周一兵的关键作用。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周,在国庆阅兵周年之际,展现了不为人知的英雄一面。秦继伟的得力助手。国庆阅兵周年,秦继伟担任总司令,但他的得力助手是周一兵。周一兵生于年,参加新四军,...

    太极致远三周年启动庆典暨新春联欢会成功举办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不经意间,太极源健康联盟走过了个日日夜夜,三年风风雨雨,杏林的春秋收获颇丰。过去的三年,是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的三年 这是自力更生 创新发展的三年,也是值得铭记和收获的三年。三年来,在创始人高高董事长为首的执委会团队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盟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联盟逐步探索出适合联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