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出生在泸溪西南平原一个小村庄的90后,我想分享一下老一辈的经历。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和我小时候一样,特别喜欢缠着长辈讲故事,尤其是鬼故事,但每当听到有人讲鬼故事时,我脚上都不会动半步。
但那时候的我,比较年轻,不那么胆小,听鬼故事的时候,我越听越害怕,我越听越想听,越听越有劲。
分享我父亲年轻时的亲身经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2年左右,主人公是我爸爸,是我父亲的一个叔叔的弟弟,我爸爸和那个叔叔当时都未婚,据说已经订婚了。
当时的山东,农村才刚刚开始拉杆拉电,偏远的村庄甚至处于点煤油灯的时代。
电线杆高度不平整,材质不一样,现在有这种水泥管,还有那种测试过黑炭的木杆,现在看来是绝对违法的,供电也很不稳定,经常停电限电, 白天基本没电,晚上没电,很早就断电了。
据我父亲说,那是一个秋天,准确地说,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在我们山东的农村地区,有一种习俗至今还很流行,那就是订婚后,正式结婚前,虽然没有正式的证件,男女还没有结成正式的夫妻,但是属于未婚夫妻,过节期间男方需要去女方家探亲。
那时候,大爷刚订婚,就属于我刚才提到的那种情况,中秋节去看望准岳父。
当然,我父亲此时属于护送人员,在山东,我父亲属于护送人员中的另类。
去过山东的朋友应该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陪客人,要喝酒,而且必须是家里喝酒的那种。
而提到我父亲的原因是他不喝酒。
还是那种根本不喝酒的,喝半杯啤酒就能睡半天。 这在山东并不常见,在山东的随行客人中,它是适当的替代品。
其实大爷的亲戚朋友很多,他之所以找到父亲,一方面是两人关系密切,反正就在一条小巷子里,打个招呼方便,另一方面,他们俩年纪相仿, 而且年龄差不是一岁。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那就是大叔喜欢喝酒,准确地说,应该是酒鬼!
据我爷爷说,这小子长着狗鼻子,隔着墙都能闻到酒味,他藏起来的酒让我舅舅偷偷喝了不少。 爷爷无奈,你觉得他还能做什么? 都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舅舅之所以让父亲陪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开心地喝酒,喝那种酒。
多少婆婆看到阿姨上门,难道还不够好酒好吃,生怕迟钝吗?
就这样,兄弟俩推着比较流行的地排车(即两个轮子并排,中间一个木制马车,一端有两个车把方便马车)。
他们俩推着马车里的大部分礼物,打扮得更洋气(我父亲这么说,好像穿着胸前有纽扣的毛西装,在他们那个时代比较流行)去了小叔叔和婆婆的家。
当然,说到这里,有人问,那时候他们不是有自行车吗?
说实话,他们俩都是当时最流行的大金鹿。
舅舅和大哥在市卫生局工作,有些帮忙,爷爷是大队会计,虽然两户孩子比较多,但当时家里孩子很多,但家庭背景相对比较好。
唉! 我小时候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别说了,不好说,因为我个子矮,只能从大梁下通过,斜着骑,摔得很惨! 鼻子发青,脸肿!
而两个人选择推地安排车,一个原因是山东人颜面好,有点比较,而且也喜欢炫耀,觉得自己现在也是这种德行,哈哈哈哈(山东人不喷! 我想让别人看看我给亲戚带了多少礼物,我也给婆婆面子;
据我父亲说,那时候,炸烧鸡、月饼、糖果、酒,似乎还有大鸡烟、猪肉、米饭和面条等,里面满是小车。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爷想喝酒,喝完酒估计大叔就不能骑自行车了,想要顺利骑回去,就不该想了。
兄弟俩穿着天蓝色的外衣(估计50-60年级的叔叔和叔叔都穿这个),威风凛凛,气势汹汹,轮流走到婆婆家,而不是马车。
舅舅和岳母也讲究人,十菜四汤,好酒好烟招待两人,还特意找了一位特人陪酒,迎接两人。
父亲只是抽烟,叔叔也不担心回家,就甩开胳膊,推着杯子换灯,开心地吃饭。
一顿饭,菜有冷有热,清淡再加,酒也见底再加,从中午十点开始,一直等到太阳正西,眼看太阳就要西落了,两人就开始往回走。
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山东人吃宴席这么慢,简直就是一个爬坡慢,走不动路的老黄牛,其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当时,为了体现客人的重要性,一般都是这样,宴会时间越长,主人家招待得越周到,客人喝的酒越多,喝得越醉,这说明房子的主人就位了,客人也很面子。
当然,现在汽车火了,劝酒的人已经不多了,不过是多年前的老传统了,这个时候,过去的习俗,就是我们人饭前饭后的话题。
舅舅和岳母心疼女婿,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舅舅带了些礼物,留下了一些,还了些。
两人在门口和邻居打招呼,递给他们香烟,父亲没事,虽然酒不清淡,但好在酒没有沾到,很清醒。
舅舅有点头重脚轻摇
这女婿没事,别作弊! ”
哎,这女婿好多酒! ”
你女婿带来的糖好甜! ”
把香烟带到餐桌上! ”
哈哈哈哈......”
不知是因为酒喝多了,还是因为羞愧,舅舅脸红了。
一群热闹熙熙攘的人群向父亲和叔叔告别。
这一幕估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清楚。
大爷状态不好,走得很慢,过了一会儿,大爷的酒气彻底爆发了,直接倒在了地上。
我父亲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我叔叔拖到地面卡车上。 一个人平时清醒的时候,很容易被拖上来,但是当他喝醉了的时候,他就不能直接拖起来,就像一具死尸一样,这是非常罕见的。
父亲点燃了一支烟,坐在地板上的排车上放慢了脚步,听着叔叔沉重的呼吸声,心里有些担心。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瓶装矿泉水,携带方便,就算想买点饮料,也很困难,一个村子最多只有一两个售货亭,过期产品经常卖。
我爸爸怕我叔叔喝酒会烧伤他的身体,所以(其实是酒精中毒)试着给我叔叔喝点水,可惜他们所在的地方不在村子里,也不在店里。
再加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没有人路过,要是有的话,父亲也不会那么麻烦把大叔拖到地上安排车子,这个时候就更难了。
舅舅应该不死,不远处有一顶破帽子,父亲看了看破帽子,又看了看沿路流淌的沟渠,也不在乎帽子有没有邋遢,干脆冲洗了一下,拿了一顶帽子喝了一口,飞快的跑到地上。
帽子本身破了,有洞,帽子的布料很差,就像栅栏一样,到了大叔的嘴里,水就剩不多了。
爹爹也顾不上,本来他们那时候什么都没注意,农村人,吃不干净,不生病,不管是什么,连草籽里沾了沉淀物什么的,全都倒进了舅舅的嘴里。
顺便说一句,我叔叔现在已经快60岁了,而且越来越傻了,我觉得这和爸爸喂他河水有很大关系,哈哈哈哈。
医生说,这与他长期酗酒有很大关系,刺激了他的大脑。 即使是现在,当我进入小卖部时,我点了一瓶酒,最多喝两口,我直接就无聊了!
现在小超市的老板一见到他,就主动给他抢点零食,花生什么的,生怕他在店里喝干了,喝酒有问题,关键是他们都是邻居,不卖他的酒,不合适, 而且很容易不喜欢人)。
就这样,父亲来回走了好几次,知道大爷再也不喝水了,就放弃了。
父亲又放慢了脚步,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暮色也开始降临,兄弟俩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