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夺爱好入场券这件事上,中年男人和年轻人有喜有欢,有喜有忧。
在刻板印象中,中年男人的爱好大多是实现“安静”二字——钓鱼一天,喝茶,最多动动胳膊,动动手指在琴弦上。 但从去年开始,他们更喜欢“节能模式”,却因为没有赢得他们想跑的马拉松而感到沮丧。
赢得马拉松比赛有多难? 据介绍,热门的厦门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都是六七个人争夺一个名额,难度接近演唱会[1][2]。 那么,马拉松是如何变得如此受欢迎的呢?
中年人玩得开心,非洲人赚票
曾经是马拉松,但依旧处于被爱被忽视的状态。
早在 2012 年,该国只有 33 场马拉松比赛。 在被称为“全国马拉松”的北京马拉松比赛中,30,000个名额全部填满了四天[3]。
不仅大家的热情不够高,而且当时跑马拉松也比较困难——规模小,要经过当地部门复杂的审批流程; 大型项目还必须得到中国田径协会的书面批准[4]。
幸运的是,中国田径协会在2015年取消了马拉松赛事的批准[5]。 马拉松凭借其低门槛、规模大、展现城市风采的能力,成功获得了多个城市的青睐,2016年比赛场次猛增至993场,比2015年增长了641%,一直持续到2019年[6]。
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到沧州、肇庆等三线城市,都想试试马拉松的水[6][7]。
而马拉松的“头号粉丝”是一位中年男子。 根据《2019年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近四分之三的马拉松运动员是男性,其中大多数年龄在45-49岁之间[6]。
为什么家里倒油瓶的时候,他们平时都费心去帮他们,却成了外面赛马的绝对主力军? 看看他们赛后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扛着完赛奖牌,笑容青春,仿佛回到了18岁的脑袋**,以及戴着骨传导耳机,踩着耐克阿迪跑鞋,手腕上戴着运动手环,还有一张全身照,搭配各种装备,配文“自我超越, 永不认输”。
可以说,马拉松同时满足了中年男人的三大愿望——刀不老、财富、逃离家庭柴米油盐。
中年男子虽然跑得开心,但到了颁奖典礼上,他只能“专注参与”。 几乎所有在球场上获得奖金的人都是非洲人。
在2023年中国最受欢迎的12场马拉松比赛中,只有两场不是非洲人赢得的。 与上海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一样,非洲人甚至在男子组中直接进入前八名[8][9]。
与“以跑步为乐”的中年人不同,对于许多非洲跑者来说,每场马拉松1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马拉松奖金是他们唯一的经济**10]。马拉松组织者也很乐意邀请非洲跑步者“支持现场”[11]。
从长远来看,甚至形成了非洲赛马的产业链——有商业头脑的中国人看到利润,主动成为马拉松经纪人,“撮合”赛事组织者和非洲赛跑者,一旦运动员获胜,代理商可以拿走10%-15%[11]。
不难理解,非洲人来中国跑马是为了“赚钱”,但为什么中国马拉松组织者也需要非洲人呢?
马拉松,城市的摇钱树
事实上,城市组织者选择与非洲跑者“双向奔赴”背后的原因大多是为了提高马拉松的水平。
在专业跑者眼中,城市风光和特色美食只是加分项,赛事的客观性是他们报名的核心原因。 等级越高,比赛越高,这意味着比赛已经通过了官方检查,往往有更好的经验和更高的参与价值。
根据世界田径协会制定的国际标准,马拉松赛事的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标志、精英标志、金标和白金标[12]。
Gold Label 和 Platinum Label 马拉松是该部门最强大的王者。 但为了被评估,参赛运动员的水平不能马虎。
在最新的标准中,黄金标准赛事要求五名男子和五名女子参加黄金级别; 白金标签项目更为严格,需要三名男性和女性白金运动员以及四名男性和四名金牌运动员[12]。
运动员的分类主要取决于他们在10000米、路跑和马拉松项目中的排名。
截至2024年2月,在世界田径官方排名中,非洲人占70%以上[13]。
这解释了中国马拉松组织者对非洲人的需求:邀请精英跑步者,其中大多数是非洲人,对“支持领域”进行评分。
而一旦比赛获得了黄金标准身份的认证和祝福,好日子就会接踵而至。
一方面,一场有数万人参加的马拉松比赛,就像一个巨大的移动广告牌。 想要趁机推广的大企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冠名赞助的大好机会。
例如,2023年金标深圳马拉松以荣誉命名,跑者制服印有李宁,起终点标志上列有中国平安、中国民生银行等公司的标志[14]。 各大知名企业的出场频率相当高,就像学校招生的场景一样。
另一方面,马拉松和城市旅游就像一种“买一送一”的关系。 上海马拉松是中国仅有的两个白金标签赛事之一,取得了4旅游收入为5亿美元[15]。
很多从外地远道而来的参会人员跑马,左手拿着马拉松参赛手册,右手拿着吃喝玩乐的签到指南,白天用脚丈量梧桐区赛马,晚上别忘了在外滩与“魔都三件套”合影留念。
即使参赛者来去匆匆,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玩,在其他地方比赛所需的门票、机票、食、酒、住宿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跑马拉松是没有歧义的
看到头条赛事火爆,很多主办方都抱着“我能做到”的错觉,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
其中,不少不称职的组织者试图“混淆明珠”:一两个专业人士拉来几个大学毕业生,趁着马拉松的东风吸引赞助商,错过了没有赢得热门赛事的跑者,于是一场“草台”马拉松诞生了[16]。
但马拉松是最不适合愚弄的项目。
光是看参赛者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就足以让很多主办方“面面相觑”。 把数以万计的跨越老、中、年轻三代,偶然能“同住一屋子”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组织他们安然无恙地跑了几十公里——要想这样做,完全不可能有一些成熟的跑步经验。
更不用说在“跑得好”之上让人们“跑得好”的各种服务了。
根据中国马拉松的评审标准,一个合格的马拉松从路线、起点和终点规划,到跑者服务、比赛温度和医疗救助都有要求,例如,赛道宽度应大于9米,最窄处应不小于6米宽; 饮水站为每位运动员准备了至少 250 毫升的水和饮料。 17]
参赛者可能会觉得这些标准只是“基础”。 但对于组织者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们必须为成千上万的人服务,不能犯错误。
在赛马人的吐槽中,跑不了的窄路、看不见的补给、没完没了的排队,堪称他们的三大噩梦。
草地平台团队举办的比赛有点离谱,已经上升到行为艺术的水平。 比如,在一场没有完全封闭的马拉松比赛中,体验是和骑自行车的叔叔阿姨并肩走,跑步时要等红灯过马路。
此外,马拉松路线很多都经过主城区,如果主办方没有做好公告,在路上被堵住的居民也会遭殃:迟到、绕道、坍塌的市民,出门时发现门被围住。
如果说通过马拉松认识一个城市的人被称为“城市名片”,那么马拉松能阻挡的只能是“城市血块”。
而伤势最严重的,是“跑瘾”最大的中年男人,他们打好比赛没能画出来,比赛不好,难得被激起热情,结果迎来了一盆冷水。 我忍不住问自己:“下次你会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