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在陕西省秦岭做研究时,遇到了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 他曾经是一个有登记卡的贫困户,外出打工,开了小卖部,然后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获得创业担保贷款,学习养蜂技术,后来建立了生态农场,不仅实现了个人的扶贫致富,还带动了周边百姓增就业增收......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前,人民大会堂“会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蓉, 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观众讲述了陕西山区一位青年创业者的故事。
莫蓉说的那个年轻人,就是柳坝县江口镇玄坛村的李远。 3月4日下午6点,记者采访**时,他还在忙着接待客户。 1985年出生,初中因家庭变故辍学的李媛,现为六坝县神山源生态农业开发总经理,年营业额1300多万元。 公司致力于发展天麻、蜂蜜、香菇、木耳、西洋参等秦岭特色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
母亲又聋又哑,父亲常年身体不好,李渊17岁就北上习安打工。 在建筑工地当过饭店服务员,好不容易攒点钱在习安卖凉皮,却因母亲的车祸和父亲的车祸而被迫回老......突发性脑出血李远说,人生的“大山”总是毫无感情地压在他身上。 但他总是告诉自己不要跌倒,要像家乡山上的藤蔓一样坚韧。
不到两年时间,家里的积蓄就花光了,李远去附近的矿山打工养家糊口。 “村里有什么钱可以养家糊口? 在矿井里的时候,李远就想过一种新的出路。
我在一家商店做业务员的时候,同岗位的人月薪是500元,我之所以能赚到三四千块钱,是因为我有热情,喜欢交朋友。 我想,为什么不使用这个专业呢? 于是我借钱去上海学习营销管理、股权结构等知识。 李媛回忆道。
在习、上海等城市闲逛时,李远发现山区的土特产很受人们欢迎。 六坝县,地处秦岭南麓,素有“绿色宝库”和“天然氧吧”之称,可开发利用的中药材有1300余种。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研,李媛决定在家从事种植养殖,把家乡的绿色产品卖到“远方”。
2016年,李源在村里养蜂投资5万元,一年收入不到7万元。 他知道,要想把行业做大,就必须依靠团队。
后来,李媛结识了经营蜜蜂养殖合作社的姚祖源。 姚祖远不爱说话,但育种技术成熟,养殖规模大,正好缺少李远这样擅长销售的人。 两人一拍即合。
2017年初,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柳坝县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 在创业担保贷款、专家技术援助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李远和姚祖源成立了神山苑养蜂合作社,很快发展了天麻、香菇、木耳等产业,注册了神山苑生态农业发展。
每年8月,李源策划“猎蜜节”,吸引省内外客商走进青山绿水,看看蜂蜜产地,再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宣传。 2018年8月,举办第二届“猎蜜节”,近200家商家签约,金额超过100元。
*中国人民保险也主动帮我们销售产品。 如今,我们在山上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销量也越来越高,真切地觉得,清水青山是无价之宝! 李媛说,“公司计划在下一阶段建设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养生基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这里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舒适的生活。 ”
李渊励志的创业故事,让莫蓉记忆犹新。 在《委员会频道》上讲话时,莫蓉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个年轻人的肯定和钦佩:“党十分重视稳就业、促就业,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 就像我说的这个故事一样,政策力度、个人努力、服务帮扶,一定会推动就业工作更深入、更实际。 ”
莫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秦岭一些地方的'绿色就业'模式很有意义,我们以后会做一些调研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