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月10日春节档正式开始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 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影片争夺观众的眼球,而且这些影片实力相当接近,没有像去年春档档《流浪地球2》那样有明显的差距,所以竞争会非常激烈,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
这部春节档电影层次分明
本届春节档果然是“旱旱涝涝”,《火辣辣辣》和《飞人生2》遥遥领先,各自票房均突破20亿元,分别位列春节档票房榜第一和第二。
紧随其后的是《熊出没:时空颠倒》和《二十条》,这两部影片的票房也都突破了10亿元,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再是《一起摇晃太阳》和《红毯先生》,这两部电影的总票房还没有超过亿元,算得上是春节档最大的两部“炮灰”。
由于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一起摇晃太阳》提前宣布退出春节档,并推迟到3月30日再上映。 因此,它成为继2023年《中国乒乓》之后第二部退出春节档,中途重映的电影。
当《一起摇晃太阳》宣布退出春节档时,观众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部电影的票房表现确实很差,题材也确实不适合全家欢春档。 这时,也有人表示,《红毯先生》离撤档已经不远了。
相比之下,《红毯先生》的表现在各方面都不如《一起摇太阳》,在票房成绩和观众口碑上都逊色于《红毯先生》。 因此,它似乎也应该选择退出并逃离这个竞争时刻。
红地毯先生退了,出乎意料,也合情合理
春节档收尾,《红毯先生》正式发文称:“影片将退出春节档,重新选择档期与大家见面。 目前,新的时间表尚未确定。 果不其然,在春节档即将结束的时候,《红毯先生》正式发文称:“影片将退出春节档,重新选择档期与大家见面。 目前,新的时间表尚未确定。
宣布撤档时,《红毯先生》总票房刚刚突破8000万元。 而且据说这部电影的总投资高达26亿元,损失似乎已成定局,就算撤档再定稿,也很难做出大的改变。
原因如下:
1)刘德华定律。
最关键的是,《刘德华定律》已经不好看了,刘德华的电影近年来也没能创造出比较可观的票房成绩。
所谓“刘德华定律”,就是说刘德华的电影在档期的票房不是很满意,档期之后,会多方面积累和超越,最终票房还可以。 就像2021年的《人群》就是这样。
但近年来,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在刘德华身上。 《红毯先生》的日票房一天比一天少,其他电影的票房可以超过一亿,但也只有几百万。
2)票房“上街”。
《红毯先生》上映7天,票房不到1亿,导演宁浩曾说过,票房无所谓他想做什么,他想做的就是一部电影。 但从宣布撤档这部电影的消息来看,没有一个电影人不在乎自己电影的票房,票房成绩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3)题材不符。
《红毯先生》的退出,标志着一个靠演员和剧情拿到票房的时代结束了,如今这部电影已经进入了靠人气和宣传成为大热的时代。
4)激烈的内部竞争。
春节档是电影市场最重要的档期之一,竞争历来激烈,哪部电影能多拿一个档期尤为重要。 往年春节档前几天,各大片都在争抢,看谁的发行能力更强,能拿到更多的片。 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让观众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一部电影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5)电影人的发行能力和行业的潜规则。
首先是发行商的背景和实力,以及他们是否能为院线和院线创造足够的“威慑力”,以满足他们的电影排片需求。
二是行业潜规则。 比如往年发行商通常会给院线一些档期费的“好处”,相当于给院线一个放心,即使档期影片的上座率达不到预期,院线的损失也可以通过档期费来弥补。
总结
此前,导演宁浩一边为《红毯先生》争取自身权益,一边试图为影院和观众发声。
但它真的有效吗?
我觉得至少春节档前两天没用,背影有没有竞争力,就看电影本身的质量了,春节档是团圆的时代,通俗易懂的喜剧团圆片,应该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