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明朝江南地区下了一场大雪。 大雪下了三天,明末作家张岱亲眼目睹了这场大雪。 大雪停了,杭州郊外的西湖里弥漫着人声和鸟声,这是几百年后现代人从未见过的景象。
天色比较定,俞坐了一艘小船,抱着炉火,独自去湖亭看雪。 雾凇浓密,天空云山水,上上下下都是白色的。 湖面上的影子,只有堤道的一丝痕迹,湖中央的一个小亭子,剩下的船里还有一个芥末,船上有两三个人。 亭子上,地毯上相对坐着两个人,一个少年烧酒炉正在沸腾。 见到禹,他大喜过望,说:“湖里还有更多这样的人! “拉着剩下的一起喝。 于强喝了三杯白酒,分开了。 问他姓什么,他是金陵人,他就在这里。 下了船,周子嘀咕道:“别说你傻,傻的人就更多了! 张岱的《陶安的梦境回忆》。那是一段大约300年的冰河时期,横跨明清两代,冷得江南、华中、华南等地都出现了冰雪奇观,冷得洞庭湖、鄱阳湖都冻了三尺。
什么是小冰?
“小冰小冰河时代”的概念最早由Matthes于1939年提出,最初用于描述全新世最温暖时期之后的时期,之后冰川经历了一段相对温暖的时期,并在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之间达到顶峰。 在中国,15世纪末-19世纪末通常被认为是小冰寒期,因为这个时期是明清时期,所以在中国也被称为“明清小冰时期”。 朱克珍先生是利用史文献研究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先河,他在《中国近5000年气候变化初步研究》一文中,对中国近5000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近5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基本结构。 在朱老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们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进一步提炼了四个寒期,出现在“”中。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和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在四个寒冷时期中,寒冷时期在1600年左右特别强烈。 每一次气候变化都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小冰气候将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减产、人口迁移,甚至政权更迭和政治边界变化。
明清时期“小冰河时代”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暖冷和干湿变化的气候变化异常。这一时期,中国的冬天很冷,夏天旱涝频发,在众多产业中,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产业,而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像中国这样,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明史专家研究:“无论从饥荒的总数,还是灾害的频率,以及饥荒的破坏力来看,明朝的饥荒都是史无前例的,仅就饥荒的频率而言,明朝也首当其冲。 历史事实表明,结论是可信的。
明末自然灾害的频率、范围和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从万历到明朝灭亡,水涝、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从未间断,在这些自然灾害中,旱涝发生频率最高,破坏性最强。 在《明世录》、《明史》、《明徽典》等文献中,如“长旱”、“不下雨”、“千里如焚”、“特旱”等。 在中国古代,官史上关于饥荒的记载大多局限于王朝直辖地区,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则很少被考虑在内。 在明朝,特别是在小冰河时代鼎盛时期的明末,气候变化对在高纬度地区以游牧、捕鱼和狩猎为生的女真部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小冰期气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水的变化上,温度和降水的波动无疑影响着草原植被的全身。 小冰期的到来会导致气温骤降,冬季极度寒冷,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大面积牧场死亡,造成“白色灾难”,这对游牧民族来说是致命的。
小冰时期对中原的大明王朝和远东北的后金女真都是严峻的考验。 特别是气温的下降和降水的波动,使作物的生长条件更加恶劣,导致作物产量大幅下降甚至无法收成,饲料死亡等致命打击。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农业(广义上)是农业和游牧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小冰时代”与社会动荡对于正值“小冰河时代”鼎盛时期的明末来说,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活环境恶化,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明朝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在邓云的《中国饥荒救灾史》中,有一段关于饥荒、社会动乱和农民起义关系的讨论:“一旦农民的贫困和饥饿达到极端,流离失所和死亡现象继续扩大,农村和城市的总骚乱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骚乱往往是逐渐酝酿的,变得越来越戏剧化。 刚出现的时候,它的势头还很弱,而且归根结底,往往是军队的规模,革命史上屡次发生的农民起义,无论大小,也不管持续了多久,都不是由饥荒引起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以饥荒为背景的, 这已成为历史先例。
明朝末期的几次大规模饥荒伴随着严重的内乱。
(万历)二十二年春正月,诏书是给各省灾,山东、河南、徐、淮都特别坏,盗贼遍地,有师玩诏,朝廷诏不好。 “万历44年7月)是月,陕西乾旱,江西、广东水,河南、淮、阳、长、镇、蝗、山东盗土兴起。 ”在传统社会中,低温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会影响农业生产,民生苦不堪言,同时也会直接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进而造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剧烈社会动荡, 形成了一场大迁徙,一场大流离失所,一场大战和混乱。民众起义的加剧导致了明朝基层治理的崩溃。
虽然主要原因可能不是气候和饥荒,但这两者无疑是明末雪崩治理的重要因素。
辽东战争失败的锅,你能承受吗?
明朝末年,对后晋的战争大多处于失败状态。 一场战斗的胜利,需要“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和“对的人”,而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后两者的局面,转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而“一天的时间”根本无法用人力来控制。 明朝末年,“一时”是“小冰期”。 虽然“小冰时期”在战时对双方一视同仁,没有利弊论,但可以发现,对于明军来说,其弊端比后晋更为明显。 后晋女真人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也远远优于农业民族。 明朝和后晋之间的战争大多发生在辽东等地,这些地方都在东北地区,对于明军来说,气候从南到北逐渐变冷,而对于后晋军来说,他们在温暖的地方作战。 在《明史》中,有许多关于明军因天气原因影响行军的记载。 比如“天大雪,士兵不进,师漏”,“地泥泞,时间贫,风雪裂,士兵意志不坚定”。 这些历史记录似乎正在推动一个结论,即气候影响了明军在辽东的行动。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如果详细研究这个结论,准确性会大大降低。 难不成一边是明军忍寒苦行军,另一边是建州女真人吃火锅唱歌侍工?
在决定辽东战局的萨尔胡战役中,明军惨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天气,而是硬实力的缺乏。 明军因准备不足而失败,战斗力下降,绝对实力下降。 当时明军统帅的军事派遣,已经是那种环境下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同样,严寒带来的蒙古部落饥荒,明廷也没有把握。 当明津气候发生变化,遭受寒冷、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时,河西的蒙古部落也饱受旱灾之苦。 这时,明朝总经理袁英台提出,要收拢饥肠辘辘的蒙古人,救蒙古人脱离水火,以此来收敛明晋战役中百姓的心,拉拢蒙古贵族,帮助蒙古,这样至少不会阻碍明军对后晋的军事进攻。 然而,这一建议遭到了平民集团代表Tobe Langchu Fukuni的坚决拒绝。 就这样,饥肠辘辘、急需帮助的蒙古族人,被明廷无情地拒绝了。 后来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傅国更有远见,他们不谋而合,袁英台想帮助饱受旱灾之苦的蒙古人,即使侯晋本身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也从未放弃过对蒙古的帮助。 正是这种正义之举,让蒙古人民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怀念后晋,使晋国与札澜蒙古同盟在天命四年后结成。 “在宣誓期间,蒙古国多次因缺粮而前往开元、铁岭掠夺粮食。 或掠夺粮食,或被俘虏,带走牲畜,每七八次就得到一千多头牛。 此时,蒙古人已经完全倒在了后晋一边,在明晋之战中与明朝对峙,大大增强了后晋的实力,明朝与后晋的战争变得极其艰难。 由此可见,气候变化虽然不会在战争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必然会影响战争进程。
一个健康的政权是应对突发危机的唯一途径唐振官三年,漠北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天灾,唐太宗立即趁机安排,一举歼灭了东突人。
明崇祯在位期间,漠北也遭受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在明朝崇祯皇帝的派遣下,蒙古部落一举向新建立的后晋政权投降。
这就是一个健康的政权和一个对突发危机做出反应的不健康的政权之间的对比。 明朝末年的小冰时期,实际上引发了新一轮的中国人向东南亚移民的浪潮。 在岭南地区,小冰期的影响同样严重。 广东的降雪很少,但在19世纪中叶,这样的降雪很多次,连续三年连续降雪很多次。 气候变化对珠三角地区农业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打击,自然灾害频发,经济萧条。 在19世纪中叶的历史书中,旱灾和霜冻灾害频频出现,随之而来的农业歉收、饥荒,甚至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并不少见。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社会的大萧条。
土地不够容纳人“,”土地狭小人口稠密,所谓天然产品不足以养活他们的财富“,狭小人口稠密的广东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这些因素导致在家乡无法生存的饥饿百姓将目光转向海外。 这也是明清时期发生的广东沿海移民潮。 他们选了美国、南阳等地,泰山县志上说:“山多地少,百姓生活艰难。 正是明清小冰时期,让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在海外扎根。 对于明朝帝国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机会之窗,但由于腐朽、动乱等原因,错过了这个机会之窗。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提出“17世纪总危机”的概念,认为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过渡,农业产量下降、经济衰退、饥荒频发、瘟疫爆发、社会动荡等危机在各国普遍出现。 此后,学者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战争等角度分析了17世纪大危机的成因和性质,有学者从“小冰时代”的气候变化来解释17世纪危机的发生。 在近代早期,气候变化影响了作物生长,粮食减产导致饥荒,影响了人类健康,并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猖獗传播。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必须改革农业生产,制定相关法律,强化行政职能,制定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欧洲也受到小冰时期的困扰。 在此期间,法国经常发生极端天气事件。 1651年1月,由于飓风和低气压,天气非常潮湿,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河流**; 17世纪60年代,春夏干涸数年,秋冬雨不停,加龙河泛滥成灾; 1675年,受东南亚两次火山喷发的影响,成为无夏之年; 从1687年到1700年是蒙德极小期最冷的十年,巴黎的平均气温为1015摄氏度; 1692 年有 152 天降雨,163 年有 163 天降雨; 1708-1709年冬天,一共发生了七次寒潮,其中第四次席卷了法国北部和南部,从1709年1月5日晚上到25日晚上,几乎整个法国都被冰雪覆盖,巴黎和凡尔赛宫的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 国王玻璃瓶里的酒结冰了。然而,摆在后人面前的事实是这样的陷入困境的十七世纪最终成为法国发展的主要时代。在此期间,启蒙运动在法国也如火如荼,点亮了整个西方文明。 所谓小冰河时代,并没有同时摧毁法国、英国、**,相反,气候、饥荒等问题,反而迫使社会实施变革,解决那个时代的问题。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为什么同样的不可预测的自然事件最终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发展,却成为中国从繁荣中衰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