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程学荣广州报道
2024年1月29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开庭审理中国恒大清算案,法官在听证会上裁定中国恒大清算,29日下午将举行是否发布监管令的听证会,法院可在听证会后通过发布监管令的方式任命清算人。 2022年6月24日,嘉盛环球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针对中国恒大的清盘呈请,涉及债务金额8625亿港元。
经过七次休庭听证会,以及随后有传言称新的外国债权人加入并打算接管,中国恒大终于迎来了被勒令清算的命运。 幸运的是,恒大的房屋交付量已经接近八十。 中国恒大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这个结果对恒大集团意味着什么? 其国内业务,特别是保管物业交付的后续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
对此,恒大集团CEO肖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行了独家回应,多位专家也从不同角度解读。
肖恩:太可惜了! 稳步推进保障楼宇交付等重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开庭对恒大集团清算案有何影响? 恒大集团的下一步是什么?
肖恩:本集团及中国恒大已尽一切努力就离岸清盘呈请进行抗辩。 此前,本集团支持并督促中国恒大及其顾问团队继续与各债权人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公平对待境内外债权人,积极推进海外债务重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最大程度、公平地保护境内外债权人的最大利益。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恢复和提升资产价值和业务活力,但我们对部分重组的核心条款进行了多项重大调整,不仅是为了保护海外债权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保证公司持续经营和风险化解的时间和空间, 也得到了广大债权人的充分理解和宝贵支持。
但客观上,集团经营面临巨大困难,资源极其有限,债权人初步投票未达到预期,恒大地产已被中国证监会查处,集团实际控制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而公司还认为,海外债务重组关键环节无法满足相关法定条件,使得各种不确定性不断加剧,使得债务重组计划最终难以落地。法院今天的裁决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我们只能表示,我们已经尽力了,对此感到遗憾。
未来,本集团将正视困难和问题,采取一切法律和合规措施,在保护境内外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本集团业务的正常经营,同时也将积极与清算人沟通,配合清算人依法履行相关程序, 促进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解决债务问题。
我想强调的是,本次法院发出的海外清盘令的对象是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03333)。hk)。目前,恒大集团等境内外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管理和运营体系保持不变,集团将继续尽一切可能确保境内业务和经营的稳定,稳步推进保障楼宇交付、保持物业服务质量不受影响等重点任务, 仍将尽一切努力确保风险化解和资产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仍将尽最大努力依法公平推进各项工作。
最后,借此机会,再次向恒大集团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在稳经营、化解风险、捍卫清算过程中给予恒大集团信任和支持的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 后续情况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符合市场逻辑,不会对国内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清算时重组依据不大”。
对于这样的结果,一位熟悉跨境重组的香港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恒大集团作为一家业务领域多元化的超大型房地产企业,虽然其海外债务占整体债务的比重较小,但结构复杂,绝对金额较大。背景在组 2 中面对39万亿债务的巨大压力、不断的负面消息、不断积累的经营压力、公司宣布不遵守境外发行规定等,这一裁定是合理现实的。
上述资深合伙人认为,从多年来的市场案例来看,中国恒大清算与公司规模、债务复杂程度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关键原因应为公司自债务危机以来暴露在外,一直面临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重大财务管理问题。刘永卓和恒大财富管理公司管理人员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直接印证了恒大集团内部管理长期混乱失控,甚至违法。
在这位资深合伙人看来,从恒大债务危机的发生到恶化,经过几轮市场调整,原本面值100美元的恒大集团海外债券市场**,已经跌至15美元左右,恒大旗下三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价已跌至0低于港币5元。 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市场对恒大的危机和不确定性的预期从预期到逐渐接受,再到消化和反映在债券和企业身上。 各种市场情绪导致一定比例的债权人支持和不支持重组,形成僵局,进一步形成对境外债务重组各个方面的压力甚至抵制。
他进一步分析,基于上述市场信息,包括海外债权人发布的预期判决,市场对海外实体中国恒大的信心所剩无几,可以推测,在后续清算的情况下,中国恒大的重组几乎没有依据。
从中国恒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上市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即“独立的法人实体”,从香港市场清算人通常的工作模式来看,预计恒大集团的国内业务不会立即受到太大影响,但预计后续的清算工作会比较复杂, 艰巨而旷日持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后续程序,由临时清盘人或法院指定的清盘人接管上市公司。 清算人的主要职责是在清算时保全和变现公司的资产,并要求公司根据市场惯例配合调查资产、负债和经营情况,并分析处理资产和负债的各种可能性。 香港市场的相关法规和法律相对成熟,相信清盘人应顾全局,通过与公司合作的积极沟通和谈判,尽可能保护债权人和所有相关方的利益。
“国内购房者依法享有优先权”。
一位熟悉情况的法律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香港法院下达的清盘令在法律程序和市场心理上的意义远大于对恒大集团境内业务和风险解决的实际影响。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本次海外清盘令仅针对中国恒大(03333)。HK)为恒大集团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实体之一。从法律上讲,清算是将公司持有的资产变现,并按照债权优先顺序分配资产,偿还公司债务的法律程序。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恒大的清算并不意味着恒大集团的境内实体破产。 其次,在被清算实体被法院指定的清算人接管后,公司现任董事的权力被终止,但这一系列程序一般只针对中国恒大及其直接持有的资产。
另一方面,购房者依法享有法定优先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去年4月发布的司法解释,在相应条件下,商品房消费者主张其房屋交付权和要求返还价款的权利优先于其他债权人的偿付权,即 买方在风险处置和债务清偿方面享有优先权有坚实的法律依据。
作为恒大集团的境外上市实体之一,中国恒大及其境内外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 从股权结构来看,即使海外实体被清算,在一段时间内,恒大集团在中国的主营业务也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而且从务实的角度来说,清算对国内交付楼宇的影响将非常有限。
此外,清盘令发出后,公司在香港的诉讼程序将暂停,这也可避免其他一些境外债权人发起的诉讼,其结果将影响整个恒大集团的债务风险化解。
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法律法规推动债务风险的化解,楼房的交付就有了法律保障,这就是“天不塌下来”的说法。 法院的裁决意味着,中国恒大因其长期缺陷而被清算,并可能最终导致离岸公司的解散,尽管该公司此前曾努力进行自卫和推动债务重组。 虽然历史上仍有企业在清盘人的带领下通过重启债务重组程序来寻求撤销清盘令的案例,但中国恒大很有可能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性。
“那一刻不是那一刻”。
某知名券商机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清算结果来看市场博弈和机构选择还是要看的。
首先,无论动机如何,提出和更换清盘呈请是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也是债权人在国际市场上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都是清算和市场行为,此时的清算与当时的清算有很大不同。
当时,嘉盛全球提交的清盘呈请,其实由传闻中的“公海赌王”之子连浩民控制,更被市场视为千方百计逃避自身投资决策失误责任的“非同寻常行为”,给恒大集团施加了最大压力, 甚至试图用极小比例的债权“吞下大象”。
香港高等法院在境外债权人表示有意接管清算后下令清盘,是市场各方博弈的结果,在各种重要信息逐步如实披露后,几乎完成了整个离岸债务重组周期, 债权人与每个债权人进行了多次谈判和沟通。
其次,恒大的境内外债权人大多是专业机构,不同机构持有债权和债券的时机和时机不同。 但无论是刀子舔血,还是投资失败,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相应的选择。
上述知名券商机构负责人推测,恒大事故发生后,不同的机构会在不同时间持不同仓位,例如,由于公司违法违规,重组受阻后,一些海外债权人会转而支持清算。 不同机构的独立决策很容易形成非常复杂的市场反应,估计在清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立场和反应。
这一次,无异于原本反对连浩民清算的海外债权人改变了立场,以从锅底抽工资的态度表示愿意换掉连浩民,或许促成了法官下令清算的“一脚”, 这意味着债权人已经判断,在市场化重组的条件下,他们确实无法从中国恒大获得更多的剩余利益。”
最后,虽然事故发生后恒大的客观基本面基本面基本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市场目前对恒大集团的认知也与当初承担风险时的认知大不相同。
恒大集团迫于市场压力,勉强披露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负面信息,有利于市场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但重点却聚焦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会计操作存疑、“说一套做一套”的虚假承诺。这仍然使企业管理团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此外,恒大财富的杜某等人、恒大集团实际控制人许家银、恒大汽车负责人刘永卓也已采取强制措施。
“公平、平常、礼貌地对待中国恒大清算”。
一位资本市场观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当前市场存在一些错误观点,将恒大长期的金融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甚至风险积累导致的犯罪混淆为房企的通病,甚至试图将恒大的风险歪曲为不支持救助民营企业。 这些错误的观点在论证和论证上都有明显的缺陷。
上述观察人士认为,市场与国有企业应一视同仁,在关心企业发展、保持容错创新空间的基础上,区分守法的“好孩子”和违法甚至犯罪的“坏孩子”。 我国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就是要及时防止劣币赶走良币的局面,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决不能让“坏孩子”野蛮发展、欺负“好孩子”的局面放任不管。
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恒大的问题是一个“坏小子”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以公平、常态和客观的态度看待公司涉嫌违法违规和恒大集团海外实体的清算。
一方面,那些踩过法律红线,挑战法律公平正义底线的人,无论公司业务兴旺还是清算破产,都没有例外,更别说“大到不能倒”。 对于中国恒大来说,即使有债权人愿意冒着风险推动重组成功,恐怕也不会成为这家公司逃避境内外法律责任的“避死金牌”,也会依法追究责任。
另一方面,此次香港法院下令清算境外上市主体,在相对成熟的香港市场进行清算,总体上是恒大集团长期大规模扩张、风险积累甚至违法违规的必然结果之一, 这符合市场惯例,也是意料之中的。
此外,恒大集团的主营业务在国内,根据目前综合资料,涉及恒大交付项目推进进度总体平稳,据熟悉业内人士了解情况,恒大房屋交付量已接近八十户,个别项目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相信在各方的推动下, 住房交付问题终于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恒大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但市场不应过于焦虑。 2023年11月27日,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25项支持民营经济的措施,有力地体现了我们在理念、制度、实施层面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同时,司法机关、监管部门、市场也在不断完善对破坏市场公平正义、违反法律法规甚至犯罪的企业和个人的惩戒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和壮大维护良好环境。
去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要规范股东行为,指出要查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通过关联方“掏空”企业等滥用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交易,占用企业资金用于非经营目的,违反担保将风险转移给企业,从而增加违法犯罪的“内部控制”成本。维护股东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他进一步指出,恒大地产134亿元地产基金被占用有新进展,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恒大地产相关主体已对中国恒大、恒大地产等涉案主体提起诉讼,其他情况恐怕难以说服法院, 监管部门和市场认为,许家印作为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不必为这笔巨额资金挪用承担责任。
知名房地产市场机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宏观角度看,2023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已经顺利实现,趋势正在逐步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解读,2023年GDP增速为52%的经济数据主要体现了粮食生产、畜牧业、工业、服务业、市场销售等十大方面的积极信号,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幅为3个百分点。
同时,央行近日密集发声,不仅要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稳步化解大型房企的债券违约风险,还要按照城市特有政策的原则,加大对房地产保驾护航的金融支持力度, 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用好保交贷款支持计划、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
房市机构负责人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央视采访中透露,在各方支持下,各地保障房交付工作稳步推进,带动全国住房竣工面积同比正增长, 达到20%。前期实施“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政策后,一批自住需求得到释放,并持续有效释放,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也存在区域分化。
从去年下半年部分重点城市的反弹来看,这一现象有利于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楼市的复苏,政策与市场两股力量在企稳反弹的大方向上相互加强、相互促进,宏观经济复苏正在向好, 这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证明了它对帮助企业纾困是有效的,进一步稳定了行业和整个市场的信心。
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会议,强调加快落实城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下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同时,从保持整个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来看,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阵痛”,但从长远来看确实是有利的。 只有清除存在重大隐患和严重违法违规的问题企业带来的风险,才能为其他守法、合规、健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留下更广阔、更健康的空间。
在楼市代理负责人看来,恒大的处境很特殊,这家公司就像电影《阿飞正传》中那句名著中的“无脚天堂鸟”:世界上有一家公司没有原则,只能不停地寻找“吹”泡沫的出口, 如果它吹不出来,它就会找到下一个出口继续“吹”。
长期以来,社会对反映许佳音与恒大高管奢侈生活的“宾史总结”、许佳音与丁玉梅的“技术性离婚”、恒大集团收入虚增6643亿元,甚至对所谓“恒大债务美元化”等概念的错误解读,都指向了焦虑, 市场的疑惑和质疑,以及恒大集团巨额债务、违法违规等事实和问题。不过,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和第一公司也观察到,恒大集团并不珍惜自救的机会,而是似乎在加速“躺平”,小动作不断,继续抱着侥幸心理“押在赛道上”,各社交网络上恒大集团的“水军”也频频出动。
虽然规模达300亿美元、结构极其复杂的海外债务占恒大集团总债务的不到十分之一,但在基本面如此脆弱、各方博弈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仍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向前迈进, 资金已经耗尽到这个地步,外界有那么多疑问。如今恒大人寿和盛京银行已经“去恒大”,恒大旗下恒大等三家**都“成仙”了,海外战争投资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许家印等人也因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这只“无脚天堂鸟”或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停飞落地的结局。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21 Finance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