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普惠市场最好的仗,依托强大的研发和整体生产能力; 在中高端市场,技术研发和产品实力是唯一的关键。 ”
文霸九玲
2月19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新一轮内卷拉开帷幕。
同一天,比亚迪抛出重磅炸弹,宣布秦plus和驱逐舰05荣耀版令人震惊地上市,起价仅为798万元。 这**不仅蒙蔽了新能源车企的双眼,也让传统车企感到喘不过气来。
来源:微博。
在比亚迪看来,这不仅是自身产品线的创新,也是对整个A级家用车市场的全面挑战。
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飙升至950万辆,同比增长36%,稳居全球第一,连续9年创下辉煌纪录。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表现尤为抢眼,产销量增速超过80%,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比亚迪表示,此次下行探索是实施“同油同价”战略的重要一步,旨在加快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进程。
比亚迪出手了,其他车企也不得不出手。
两个小时后,上汽通用五菱将五菱星光150进阶版降价6000元至998万元的新**进入“9万级”超长纯电动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市场。 当天傍晚,长安启源也不甘示弱,将Q05和A05车型的起价定在789万元,并高调高调喊道:“电比油还低! 低! 低! 战斗的呐喊。 此外,哪吒汽车也加入了降价大军。 哪吒X、哪吒绫、哪吒S等多款主力机型已经公布,从5000元到2不等20,000元。
来源:微博。
当然,合资车企也在考虑应对,据业内人士透露,几家最核心的合资车企,19日晚一直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比亚迪引发的这一系列国内车企降价,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比亚迪为何先降价?
此前大V拆车**展,只不过这次降价的秦加DM-i车型,全部核心零配件,包括电机、电控、蓄电池及专用DM-i发动机、变速箱、核心控制芯片等,比亚迪全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组装。
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9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都是自主研发生产的。 即使是汽车减震的小零件,比亚迪也做过研发,并有专门的第一链条子公司负责生产。
比亚迪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
根据抖音车V“@板儿姐聊电车”的说法,这个价格是798万元秦PLUS DM-i Glory Edition,实际车辆成本应为6约20,000元。 作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工程师,她与比亚迪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
她提供了一些信息:比亚迪对自己汽车的研发有着非常核心的理解。 例如,比亚迪专门为增程车开发的发动机被减去,以确保其动力输出和稳定性。
对于电机、电控、电池等零部件,比亚迪反而加大了相关技术投入,希望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核心零部件的成本。
在去年实现300万辆销售目标的基础上,比亚迪在2022年打造的DM-i技术体系已经摊销了相关研发成本,这也让比亚迪能够依靠该技术体系研发生产的车型的后续研发和生产,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这也是比亚迪有信心在新能源汽车大战中率先出击的原因。
而现在最早跟进的几家国内车企,无论是五菱、长安,还是飞跃,都是拥有全栈或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车企。
比如五菱汽车,拿出标杆比亚迪降价的五菱星光,这款车就是基于五菱汽车全新的原生新能源架构,搭载了“五菱灵犀混合动力系统”和“神联电池”两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最终实现了398L 100km油耗(WLTC)。
再比如参与此次降价的长安启源A05,其数智AI电驱动系统应用了全球首创的10层发夹扁线油冷电机技术、单算力300万亿四核MCU主芯片、业界首创的电驱动恒温系统、 以及IEM智能驾驶管理模式,并先后获得“2023中国十大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和“第二届世界十大混合动力系统”等权威荣誉。
当然,零跑汽车也是新造车势力中自主研发技术最多的车企之一,从电池到电机,基本上都是自主研发生产产品,这样才能快速跟进降价狂潮。
因此,这些车企可以像比亚迪一样,通过规模化生产来减少研发投入的摊销,进而控制产品的实际成本。
如果说2022年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来说还是一年,那么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引发了车企之间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
从2023年初开始,比亚迪推出超级混合动力系统,并将秦PLUS DM-i的**降到10万元以下,到2023年,华为与希爱力联合推出文捷M7智能驾驶版,将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座舱完全定义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迹象。
2024年春节过后,这一趋势将完全定型。
一方面,这一次比亚迪高举了第一战的旗帜,引发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跟进。
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普及时代,各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普惠车型将成为市场主流,汽车价格将重新调整到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的区间。
虽然国内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是10万元以下的车型,但这些车型大多是五菱宏光MINI和比亚迪海豚等A0级汽车。
而这一次的大降价,其实是将A+级轿车拖入A0级**范围,其实用性和对家庭的影响是原有车型无法比拟的。
这是消费者喜欢看到的市场场景。
另一方面,超过15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20万元至35万元之间,将成为中国最具技术、设计、服务、价值的产品集群。
对于新造车企业,以及华为赋能的文捷、智杰等厂商来说,既然无法开拓第一范围加入第一战,只能发挥产品实力和服务,将自己的汽车打造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标杆,以满足中国新中产阶级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
然而,无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可以预见的是,2024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就需要车企在技术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和精力。
因为在普惠市场打好最好的仗,必然要靠强大的研发和整体生产能力; 在中高端市场,技术研发和产品实力是唯一的关键。
这也将迫使中国汽车企业进一步进行技术升级。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又是一件好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大规模出海的时机可能已经到来。
一方面,第一场战争的开始将使许多公司的利润远不如2023年,他们迫切需要寻找利润更丰厚的新市场; 另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和产业链投入的车企,需要巨大的产能来摊销其新技术支出,进入海外市场,对国内市场销量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此外,国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远低于中国新能源车企。 经过一轮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催生这些中国车企在国际车市场上的巨大竞争力。
也就是说,能够在如此严酷的中国汽车市场中生存下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进入国际市场,其产品实力和技术能力必须处于高维和低维状态。
因此,具有拼搏能力的车型,类似于比亚迪此次率先降价的Qin PLUS DM-i,拥有非常成熟的智能座舱和语音服务,对于海外车企的产品具有代际差异的优势,必将为海外车企带来更多丰厚的利润。
而那些在中高端领域苦苦挣扎的车型,其技术含量和产品性能,也将征服海外汽车市场原有的BBA受众。
再加上我们已经完全拥有的庞大汽车产能,这一次比亚迪引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内卷化和战争,很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大量出海的契机。
或许下一个从中国走出来的全球“丰田”,会感谢比亚迪在2024年引发的这一轮汽车大战。
现在的情况是,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4年重新激活。
本文作者 |沃克 |责任编辑 |何梦飞.
主编 |何梦飞. |图片来源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