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中科院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遵循未来产业发展规律,从技术创新、产品突破、企业培育、场景发展、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试验区,突破100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00个标志性产品,打造100家龙头企业,开发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制定100项重点标准,培育100家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将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将实现全球领先。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重点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了一批生态龙头企业,形成了未来产业与优势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继建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的重要源泉。
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品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产业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目前,各省(区、市)都在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纷纷出台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也面临系统规划不足、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
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前沿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对此,《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前瞻性识别-成果转化”的思路,也提出围绕技术供给、产品创制、课题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包括加强技术供应、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产业实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系统和其他措施。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经济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