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多地监管局公布了一批罚单。 近15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被罚款累计超过4500万,其中浙商银行被罚款最多,其三家分行共罚款18195万。
近年来,浙商银行被罚了不少罚单,这一次又被大额罚单处罚,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罚款主要是针对“旧病”。
据**统计,2023年,浙商银行将收到超过2800万笔罚单,而此次罚单金额占一半以上。 具体而言,在三家分行中,上海分行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手段不当”被罚款并没收1734。50,000,多达13名相关负责人被禁止营业,警告和罚款。 对宁波分公司和连云港分公司的处罚相对较轻,罚款总额不超过一百万,相关负责人也受到了处罚。 可以明显看出,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受到的处罚最为严厉,根本原因主要与该分行原行长顾清亮的业务往来有关。 在这次惩罚中,他也被终身禁赛。 需要注意的是,顾庆良的具体离职日期是2018年底,2020年因腐败被罢免。 因此,上海分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主要基于“旧病”。 同时,其他12名罚款责任人也与非法经营有关。 包括时任分行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林飞,时任分行副行长刘德生,风险监测官兼副总裁周步飞等重要业务部门高管。
至于浙商银行以“不正当手段”开展存贷业务的具体原因,虽然监管处罚没有具体规定,但确实如此从 2020 年开始,监管机构发布了 1从1亿的天价罚款中可以看出线索。 当时,浙商银行有多达31项违规条款,主要是未经关联交易委员会批准的关联交易、非法挪用理财资金为保险公司增资、虚放不良资产等,性质较为严重。 其中,涉及存款、贷款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保险资管公司为渠道,将同业资金存款非法转入普通存款,通过投资其他银行一般企业存款证受益权,为其他银行虚增普通存款,以投资虚假基础债权、要求客户质押存款证等方式虚增存款;存款和质押担保通过特殊目的载体向其他银行提供,其他银行向本行的信贷客户提供融资。 浙商银行有一系列“复杂”的违法行为由此可见,不仅是上海分行,浙商银行作为一个整体也存在类似的不当操作。 此外,处罚还提到了浙商银行对其他银行虚高存款的违规行为。 此外,当时监管部门对上海分行的处罚是“混淆理财业务授权”,顾庆良本人因非法销售理财产品实现虚假表外资产、非法销售理财产品帮助交易对手实现虚假表外资产等罪名被警告并罚款30万元。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此次被大单处罚,这只是公司多年来内控问题的一个缩影。
内部控制问题由来已久
近年来,浙商银行的内控问题饱受市场诟病,对信用审查、表外业务和房地产等行为进行了多次罚款。 例如,浙商银行此前曾多次因违反“不正当手段开展存贷业务”的规定而受到处罚。 例如,2022年9月,郑州分行因贷款转保证金、虚假存款等三大事项被罚款140万元; 同年11月,杭州分公司因通过资产池、债务融资计划、应收账款保兑等业务虚张旗鼓地放贷,以及以建筑业企业名义通过应收账款保兑、境内信用证等方式加大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处罚金400万元。
浙商银行的表外和非标资产也是违规高发。公司表外业务规模较大,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保兑等财务担保合同。 2023年上半年,规模将达到76801亿,在29万亿资产占比超过25%。 以浙商银行近期的处罚为例,2023年11月,贵阳分行因信用证背景不真实、向发行人返还议定资金、滚动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虚张存款等5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60万元; 对宁波分公司的处罚还涉及信用证的签发,涉及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 在非标资产业务中,典型的是违反债务融资计划,在2019年新资管中已明确认定为非标资产。 例如,在2022年11月杭州分行被罚款的案件中,涉及通过债务融资计划虚增存款和贷款的问题; 2023年11月,贵阳分行的处罚还包括债务融资计划缺乏投资控制。 另外对房地产行业的敞口正在扩大。 目前,房地产仍是公司的重要业务项目,2023年上半年占企业贷款的比重超过10%。 早在2019年,该行业的不良率仅为029%,上升到231%,拖累公司资产质量。 在浙商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中,相对较高的房地产企业占比也值得关注。 2023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客户中有4家在房地产行业。 浙商银行贷款审核不力的问题,也多次出现在监管局的处罚名单中具体表现是踩了中康美药业、神武集团、北大方正、集团贷款网等多场雷暴。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浙商银行累计罚款金额超过16亿元,其中2020年1亿元的罚款占大部分,在当年股份制银行罚款榜上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2020年的巨额罚款外,浙商银行早在2018年就还因银行间理财产品投资尽职调查不尽、理财产品销售文字使用误导性语言、非法投资个人理财等7项合规问题被处以罚款5550万元。 除了主营业务风险控制不力外,浙商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还伴随着严重的管理腐败。 比如,近年来有消息称,原董事长沈仁康、上海分公司原行长顾庆良、原副会长张长功、浙商工金融原副总经理徐兵等均被查处。 浙商银行频频罚款的背后,这与管理层此前的激进策略密不可分。
仍处于降低风险的阵痛中
浙商银行此前,过于追求规模,忽视了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问题频发、不断踩雷的重要原因。 从浙商银行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成立时间并不长,前身为浙商银行,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2004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银行,经改制改制后成为现在的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成立至2014年的10年间,在第一任行长龚方乐的带领下,公司以“一体两翼”战略为核心,即以公司业务为主体,以小企业和投行业务为两翼, 资产总规模从100多亿元快速增长到6000亿元以上,整体风险敞口不明显。2014年,公司第二任总裁刘晓春上任后,经营战略发生了变化转向“全资产管理战略”,更加注重规模增长。 所谓“全资管战略”,就是在发展传统信贷的同时,加强与同业、非银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同业拓展和投贷联动”。 由此,浙商银行规模迅速扩大,资产规模持续突飞猛进。 到2018年刘晓春离任时,浙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4年内翻了一番多。 但风险渐渐暴露出来,他踩到的诸多大红,出现在刘晓纯时代。
第三任总裁徐仁彦提出互联网平台服务战略,强调“科技+金融”。它没有将去风险放在战略层面,因此之前雷霆万钧的“后遗症”逐渐体现在报告中。 例如,该公司的不良贷款率从12% 增加到最高 153%,排名从当年股行第一名跌至第六名。 此后,不良率有所下降,但2023年前三季度仍将保持在145%,这不是一个低水平。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也正处于激进扩张的过程中形成较大的信用减值损失,抑制了净利润的增长。 净利润率指标直接反映了信用减值利润的侵蚀情况,2023年前三季度仅为2639%,在9家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7位。
浙商银行现任行长张荣森上任后,开始推动零售业务转型并将降低风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商业政策。 直到2023年上半年,公司信用减值规模的增长才得到遏制。 该公司长期低迷的股价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公司自2019年11月上市以来,创下4次创纪录在创下29元新高后,股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近期已跌至265元股,期内下跌近40%。 整体来看,留给浙商银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时间不多,如果不尽快解决,甚至可能拖累未来资产规模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