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清在《经典与常谈》第七章中,主要从四个角度为我们介绍“四书”,即:
四书导论;
主编《四书》;
四本书“学习顺序;
注意“四本书”。
1.“四书”简介。
“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
这四本书按顺序依次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过去,在私立学校,学生开始阅读“四书”。 这是当时的小学教科书; 它是一本统一的标准小学教科书。 学生不仅要背诵课文,还要背朱习的小笔记。
科举考试的主考题目是八谷文,题目都在“四书”中,都在朱习注解的“四书”中。
2.编纂“四书”。
1.当“四书”开始使用时:
朱习关于“四书”的注释被指定为科举考试的书籍,始于元仁宗在位第二年(1313年)。
2.“四书”名称的由来:这四本书本来就不在一起,“薛”和“雍”都在“礼书”中,而“论语”和“孟”是单行的。 本来这些书只是珠子的书,珠子原来只叫“四子”。
《礼经》、《论语》、《孟家》在汉代都有医生,都已晋升为经。
唐代“九经”虽然只有《礼经》,但宋代“十三经”包括《论语》和《孟》。
“中庸”和“大学”在汉代之后基本没有传承。 朱习使这两本书广受欢迎。 “四书”也是朱习编纂的,“四书”的名字也是因为朱习而存在的。
3.编纂了“四本书”。
第一个大力提倡这类书的是程浩和程毅兄弟。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的遗书,是初学者进入德国的门户。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一本书,教导心灵之道。
朱习接受了二成的见解,并系统地进行了解释,四本书串在一起。
3.《四书》的学习顺序。
1.第一步:在“大学”的小学里,讲授扫地退的规矩,礼仪、音乐、射箭、皇室、书法、数学,即所谓的“六艺”。 在大学里,教授拙智、正直、修身养性、治人治人的原则。 所教的都是供人们日常使用,都是实践学习。
《大学》一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生的方法。 是“初学者进入德国的门户”,《程子举》是初学者的第一本书。
2.步骤2:
《论语》、《孟子》、《论语》、《孟》虽然也是实用的,但初学者很难理解。 于是程子就把它放在了第二步。
3.第 3 步:“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思维方法,初学者更难理解。
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轮廓,就能理解《论语》和《孟》的细微差别; 如果把《论》和《孟》的目的结合起来,就能领会《中庸》中的心理方法,不理解《中庸》中的心理方法,就不能着眼大局,读不懂天下之书,谈不上天下之事。
于是,他把《中庸》放在第三步,与《大学》、《论语》、《孟》结合成“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材。
朱子教人读“四书”,为了**,后来人们读“四书”,却是寻名; 这与他所倡导的初衷不符。
第四,注意“四本书”。
1.朱习的笔记“学”和“勇”。
《礼记》中的“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朱子把它分成一章十章; 讲道是对圣经的解释。 他的笔记“中庸”也与郑轩的笔记不同。 因此,这两本书的注释被称为“大学章节和句子”和“适度章节和句子”。
在《大学》第一章中,朱子以为曾子叙述了孔子的话; 传记第十章,他认为是曾子的意思,是**写下来的。
《中庸》的作者朱子和程子一样,接受了《史记》的记载,以为是子思。
2.对“薛”和“雍”的研究是近代人的研究,《大学》的思想和文字与荀子非常相似,很可能是荀子派的作品。
这本书的中间部分可能是子思原著的一部分,它促进了孔子的教义。 至于开头和结尾,恐怕是另一部关于《中庸之道》的作品,被后人混淆了; 这里发扬的是孟子关于天人互联的哲学。 作者大概是孟子派。
3.《论语》、《孟子》。
《论语》是孔子写的。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还让读者学到了很多学习和做人的程序。 所有这些都可以终生使用。
1 据说《孟子》是由孟子本人、公孙周、万章等人编纂的。 谈谈所谓的天人互联的哲学。
4.《论语》和《孟子》的“笔记”
孟子有东汉赵琦的笔记。
《论语》有孔安国、马荣、郑玄的家谱,但都是残废的。
在汉代,因为《论语》和《孟》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明显,所以他们只是解释句子,推理而停止。
自魏晋时期以来,形而上学的谈话盛行,解读《论语》的人也参与了当时的形而上学谈话和道家哲学。 这些都不再流行了。
5.朱习对《论语》和《孟子》的注解,以及朱习的《论语》和《孟子》都是通过整合各种流派而成的,所以被称为《论语与孟子》,朱子对《论语》和《孟子》的注解。 他的哲学对世界非常有用,以至于被公众所接受,他解释的孔子被认为是真正的孔子。
6.朱习关于“四书”意义的注解。
朱习那套“四书”注解实在是耗尽了他一生的力气,直到去世,他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篇”的注解。
除了笔记之外,还写了“四本书或问题”。
他之所以写《四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引诱初生,另一方面也是另有意图,那就是辟老辟佛,建立道教体系。
他指出,“四书”是在宋孝宗(1174-11**)春禧年间,在他死后,朝廷批准他的“四书”注解为官方文件,从此盛行。 他真正成为儒家和道家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