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穿天,江河周地,十年匆匆而过,时空万里,他依旧是石枕流的画家。
方彦老师年轻时。
方彦,一个山旷小镇出身的青年,也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毕业生; 他是该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也是千竹书院的创始人; 他是天地本质的观察者,是公义的阐释者。 他是千年画史的拾荒者,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传教士。 他既是画家,又是老师。
今天是他创办千竹书院十周年纪念日。
他出生在湖州安吉,风吹竹浪万层的地方。
在安吉,竹林起伏不定,随风摇曳,是随处可见的景象。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贵,而安吉的竹林则将这些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催生了中国画史上独一无二的湖州竹派。 春天,新竹生长迅速,生机勃勃;夏天,茂密的竹叶给大地带来凉爽; 秋天,竹叶变黄,呈现出别样的韵味; 冬天,即使在寒风中,竹子依然挺拔,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那是他的家乡。 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 我还了解了那里的自然,并在那里拿起了画笔。
像所有在七十年代度过童年的孩子一样,他最初的画笔只是一块燃烧的木炭,他的画布是一堵砖墙,他模仿的物体是烟盒上的飞马和红李子,老虎和***中的人物。 他的爱和坚持使他成为一个经常关心村里亲戚朋友画了什么新东西的孩子。 这是百科全书中“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这句话背后最真实的故事。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对他来说,“中国画”只是一个他熟知但在艺术书籍中并不熟悉的名词。 直到高中时,当我在父亲是美术老师的同学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德阁的白宣纸和墨水时,我才知道我必须临摹《芥菜园画》才能学习绘画。 借助同学们的画谱和技法书,以及同学们宣纸的小角落,他和中国画之间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高中毕业后,他报读了安吉师范学校开办的美术班学习绘画,并有幸认识了张毕先生。 毕璋老师给他们上了三天的书法,对他印象颇深,建议他以后可以去杭州学习绘画。 这在当时的他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严肃的事情,一个没有家人会支持的决定。 而他自掏腰包,于92年踏上了读书之路。
而且这条路出奇地短。 怀着兴奋和忐忑的心情,他来到杭州,找到了张毕先生,并参加了杭州体育场路上为社会业余艺术爱好者开设的夜校。 然而,一个月后,他回到了家乡,他决定参加中国美术学院。
方彦老师和张毕老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他第一次报考就拿到了专业第三名。 然而,这离他考入中国美术学院还很遥远。 在我们的印象中,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总是一件困难而曲折的事情,尤其是在那个时代,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英语。 因此,他毫不奇怪地又参加了两三次考试。 最终,中国美术学院向他敞开了大门。
接下来是四年的本科学习。 当被问及什么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对他帮助最大时,他坦言是二轩学会收藏的古画和复制品。 他走遍了世界各地,想着用笔来设置颜色和协调构图。 思考什么是绘画,什么是临摹中的笔墨。 他的性格和多年的学习习惯一直使他重新开始自学。 就像他今天经常和学生强调的观察和思考一样。 他就是这样学习的,从观察自然到观察古画,思考前人的表达规律,探索笔墨与自然的对应关系,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 正如宋人常说的,“学事取物”。 那时,他才意识到,中国画的笔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笔墨是没有意义的。 他还在练习本上写下了这句话,一直练习到今天。
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他成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并攻读研究生。 多年的学教经历,让他接触到的画家越来越多,他觉得画法变了,很难找到好老师。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一个好的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如果你碰不到它,在他看来,只要你喜欢学习,那么能够独立思考就更重要了。
谈起自己对中国画的看法,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己在学习中发现毛笔和墨水的方式,强调毛笔和墨水要符合自然规律。
他说,中国画的艺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成型的绘画,另一部分是绘画所承载的内涵,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画家的个人修养等等。 一个触手可及,另一个遥不可及。 这是图片视图。
对于学习绘画,还有两部分,一个是共性,一个是个性。 在他看来,个性决定颜值,共性决定身高。
你是什么意思? 第一步是理解个性和共性。 个性是一个人的风格、兴趣和情感,它决定了作品的外在外观。 共性是画面的内在真实,它与思想、精神、文化有关,因此共性可以决定作品的整体高度。
方彦作品《隐卫画像》。
画家是有个性的人,他因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情感而形成了特定的作品,而这些都属于个性。 它是具体的、客观的、现实的、会灭亡的,同时它不需要复制,也不能复制。 一个人的情绪、认知、感受都是流动的、变化的,只在绘画的那一刻就已经确立,所以复制个性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后世模仿这种性格,就像雕舟中的楚人一样。 时间如流水,个人如历史水面上的船,在今天的位置,剑落时追印,是竹筐打水。 共同点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画作的共性在于艺术家对自然和笔墨的理解。 绘画要生动,画家的笔墨要顺应自然。 而这恰恰是画家在临摹时真正应该练习和分析的。
一切都遵循自然的物理学,我们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和观察,我们也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表达它们。 这些规律和原则进入了不同人的眼帘,用不同的名称表达了出来。 正如山溪和石溪的流速应该不同一样,河岸两边的石头大小也不同,这在科学家眼中表现为力学原理; 在地理学家的眼中,地转偏转力的作用得到了表达; 在画家的眼中,是用笔墨来描绘的,使他的画作的表现更加符合自然属性,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以及如何练习这种笔墨的方式。 他说,我们首先要找经典案例来分析,也就是我们学会复制的方式,找出复制中固有的、必然的规律,然后去社会本质去验证、勾勒、实践。 最后,我们掌握了法律,然后应用法律进行创新。
因此,一幅画最重要的不是它的表面技巧和风格,而是它的内在规律和原理,这些规律和原理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追求。
方彦著作《观音菩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说到这个话题,他想起了多年前在长沙举办展览的经历。 一位老人看完展览后与他交谈时,向他坦白,他发现的问题是千竹书院学生的画风很传统。 他在小学数学课上向他解释,当你进入小学一二年级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数学问题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 他们就是这样学习的。
复制、观察、探索各种规律,进行简单的模拟应用,是初学者应该具备的过程。 在传承中,建立共性,增加高度,再谈创新。 就像美术学院院长刚入美术学院时说的,创新需要高度,没有高度的东西即使新也毫无意义。
因此,在他看来,传承是基础,如何传承才是问题。 就像千柱书院所修行的笔墨之道,通过临摹历代名画,发掘共性,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传承。 而千竹书院对传承的重视,从老爷子的提问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创新。
创新是事物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几年,大家都在谈论创新,到处都在谈论创新,包括中国画领域,仿佛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画出自己的个人模样。 方彦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方妍作品《射鹿》 方妍作品《射鹿》。
在绘画中,真正的创新并不局限于外部材料、工具或技术的改变。 思想的创新是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创新。
在艺术领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带来新的效果和体验,但这只是一种肤浅的创新。 例如,改变绘画材料或使用不同的媒介可以带来新的视觉效果,但作品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正如一个人的外表变化不会影响他的内在品质一样,一件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内在的思想和观念。
思想的推广和创新是推动整个时代进步的关键。 从历史上看,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通过他们的概念创新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比如王羲之的书法,不仅是毛笔墨的运用,更是他对自然和书法的理解,把书法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个人的修养和理解也可以促进个人作品的完善。 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外部材料和工具的创新,而没有深入思考和挑战内部概念,那么这种创新的意义是有限的。
简而言之,真正的创新是建立在概念创新的基础上的。 只有当艺术家或思想家深入思考并挑战现有想法时,才能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创新。
方彦作品《秋山小庙》。
近年来,网上流传着一句谚语,说被雨淋过的人,总想为别人撑伞。 方彦一直记得自己学画画的经历。 在那个贫穷的时代,我喜欢画画,但我没有一个好老师,没有经济条件,也没有家庭支持。 在如此消极的情况下,他能够艰难而幸运地走出来。 现在,他希望帮助那些真正对绘画有执着追求的人。 森竹书院的成立,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
他还记得,十几年前的一次课间休息时,他和同学们聊天,说以后想办一所公益艺术学院,可以教那些没有资格学画,不能去专业院校鉴赏画的书画爱好者, 并更专业、更系统地进行教学。他还鼓励他的学生画得好,并来他的学校当老师。
直到2014年的元宵节,这个想法才得以实现,并被命名为“千竹书院”。
他希望千竹书院能够聚集一批真正对绘画有追求、有理想、有责任,愿意在这方面付出精力的人。 让他们在千竹书院学习、交流、研究、进步,提高个人能力,进而推动中国画整体鉴赏和创作水平的进步。
方彦作品《梅鹤双清画》。
无始有终“,他和乾竹书院这十年来,心意不变。
自成立以来,千竹书院一直保持着举办师生展览的习惯,这是对他和学生过去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他们千筑哲学最直接的诠释。 从长沙到杭州,从杭州到高台,他们总结过去,拿出最好的作品进行展览,出版了6版画册。 同时,展览也吸引了众多绘画艺术界的同仁,阅读他们的笔触,了解他们的概念,与他们一起面对他们的作品,以笔法为指导,交流学习,追求进步。
千竹书院举办了多场师生作品展。
近十年来,千柱的概念也被更多的画家所熟知、认可和传播。 他们聚集在千竹书院周围,从线下到线上。 自2014年金华暑假工作坊以来,共有995名学生在22个线下班级接受了培训; 几年前出差不方便,于是应千竹学员的邀请,创建了线上课程,自小鹅上线以来,已经上架了1200多门课程,累计近6.4万学生用户,线上课程总数66622门。
方彦作品《罗汉画》。
他一直觉得,只有走向大自然,才能真正了解世界; 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取得进步。 因此,他组织学生游学,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历代经典,开阔视野。 在游山游水的过程中,分析自然规律和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 至此,千竹书院师生从北到南,从山东到江西,从甘肃到山西,从游学800里; 去年,他们还一起去观画中的宋云,旅行学习武术,在宋代名画的真笔墨中,他们游历了世界,体验了画中的方式。
千竺书院游学。
*除了线上线下课程外,为了方便千竹学员的学习复习,也为更多想学画的人提供方便。 自 2014 年以来,他出版了 25 个版本的各种书籍、教科书和收藏。 从山水到花鸟,题材精挑细选,力求通过一流手法的结合,分析物象和图像的结构,用笔墨理清对应关系,给予读者有效的引导。
书籍已由千竺书院出版。
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去思考那些没有指导,无处可去的人,就像他曾经做过的那样。 在日常教学中,他总是收集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好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学习和进步,如原来大学的复制品、古代制作墨锭的方法等。 后来,很多学生经常问他用的笔、墨、纸、砚。 为了方便学生购买和使用,帮助学生检查学习工具。 除了传播师生观察世界之道、传递笔墨之道的教学外,为辅助学生的创作实践,学院还推出了“潜珠学习系列”,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 对于这些研究产品,他总是走遍农村,多次亲自拜访师傅寻求意见,从原材料的生产跟踪实施开始,直到产品出产,还要进行检验,往往一件事就是两三年。 其中,凝聚的,是他和千竺书院助教们多年来的执着和追求——遇到一件事,分辨和推理。 绘画是一样的,你所做的事情也是一样的。
在森竹书院成立周年之际,他经常制作特殊的模型作为纪念。 希望这些画家书桌上的物品,能时刻提醒同学们对千竹书院“理解、推理”的不懈追求,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和学习。
千竹研究的部分产品。
经过十年的教学,顺波研源,观察意象的品味,改进笔墨,千竹书院涌现出一批基础扎实、个性鲜明的优秀画家。 2015年8月1日至2023年6月17日,共举办微拍卖44场,拍卖作品947件。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乾竹的选拔应运而生,面对众多画家的作品,精挑中的精品被挑选并拍卖。 从2023年11月10日到2024年1月26日,共举办了三场演出,全部27件作品均被不同的收藏家拍卖。
千柱十年,他的十年,从一个人到桃里门墙,路漫漫其修远徐; 未来很遥远,勤奋永无止境。
十年来,他上课画画,坐了半天,时间总是像竹子里的微风,不经意间吹过笔和纸。 很多人认为他总是安静而忙碌。 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生活,他喜欢画画,他也喜欢书法、篆刻、木雕,也许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喜欢足球。 有人曾经问过踢足球对画画有什么好处。 也许是为了提高四肢的协调性? 他笑了笑,说他没想过。
但面对自己的爱好,他有一个共同点。 就他而言,喜欢就要研究,懂了就要懂。他平时除了教书外都很安静,沉默寡言,但谈起足球,他也会滔滔不绝。 他总结了自己踢足球、看足球比赛的经验,一一研究了足球在足球场上的作用,分析了场上竞争的关键是射门还是传球跑动来控制场地。 这种对事物本身真相的探索,与绘画中的“理解与推理”概念是一样的。
举世闻名的人物,在目前的实践道路上。 舍不得辛苦,我的方式并不完全孤独。 十年后,他是石枕流的画家,也是梦夜的老师。
千柱书院的追求是远、广、高,关注的是中国画,十年才开始。 正如林三之在《与庄熙祖对话》中所说:“怀苏的《自述》未必是学习了20年写不出来的; 如果你进去,你可能再写二十年都写不出来。 “一进一出,学一学就是四十年,书画作为一个整体,学画不可能一蹴而就,历代名师都有扎实的基本功,超越了常人的认知。 一个是必不可少的。
师生同行,路不完全孤寂,齐心协力,继续驶向理想的一面,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停靠。